“天下谷源,人间陶祖”
——惊世发现玉蟾岩
赵荣学
一、孤独的玉蟾岩
玉蟾岩位于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附近,前后有两个洞口。前洞坐南朝北,洞口呈半圆形,上有莹白的巨大钟乳石悬挂,远远看上去像极了蛙类的鼻子,当地居民将其命名为蛤蟆洞、麻拐岩、拐子岩,文人则美其名为玉蟾岩。
玉蟾岩是颗鲜活的心脏,他在跳动着,守着惊世的秘密,期待有缘人分享他的荣辱,破译他的生命密码。为此,他扮演着千变万化的身份,他既是牛群栖息的场所,也是牧童嬉戏的乐园,既是鸟类生活的家园,更是旅游探险者的目的地。无论来的是动物还是人群,玉蟾岩都本着上门为客的原则热情地接待,反正这些来客都能给自己带来热闹,带来快乐。然而热闹过后是冷清,快乐过后是悲伤,万年前,他的子民——玉蟾岩人在这里生息繁衍,那时的生活是单调凄苦的,但他的子民生活得很安详很自在,因为他的子民在这里找到了遮风避雨的家园,寻觅到了少量但能赖以生存下去的各种食物,而他却只要求他的子民能健康快乐地生活在他的身边,永远陪着他这位孤独而又慈祥的长者。于是,螺壳、稻粒、陶片、用火遗迹、动物残骸、劳作用具等等都被他埋藏。
二、惊世发现
玉蟾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985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茂林等专家对玉蟾岩进行了实地考察,采集了少量的标本。1988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举办了“湖南省洞穴遗址调查培训班”,在培训期间,学员对道县的洞穴遗址进行了科学的考古调查,玉蟾岩再次以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为了更为详细地揭示玉蟾岩的文化面貌,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1993年11月2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一支考古发掘分队悄然进驻道县职业中专(现改名为永州市工贸中专),队员主要成员有储友信、张文绪、邱东联、顾海滨等人,领队由北京大学考古学硕士、时任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担任。
考古发掘工作在考古队员和当地农民的协同劳作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集中在玉蟾岩的后洞。为了确保发掘工作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进入工作面的考古队员必须换上干净的鞋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举动如宗教信徒的朝圣。清理工作集中在玉蟾岩后洞中四米见方的探方里,当清理完表面的泥土堆积,考古队员脚下的土地已属年湮代远的史前,这正是他们要寻找的岁月。清理、发掘、照相、绘图、筛选、漂洗,考古队员各司其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的考古流程。
这一发掘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与其说是考古工作的巨大收获,还不如说是玉蟾岩本能地保护了他的子民留下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文化层中分布着大量的动植物遗骸,见证了玉蟾岩人的采集和渔猎生活;一层叠一层的白灰面以及富含灰屑、烧骨的用火遗迹昭示着玉蟾岩人曾多年栖居于此的事实;粗粝的打制石器、穿孔蚌器以及人工磨制精美的骨铲、骨针,无声地诉说着玉蟾岩人筚路蓝缕的生存历史。在接近洞中文化堆积的底部,带有原始特征的陶片从地层里凸现出来。众所周知,陶器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原始古陶片的发现预示着考古工作正在逼近农业文明的源头。果不其然,11月17日下午,当考古队员在洞外进行漂洗时,一枚稻壳跳入他们的视线,与无异于泥块的陶片相反,它并不是现出古老的外观,仿佛刚出自收割不久的田野,依稀保留着被掩埋时的光泽,这光泽隐含了远古农业文明的最初历程。玉蟾岩古稻壳和原始陶片的联袂出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995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对玉蟾岩进行了考古发掘,并聘请了农学专家和环境考古专家,实行多学科合作。2004年11月,经中国外交部、安全部等14个部委的联合批准,“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队进驻玉蟾岩,这是湖南文物考古界首次与国际同行进行合作。美方考古领队由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巴尔·约瑟夫担任,中方考古领队由袁家荣担任,队员多达十余名,集聚了田野考古、古稻研究、古生物、古陶器、环境考古、实验分析等方面的专家。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全面展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原始水稻农业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制陶工业的起源。
三、考古遗珍
玉蟾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遗骸。因为年代相对较近,保存环境相对稳定,动植物残骸石化程度不深,姑且称之为半化石。动物残骸大体分哺乳类、鸟禽类、鱼类、龟鳖类、螺蚌及昆虫等。
玉蟾岩出土的哺乳动物残骸种类多达28种。数量最多的是鹿科动物,有水鹿、梅花鹿、赤鹿、麂、麝等;其次为野猪、牛、竹鼠、豪猪;食肉类动物多为小型动物,种类繁多,如青鼬、狗獾、食蟹蠓、斑灵狸、花面狸、椰子狸、野猫、大灵猫、熊、貉。此外,还有猕猴、羊、兔、食虫目等动物遗骸。
鸟禽类动物的遗骸种类有27种,且数量巨大。其中与水泊环境相关的水栖种类达18种。如鹭、雁、天鹅、鸭、鹤、鸳鸯等。如此丰富的水栖鸟类,说明当时的玉蟾岩附近有宽广的水域分布。
鱼类遗骸有鲤鱼、草鱼、青鱼等。龟鳖类有鳖、隐颈龟。螺丝有大型和小型两类。细小螺丝有生活在淡水环境的,也有生活在陆地环境的,大型螺丝则基本上生活在淡水环境。经鉴定螺丝种类在26种以上,其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有4种:桶田螺、中国田螺双涨亚种、割田螺、方型田螺方型亚种。蚌类有7种,均为淡水湖泊、河流、河滨池塘生活种类,如重美带蚌、短褶矛蚌、珍珠蚌、河北篮蚬、篮蚬等。
在玉蟾岩文化堆积中收集了大量植物果核,经初步分析有40多种,目前能鉴定到种属的有17种。其中可供食用的有4种:中华猕猴桃、猕猴桃、野葡萄、梅。值得注意的是,朴树籽在遗存中最为丰富,其种类有紫弹朴、珊瑚朴。我国史前遗址经常伴随出土这种植物种子,如北京猿人遗址、陕西汉中的龙岗寺遗址等,朴树籽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史前遗址中,其地位如此突出,肯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推断,尽管肉质不多,朴树籽还是可供人们食用的。
玉蟾岩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骸,表明玉蟾岩史前的生态环境与现在有较大差别。现在的玉蟾岩北边是一片常绿的松林,东北方向是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东南、正南、西南方向是绿油油的稻田,与永州市工贸中专、白石寨村遥遥相望。晚风徐徐吹来,松涛声、读书声、青蛙的鼓叫声、小孩的嬉闹声,声声入耳;淡淡的稻花香、郁郁的油茶花香阵阵袭来,一派田园牧歌的宁静与浪漫。而出土的动物半化石中与水域环境相关的动物占绝对优势,现已鉴定的鸟类中有18种水栖鸟类,哺乳动物中水獭、鹿类动物也喜欢在林缘湖滩上活动,这说明史前玉蟾岩周边有广阔的水域分布,而大量的鱼、鳖、螺丝、蚌壳等水生动物,也反映玉蟾岩周围有宽广的湖泊环境。动物半化石中的熊、猴、野猪、麝等种类,反映玉蟾岩周围必然有茂盛的森林。水鹿、梅花鹿、豪猪以及大量的小型食肉类动物的出土,反映了玉蟾岩附近必定有宽阔的稀树草地或灌木丛。数量较多的竹鼠半化石,说明了茂密竹林的存在。不难想象,在一万至两万年以前,玉蟾岩附近的自然环境既有茂密的森林,又有开阔的林间草地、灌木丛林和茂盛的竹林,还有相当宽阔的湖泊水域。在亚热带的温暖湿润的气候下,鱼类安详地在水里翔游,龟鳖自在地在河岸的沙滩上孕育新的生命,螺丝和蚌壳悠哉地栖息在湖泊和河里;不远处的芦苇丛里天鹅在高傲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野鸭在机警地追寻自己的猎物,鸳鸯成双成对地演绎着仙侣般的爱情传说,偶尔一行白鹭唳叫着飞上蓝天;梅花鹿优雅地奔驰在林间草地,时不时打个滚以宣泄心中的满足,熊在笨拙地寻找自己的食物,顽皮的猴子似乎在嘲讽熊的笨拙,叽叽喳喳地从这棵树跳向那棵树,山那边的灌木丛里挂满了黑黝黝的野葡萄、沉甸甸的猕猴桃。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玉蟾岩人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来源,既保证了狩猎经济的规模,又丰富了采集经济的基础,并拓展了捕捞经济的范围。玉蟾岩人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他们想吃鱼、蚌、螺丝,下水捞就可以了;想吃肉类补充一下营养,漫山遍野有的是野羊、梅花鹿、麂子、獐子;想吃水果调剂一下胃口,也是“春摘桃李秋摘梨,漫山遍野果离离”,每个季节都有新鲜果品。他们过着韩非子在《五蠹》中所说的“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人民少而财有余”的生活。很快,玉蟾岩人便发现,温暖湿润的气候固然加速了动物的繁衍和植物的生长,但也加快了食物的变质和腐坏,而且长期的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也给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一种既可贮存食物又可炊煮食物的工具。他们从附近砍来竹子,截成竹筒贮藏和炊煮食物,竹筒单单贮存食物倒也够用,倘若炊煮食物则实在不耐用,一次两次也就罢了,次数多了,竹筒就燃烧掉了。他们发现每次煮完食物后,旁边的泥巴只是变得干硬和结实,并不会燃烧,若是能用泥巴制造出一种既能贮存食物又能炊煮食物的工具,那实在美妙不过了。于是,陶器应运而生了。
四、人间陶本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陶器的制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陶器的出现,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们由游离不定走向定居生活,它不仅是伟大的农业文明即将到来的宣言书,也是人类步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因为陶器如此重要,所以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都对陶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20世纪20年代,瑞典学者安特生将其在中国黄河中上游调查所得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片带回欧洲并展出和出版时,引起了整个欧洲的轰动。一时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学者,无不争相观看有关仰韶文化的展览,阅读有关仰韶文化的书籍,这股浩荡的仰韶文化热极大地冲击了当时的“欧洲文明中心论”。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发展,新的考古发现不断涌现,证明煊赫一时的仰韶文化不过是中国众多新石器文化的一支,只是它的分布范围更为广泛。
陶器的起源可能是多元的,在全球广泛分布制陶粘土的条件下,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更多的由经济发展程度和人类需要而决定。就世界范围内而言,最早的陶器相对集中在东亚地区,在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发现有一万年以前的陶片。相对来说,日本绳文草创期的陶片资料更为丰富。根据火山灰的层位判断,其绝对年代在11000年以前。据观察,以上东亚地区所发现的陶片,无论烧制年代,还是制作工艺、烧制火候,都显示不是最原始的陶片,寻找更原始的陶片成为人们的追求。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自然就备受瞩目。
玉蟾岩的三次考古发掘都出土了陶片。1993年,在接近基地的地层发现了三块较大的原始陶片。1995年,又在相距不到一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堆约30×30厘米范围的陶片。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也发现了陶片。在玉蟾岩的整个文化堆积中,很少见到陶片的散布,仅在个别层位中发现陶片。这一现象说明当时陶器十分稀少,尚未广泛流行使用,属于陶器的初创期。出土时,陶质非常疏松,好似泥团捏成,一碰即碎,烧制火候非常低。陶器制作非常粗陋,陶胎厚薄不匀,厚者大约2厘米。火候不匀造成黑褐色、红色陶胎,近口沿部分夹炭,羼和料为石英砂,既有一定磨圆磨光的石英砂,也有用石英砾砸碎的颗粒。陶片内外均有纹饰。无论是陶器的分布数量,还是陶器的制作工艺、烧制火候,玉蟾岩陶器都显示出非常原始的形态。
1993年、1995年和2004年三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陶片分属不同的个体。1995年出土陶片可复原成一件釜形器。陶釜为侈口,圆唇,斜腹壁,尖圜底。外壁印饰手工编制的藤条纹饰。纹饰右斜走向,外壁局部可见表层脱落的内层面上也有纹饰痕迹,这说明,在已经制作好纹饰的陶器上,有局部贴泥进行整形修理的工序。内壁凹凸不平,包饰藤条纹近水平走向,下部纹饰因收分手抹而不清楚,局部也有纹饰,与外壁走向吻合。陶釜口径31厘米,通高29厘米,用泥片贴筑法手捏而成。1993年出土的陶片大致也可复原成釜形器,形态类同,个体略小。2004年出土的陶片因数量较少无法复原。
玉蟾岩在1993年及1995年出土的陶器与日本绳纹文化草创期的陶器有一些相似之处,如口沿唇部饰纹。最大的共性是陶器均为敞口、斜壁、尖圜底的釜形器。据推断,敞口是为了便利放置和取出物件,釜形陶器则与陶器最初用作炊煮器有关。玉蟾岩陶器与日本绳纹文化草创期的陶器如此相似,绝不是巧合,而是反映了早期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普遍性。玉蟾岩陶器与日本绳纹文化草创期的陶器还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火候更低,陶色不均呈黑褐色、红色,厚胎夹粗砂,采用泥片贴筑手制法,内外饰类似绳纹的手工编制的藤条纹;后者火候相对较高,陶色多为红色,胎心呈灰褐色,薄胎夹细砂,胎土较细,采用泥条圈筑手制法,纹饰以隆带纹和隆线纹为主,常装饰在陶器的外壁近口沿部位或外壁的上部。总之,玉蟾岩陶器的制作工艺更原始,烧制火候更低,比日本绳纹文化草创期的陶器烧制时间更早。北京大学碳十四实验室对1993年玉蟾岩出土的陶片进行质谱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确定了四个数据。其中,用陶片上的腐殖酸测定,年代距今12320±120年;用陶片基质测定,年代距今14810±230年;用同位层的木炭测定,年代距今14490±230年。这是当时世界发现烧制最早的陶片。但是据观察,这些陶器的羼和料,尽管是非常原始的粗细不匀的石英颗粒,可从羼和料多为砸碎的石英颗粒判断,陶胎中的砂粒并非自然状况下混入的。据推断,这应该是玉蟾岩人在经过一段更为原始的烧陶实践后,认识到陶土里掺入砂粒可防止陶器在晾干和烧制过程中因升温过急而发生破裂,从而有意识地将石英颗粒掺入陶土之中。这预示着玉蟾岩可能还存在烧制更为原始、烧制时间更早的陶器。
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玉蟾岩发现了更原始的陶片。为了更精确地测定这些陶器碎片的年代,而且不破坏玉蟾岩的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小自然生态环境,考古工作人员对陶器碎片出土的周边地层进行了详细的碳年代测定分析。研究人员从周边地层中提取了100多个骨碎片和木炭沉积物标本,对其中29个样本进行放射性碳测,从而获取了有关周边不同地层的年代脉络。将陶片与发掘出土地层相对比之后,研究人员初步确定陶器碎片的年代距今1.8万年。2009年6月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刊载了有关玉蟾岩陶片断代的文章,指出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1.4~2.1万年,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发现的陶片都要早好几千年,也标示着玉蟾岩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陶器。玉蟾岩陶器无论形态、生产方式、制作工艺还是分布状况,均显示出非常原始的状态,陶片相对集中,片大,并能大体复原成完整器,这为研究陶器起源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玉蟾岩制陶工艺兴起后影响了其周边地区的陶瓷业的发展。首先,玉蟾岩陶器催生了环玉蟾岩地区的史前制陶工艺,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广西庙岩、广东英德牛栏洞都发现了距今1万年左右的陶器,在永州境内也发现了大量的富含陶片堆积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次,与玉蟾岩制陶工艺一脉相承的永州陶瓷业在历朝历代都展示了自己的独特魅力。战国时期,永州的制陶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永州市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鹞子岭出土的战国双耳黑陶壶,其纹饰精美,且烧制火候较高,质地较硬,已具有原始瓷的特征。国家文物局组织编写的《中国陶瓷》一书认为中国瓷器起源于东汉,白瓷则最早烧成于三国时期。永州市蓝山县出土一只全国罕见东汉白瓷碗。永州的制瓷业在宋代空前繁荣,江永允山镇玉井窑址规模宏大,烧造器型多样,延续烧制时间长,其废弃的瓷渣延绵数公里。在潇水和湘江两岸则涌现了以道县清口、冷水滩黄阳司、冷水滩三多亭为代表的众多窑址。再次,玉蟾岩制陶工艺影响甚深甚广,湖南及周边省区历代陶瓷业概莫例外。最有代表性的是唐代长沙窑、宋代衡州窑、宋代江西景德镇窑、吉州窑、广东顺德窑。长沙窑是唐代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产地,首创釉下彩烧瓷法,景德镇在宋以后一直是官窑,有“瓷都”之称,顺德现在仍是装修瓷的重要产地。总之,玉蟾岩是华南及长江流域的陶瓷工业的起源中心,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发展史。
五、天下谷源
玉蟾岩的文化堆积厚达1.2~1.8米,这显然不是短期人类活动造成的,而是长期生活的结果。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可供玉蟾岩食用的动植物资源日趋不足,玉蟾岩人加强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美国《考古科学杂志》2009年第36卷刊发了题为《旧石器晚期的资源强化:以中国南部为视角》的文章,该文运用一系列动物考古埋藏学分析方法和详细的量化统计,对玉蟾岩遗址的动物遗存,尤其是哺乳动物骨骼营养成分处理程度,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玉蟾岩遗址存在资源强化利用的现象。而资源强化利用常被考古学家视为人类从定居走向农业生产的先兆。玉蟾岩陶器的出土也意味着玉蟾岩极有可能孕育着原始农业。
玉蟾岩出土了大量的与原始农业有关的生产工具,更直接证明玉蟾岩存在原始农业。玉蟾岩出土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制品和角、牙、蚌制品。玉蟾岩出土石制品千余件,全部为打制石器。石制品的特点是以砾石为原料,石器岩性主要为砂岩,少量为石英;石器制作粗陋,不规整,形状多变;石器加工技术简单,基本上采用锤击法。二次加工的石器很少,并局限于单面加工,多由腹面向背面加工;器型以小型石器为主,有一定数量的中型石器和大型石器。中型石器直接用砾石锤击而成,小型石器多用石片略作加工而成,或直接用石片;石器的组合主要为刮削器、砍砸器、锄形器、石锤,还有少量的亚腰斧形器、苏门答腊式石器、尖头器。其中锄形器、亚腰斧形器、苏门答腊式石器都是原始农业用具。骨器主要有骨铲、骨针和骨椎。骨铲用动物长骨做成,它是将动物的长骨纵向破裂两半,一端打击成刃使用。骨铲的柄部常保留长骨的生理形状,刃部则磨蚀得光滑油亮,这并非磨制成器,而是长期用细软物质磨蚀而成。骨针和骨椎多用鹿类动物的炮骨作原料,炮骨被纵向分割成骨杆,然后进行磨制加工。通体磨光呈细长圆柱状,尖部圆锥刃的为骨针;仅将尖部磨成圆刃状,柄部仍保持骨杆的原始形状,只稍稍磨圆棱脊的为骨椎。角器只见角铲,以角环部为柄部,以角干折断斜面形成刃部,因使用频繁或使用时间较长,角铲刃部磨蚀比较光滑。骨铲和角铲均用于掘土,也与原始农业有关。牙制品主要是用动物的犬齿制成的装饰品,有用扁刀状的鹿类犬齿和圆锥状的小型食肉类动物犬齿制成的两类牙饰,都在犬齿的根端刻成凹槽,用于栓绳佩带。牙饰品的出现和使用,说明玉蟾岩人已经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至于用动物犬齿作装饰品应与狩猎经济有关,在现代一些以狩猎为主要生计方式的民族仍将佩带动物部件制成的装饰品作为成丁礼的一项重要程序。穿孔蚌器数量较少,均为残器。蚌器上的圆孔,均是将蚌的外壳磨薄后,再用利器击穿而成。穿孔蚌器的功能是利削和切割。
众所周知,粟、麦等旱作农作物起源于中国北方,温暖湿润的中国南方则比北方更具培育水稻的条件。玉蟾岩遗址提供的旁证条件表明玉蟾岩原始稻作农业萌芽的可能性。其一,18种水栖鸟类半化石的出土,反映史前的玉蟾岩附近有宽阔的湖泊浅沼环境,有适合水稻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这不仅为玉蟾岩人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还为他们有意无意进行人工选择、驯化野稻提供了客观基础;其二,玉蟾岩附近的江永县至今还保存有天然的野生稻,预示着玉蟾岩周围在远古时代有野生稻的分布,这为玉蟾岩人驯育水稻提供了物种基础;其三,前面所述玉蟾岩出土了一批新的与原始农业有关的生产工具,如锄形器、亚腰形石斧、苏门答腊式石器、骨铲、角铲;其四,玉蟾岩遗址的文化土样标本中含有稻属植硅体,有力地证明遗存中水稻的存在和利用。三次考古发掘都出土了水稻稻粒,庄严宣告了玉蟾岩存在原始稻作农业的事实。
1993年,考古队员在漂洗玉蟾岩遗址近底部的文化层土样中发现二枚稻壳,颜色呈黑色。1995年,在层位稍上的文化胶结堆积的层面中发现了二枚稻壳,颜色呈灰黄色。2004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发现了五枚炭化的稻谷。三次出土的,或炭化程度不一,或颜色各异,是因为标本所处的环境不同。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文绪对玉蟾岩遗址发现的稻谷进行了电镜分析。他从稻谷的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稃毛长度和稃肩角度特征、稻谷稃面双峰乳突形态等三个方面对玉蟾岩出土的水稻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玉蟾岩出土的稻谷的粒长与普通野生稻相似,粒宽则介于籼粳之间而倾于粳稻,长宽比则处于籼稻的变域而偏于上限,显示出一种普通野生稻粒形向宽度横向扩大演化的现象。出土稻谷稃毛长度处于普通野生稻与籼稻之间,表现出一种纵向缩小的趋向。出土稻谷的双峰乳突形状及其各项指标与粳稻相似,并保持了江永野生稻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显示,可以推定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特殊稻种,体现了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原始性状,定名为“玉蟾岩古栽培稻”。
玉蟾岩古栽培稻最显著的特征是“大粒性”。作为一种食物源,玉蟾岩人采集和种植水稻的目的是获取稻谷。谷粒的变异是玉蟾岩人最初注意的性状。他们并不在意水稻的植株形态和单位面积产量,但却在意谷粒的变大。在野生稻粒长不变的基础上发生的粒宽变异,必然受到他们的注意,并有意无意加以选择,这是最原始的人工栽培稻,是一种长而宽的大粒型稻谷的演化。实际上,在古代,人们是以大为美的,比如在汉字中,“美”字就从羊从大,而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王朝,如秦、汉、唐、明、清,皆冠以大秦、大汉、大唐、大明、大清等美名。
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原始性状说明了玉蟾人驯育水稻的早期性,对玉蟾岩古栽培稻的测年也证实了这种判断。经测定,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距今约1.2万年,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
从古至今,关于包括水稻在内的农业起源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在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有关农业起源的话题,最有名的是神农氏。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始祖,是农业、医药、商业、音乐之祖。所谓神话固然有杜撰和夸张的成分,但也有其合理的内核。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炎帝神农氏不是专指一个人,而是泛指以神农氏为首的部落联盟。他们在中原与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争夺领导权失利,然后由北往南一路迁徙,最后在湖南定居。所以,从陕西到湖北、湖南都有许多关于炎帝神农氏的传说。炎帝部落联盟在湖南定居后,随着与当地人群的交流与融合,学会并改进了水稻栽培技术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们不是稻作农业的发明者,而是稻作农业的继承和发展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考古学的深入,小麦、大麦、玉米等农作物的起源已有定论。但水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学术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意见:如中国云南—印度阿萨姆起源说、华南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起源说等,起源的时间也由四五千年逐渐推移到八千年以前。而玉蟾岩遗址无论是出土的文化遗物显示的经济形态,还是出土的动植物遗骸所反映的生态环境,甚至现在保存的野生稻标本佐证的物种基础,乃至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年代及其显现出的原始性状,都雄辩地证明玉蟾岩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2004年,国际农业考古的最权威人士,中美联合考古队美方领队巴尔·约瑟夫曾兴奋地表示:“我很幸运,能来中国,能来湖南,能来玉蟾岩,站在这里追寻稻作文明的起源。”
玉蟾岩周边地区的地名和考古发现也见证着玉蟾岩是世界稻作农业的发祥地。玉蟾岩附近有嘉禾县。《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州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禾仓即谷仓,嘉禾县,古称“禾仓堡”。沿嘉禾县往东北行百余里到达耒阳县,耒阳的得名也与农业有关。众所周知,耒是原始的农业用具。此外,在玉蟾岩周围,相继发现的上万年的稻作文明的遗址有江西万年仙人洞、广东英德牛栏洞。这表明玉蟾岩及其周围地区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文化的传播无外乎濡化和涵化两种形式。玉蟾岩原始稻作农业兴起后,首先向其四周连续扩散,于是有了前面所言的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东英德的牛栏洞等稻作文明遗址,其传播时间大约在1万年前;其次,通过潇水,湘江、长江等水域和陆地的传播路径,在距今6000~9000年前,传播和扩散到长江中下游、华南及黄河流域;这一时期水稻农耕文明的代表性遗址比比皆是:湖南彭头山文化遗址、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等。由此再向更大范围内扩散到全球:南下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造就了东南亚、印度部分以水稻为主的农耕文明;向东沿海岸线北上到东北亚及日本列岛,催生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稻作文明;跨过白令海峡或突破太平洋岛链传到美洲;向西传至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楚人好问,二千多年前著名诗人屈原曾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地写下了《天问》;湘人敢为天下先,一万多年前玉蟾岩人实现了水稻农业的第一次革命,成功培育了人工水稻,一万多年后著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实现了水稻农业的第二次革命,培育了杂交水稻和超级稻。这是湖南人对人类文明作出的两项重大贡献。
种种迹象表明:玉蟾岩遗址是一处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文化遗存,它为人们展示了人类水稻农业产生过程的初级经济形态,诠释了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因此,玉蟾岩遗址在1995年12月和2001年3月分别被评为“1995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世纪100项重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玉蟾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蟾岩遗址的发现和成功解读,雄辩地证明湘江上游和潇水流域在中华远古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北有兵马俑,南有鬼崽岭”
——鬼崽岭石像地域分布、所处环境、分期分类及价值分析
唐忠勇
鬼崽岭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一公里处的鬼崽岭。鬼崽岭为田广洞村水源地,名蛩山,又名栎山。鬼崽岭得名于地上地下近万尊石像,当地人俗称这些石像为“鬼崽崽”。该遗址为古代大型祭祀遗址,调查发现,雕刻粗犷传神的各种石俑近万尊,散落面积1.5万平方米,有文官像、武官像、孕妇像及各种普通士兵像,石像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不等,并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石像制作年代在秦汉以前,同时唐宋元时期亦有延续,是古代祭祀文化的大型集成,反映了该地区的祭祀特点,同时又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传奇性。
鬼崽岭遗址石像大致可分为三个雕刻成形期,即史前期(5000年前),秦汉魏晋期(5000~2000年),唐宋元明清期。其产生原因大致与宗庙祭祀有关,亦可能有原始宗教、民族及民俗成分,但由于其历史太久远,时间跨度较大且无文字可考,各期石像绝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各具特征,各有所用。就现有资料及实地调查推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只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该地是史前人堆积或选择的祭坛,“石像”布满坛场,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历经数千年历史,且存在后人“盲目”地“续雕”现象。
一、地域分布
鬼崽岭石像所在地位于湖南省道县、江永县及江华瑶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处道县西南边陲,其南与江华瑶族自治县相邻,西与江永县铜山岭农场河源诸村毗邻。其中心位置距九疑山舜帝陵35公里,为铜山岭东南末端,西北距萌诸岭5公里,属南岭区域。调查发现,在道县清塘镇、江永县上江圩乡、回龙圩农场、桃川镇及广西富川县麦岭乡等地亦发现了少量与鬼崽岭石像类似的石像,这些地方的石像绝大部分堆积于岩洞内,数量较少,每处石像一般在10至50尊左右;种类比较单一,没有发现将军像、孕妇像和骑马像,只有坐像,并且具有仿照鬼崽岭晚期石像特征,与鬼崽岭第三期石像即宋元明清时期比较近似,其雕琢痕迹清晰,轮廓比较分明。从数量、种类及制作年代来讲,说明鬼崽岭这一区域为这类石像中心堆积地。
二、自然与人文环境
鬼崽岭祭祀遗址位于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年均气温在18.3~18.6℃,无霜期300天左右。雨量充沛,年度雨量1400~1600毫米,地下水比较丰富,属石灰岩地貌区。
道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县,四周高山环绕,巍峨耸峙;中部丘陵起伏,平冈交错,翠岱青冈,到处可见。《道州志》描述山城形胜说:“龙初发脉于营阳,蜿蜒百里;继相分枝于宜岭,突兀山峰。由是之城池则面山背水,建廨署则居高临下……”志中记载的有营山、营道山、蒋居山、元山、斌山等山。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考察道县诸山,皆属南岭山脉,千米以上高峰有150多处,山地占全县总面积44.7%,丘陵占11.4%,冈地占24.6%,山地为2579.622亩,道县故有“七山半水”之说。《道县农业地貌区划报告》说:“道县东有把截大岭,最高峰海拔669.5m;东南有九疑山,其中癞子山海拔1834.6m;南有铜山岭(主峰位于江永县境内),海拔987.4m;西有都庞岭,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m;北有紫金山,最高峰九狮岭海拔1292.6m。这些山系都与邻县山脉连成整体。”古诗云“左右山联脉,群峰若列营”乃真实写照。道县整个地势基本是中山—低山—丘陵—冈地—平原,从四周向中间倾斜,呈盆状结构。其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较复杂。花岗岩、变质岩、砂页岩分布于县境四周,花岗岩分布面积约占全县面积的7%,变质岩(含砂页岩)分布面积约占27%;石灰岩分布于县境中部丘冈及洪塘营,其裸露面积约占30%;紫色岩分布于白芒铺等地,约占5%。第四纪堆积物分布于中部冈地及江河、溪谷平原,其覆盖层分布的面积约占31%。鬼崽岭遗址周边为石灰岩裸露区,峰林、峰丛、石芽、石林、漏斗、溶洞、落水洞、溶蚀洼地、地下河等构成岩溶地貌。土壤类型多且肥沃,以可耕性河潮土、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为主,还分布有大量可耕的砂岩红壤和少量的石渣红壤。
遗址周边自然植被丰富,植被类型可分为山地草甸和灌木草丛两类,覆盖率高,野生植物160多种,并以盛产中药材著名。野生动物属于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亚热带野生动物中的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贝类特别丰富。
田广洞村现有居民2560人,95﹪为汉族,以讲西南官话和本地方言为主,部分常年在外务工的人能讲粤语。由于道县是湘南地区最大的农业县,田广洞地处道县南部农业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天然温室”之誉,能满足双季稻及三熟制的热量要求,适合柑橘、油菜、甘蔗、香芋、生姜等经济作物的热量要求,其中香芋和生姜在该地产量最大,品质最好,在国内享有盛名;同时,该地也特别适合淡水养殖和畜牧放养。
田广洞村南临铜山岭,东南可望九疑山,西临都庞岭,处在三山所夹的小盆地地形。这一区域也是女书流行中心地域,自古“莫瑶蛮者,依山而居”。经过长期的民族大融合,这里汉人瑶化,瑶人汉化,形成了既有汉风又有瑶俗的独特地方文化,风俗习惯与中原汉民族一样,有春节、元宵、清明节、端阳、七月半、中秋、重阳等;又有瑶风浓厚的农历二月初一赶鸟节、农历四月初八斗牛节、农历六月六尝新节、农历十月盘王节等。每逢村子祭庙时,还专门请“瑶人”、“狗客”吹芦笙,跳长鼓舞,唱盘王歌。正如《道州志》中所说:“这里虽然土著无多,大半皆属客户,五方杂处,风气不齐。”但瑶汉之间能和睦相处,互尊乡风民俗。村内屋巷严密,楼宇相接,鼻息相通。从考古发掘来看,在该遗址西北1.5公里处的小石山和离此不足五里之遥的江永县上江圩乡普美与浩塘两村之间均发现商周遗址,出土有磨制石斧,夹砂陶器有罐、鼎、钵,纹饰有方格纹、水波纹、菱形纹、复合纹。往南距田广洞5公里的铜山岭发现了古代炼银遗址,矿渣中有汉陶残片。这三处遗址表明,在汉代以前即有先民生活于此(包括瑶民)。该地在夏商属百越之地,西周属扬越之域,春秋战国属南越西北境。
据田广洞村陈氏家谱记载,该村陈、郑、文、范、郭五姓村民,均为舜的后裔,每一年都举行纪念舜和象的活动。田广洞周边庙宇众多,已知的便有迎圣祠、禹王庙、万岁庙、象庙以及大庙、小庙、新庙等,各庙宇的碑记表明,这些庙宇的宗教活动都直接与祭舜密切相关。田广洞村现仍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明清古建筑百余栋,古民居的照壁上常见“历山世泽”、“瑞映德门”等文字,这正是田广洞村民崇拜舜德的具体表现。
三、石像分期分类
鬼崽岭祭祀遗址石像散落地核心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地面散落石像近5000尊。通过试掘,发现距地表2米以下尚有5至6层排列整齐的石像,据此,估计地下埋藏石像数量也不应低于5000尊,加上鬼崽井里遗落石像和别处散落石像,遗址内石像总数应在一万尊以上。石像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不等。这些石像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一)从时代上,鬼崽岭石像组群大致可分为三个雕刻成形期,即史前期(距今5000年前)、秦汉魏晋时期(距今5000年至2000年)、唐宋元明清时期。
1.史前期石像。本期石像是在整块石材上雕琢,呈坐姿,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风雨剥蚀严重,雕琢线面已磨蚀,人物面部五官模糊,四肢粗略,只能大体分清手足摆放位置,均屈左腿,右腿自然下垂,呈“交趾”状。石像石材为天然石灰石,石筋裸露明显,表明年代已极久远。据统计,此类石像占地表散落石像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2.秦汉魏晋时期石像。本期石像基本沿袭了史前期石像的姿态及雕琢手法,即在整块石材上灵活运用圆雕、浮雕和线刻手法,按天然石块的形状因材施艺,特别是利用石块本身的质感和石块的自然张力进行雕琢处理,造型强劲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感和节奏感。本期石像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雕刻手法简洁豪放,运用了石头本身所具有的质感和团块,线条对作品只略略起到了修饰作用,刻线浅而刻画有力,对身躯、手脚的处理只注重动作的力度,不讲究形态的逼真。如坐像一般曲左腿伸右腿,符合常人动作习惯,小腿和大腿曲张有力,显得肌肉健壮,腰身直立挺拔,握剑之手只刻成一圆团,使人感到很有力度;双手交叉,手臂与身躯之间雕一孔开,上半身的重量大半压在手上。
②人物面部五官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学术上称为“扁平人像”,雕宽嘴厚唇,钻两孔表示为鼻,眼用阴线刻成近似于“臣”字形或水滴形,有眶无珠,耳用浅浮雕刻成半月形表示。
③从服饰方面看,石像着襦(汉代男子常服),长度均过腰,一直达到膝盖;低领双层衣襟,衣襟相交,左襟压右襟,腰束带;脚穿圆头鞋,形制交代不清;发髻上小下大,中间用绳束,在头顶正中,这种发式在汉代叫椎髻,椎髻在汉时陶俑及画像砖和壁画人物中常见。
秦汉魏晋时期石像在遗址地表以上最多,占总数的50﹪以上。
3.唐宋元明清时期石像。
本期石像以武士像居多,可见明显的雕琢痕迹。武士披甲胄,执剑,还有骑马和骑象的将军像。大部分石像呈坐姿曲腿交趾,只有少部分坐像两腿自然下垂,座呈不规则长方体状。用材也不统一,既有石灰石材质,也有红砂岩材质。形体也较史前期石像和秦汉魏晋石像高大,最高的达到了100厘米。此类石像仅占全部石像总数的20﹪左右。
(二)从材质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天然石灰岩材质,此种材质石像占95﹪以上,且各个时期均大量使用。二类为红砂岩材质,此种材质石像仅占石像总数的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唐宋元时期。石灰石在遗址周边2公里外大量存在,红砂岩在遗址所处的鬼崽岭即能找到。随手可取的石材为先民雕琢石像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至今为止仍未发现石像制作工场遗址。
(三)从人物形态上可分为文官像、武官像、孕妇像、普通士兵像。文官像头戴高冠,手持朝笏,为宽衣大袖形象。武官像一般披甲胄、执剑、骑马或骑象。孕妇像形体高大,隆腹,双手抱腹,头束巾。普通士兵像执剑或手握大刀,表情严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
四、价值分析
(一)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在国内考古调查中发现数量最大的人像石雕群体。经中国石刻博物馆和湖南省考古研究专家调查统计,地表散落石像在5000尊以上,地下亦埋藏数量巨大的石像,如此数量庞大的石雕人像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数量还要多,堪称世界又一大奇迹。
(二)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考古调查发现时代最久远的人像石雕群体。该遗址中史前期石像制作年代在5000年前,秦汉魏晋时期石像制作年代距今2000年至5000年,特别是史前期石像占了地表全部石像的30﹪左右,数量庞大,其制作年代在国内堪称最早。
(三)鬼崽岭石像制作工艺及造型独特,是迄今为止国内首见。石像因材施艺制作粗犷并不讲究细部处理,粗犷的线条常与自然扭曲团块结合,其整体感和节奏感非常强烈,能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石像虽种类繁多,但大部分石像为坐像“曲腿”,呈“交趾”状,造形夸张,寓意奇特。“孕妇”石像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观念,“骑象”将军像又与远古关于南方楚粤战争传说相符。文官像、武官像、将军像及普通士兵像等共同构成了神秘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场景。
(四)鬼崽岭遗址是长期形成的大型祭祀场所。鬼崽岭文化是汉瑶祖先共同创立的,反映了南楚文化的许多特征,对研究南楚文化、研究莫南瑶族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遗址周边大量庙宇,古民居中大量“舜德”文化遗存及陈氏家谱对田广洞五姓村民为舜后代的明确记载,这些都反映了鬼崽岭祭祀与舜有关,为研究舜德文化和当地祭舜历史和方式提供了实物证据。
结语:鬼崽岭石像的存在和发现迄今为止仍是国内外学术界所不能破解的“谜”之一。其产生原因大致与宗庙祭祀有关,亦可能有原始宗教、民族及民俗的成分,但由于历史太久远,年代跨度大,各时期石像存因不能“一概而论”。就现在的资料及调查推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鬼崽岭”是史前人类堆积或选择的祭坛。石像布满坛场,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历经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后人不无“盲目”地“续雕”,形成了石像多期雕琢现象。鬼崽岭石像的研究意义深刻。随着该“迷”的破解,必将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加了实物证据,同时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也有一定的“修正”作用。
火与土的艺术
———寨子岭古窑址群
唐忠勇
潇水自道州古城向东一路奔流,在一个叫白马渡的镇子边突然流转北去,水势逐渐缓慢,江面越来越开阔,沿河两岸都是郁郁葱葱的庄稼,庄稼的尽头是高高低低连绵起伏的群山,在朝阳或晚霞中,山色如翠如黛。双牌水库把潇水托展开来,在这里形成一个巨大的湖泊,洑水、九疑河、青口河等大小支流也来凑热闹,清亮的河水在不断地汇入,静静的湖面上有渔夫在撒网,偶尔有渔歌传来,一个古老的小镇­­­­­­­­­­­­­­­­­­­­­­­­­­——青口,便矗立在这诗画之中。
不知青口始建于何时,《光绪道州志》零星记载该处汉代便设有卫所。到宋时这里是古道州南进北出的唯一水上通道,南来北往的船只和五湖四海的客商汇聚于此,于是便有了店铺酒肆和灯红酒绿,当然偶尔也有文人墨客匆匆而过,青口便有了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小道州”。
大宋烟雨潇水畔百家窑场次第开
北宋是一个文人社会,也是一个“小康社会”,优越富足的生活不仅使文人懈怠,也使一个民族和国家懈怠。歌舞升平使人忘记忧患,当外族入侵的时候,统治集团竟然不知所措,于是国土开始沦丧。慌乱之中,宋室开始南迁临安(今杭州),南宋便粉墨登场了。蒙古悍将的铁蹄并不因为拥有宋代广阔的北部疆域而满足,相反,他们进攻的步伐加快了。此时,人心的恐慌达到了顶点,几乎所有士农工商都在南迁,那些专门生产瓷器的工匠也带着家小到南方来了,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参与南方诸窑或干脆另起炉灶开始了在南方的瓷业生产,所以,我们今天发现南方许多瓷窑的产品都带有北方钧窑、耀州窑、建窑等窑口产品的特征。
从道州古城顺潇水而下,一直到双牌县的瓦窑滩,大大小小的窑址群多达百余处,其中尤以青口的寨子岭、庙头、武家滩三处窑址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在此三处调查发现的遗址即有粮站窑址、电排码头窑址、寨子岭村窑址、渔场窑址、庙头老村窑址、后背山窑址、武家滩河边窑址、茶树里窑址、泥江口窑址等三十六处,占地面积达6平方公里。各窑址附近很容易找到瓷片和废弃窑具堆积,堆积层呈圆锥状,直径10~30米,地表高度1.5~6米之间。也有把瓷片和废弃窑具填坑掩埋的,如寨子岭村窑址和粮站窑址,掩埋最深处达8米左右。由于寨子岭、庙头、武家滩均在潇水河东岸,寨子岭窑址相距庙头老村遗址仅500米,相距武家滩河边窑址和茶树里窑址仅800米,这三处窑址地理空间较近,各窑生产时间又都在南宋时期,因此,我们把这三十六处窑址统称为寨子岭宋代窑址群。
如冰似玉活色俱器成精绝天下行
陶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中国古代陶瓷器成为当今世界瑰宝的比比皆是,唐代大诗人陆龟蒙写道:“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短短的十四个字使越窑瓷器荣耀备至。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成为皇家专享,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征服世界人心。明清两代由于海运发展迅速,中国瓷器成为出口最大宗商品,与茶叶一道外输欧亚各国,换回珍珠、宝石、香料等异域奇珍。因此欧洲在古代称中国为China。英文china就是瓷器的意思。
道州玉蟾岩遗址出土了距今14000年的古陶片,这些陶片经复原为一件釜形器。陶釜为侈口、圆唇、斜弧壁、尖环底,外壁饰绳纹。这些陶片为目前已知世界最早陶片,说明道州人早知道制陶,而且为了使作品更美观,还学会了在器物外壁饰绳纹美化陶器。
寨子岭窑址并不以烧造历史悠久而显著,而以其窑址数量之多、窑群规模之大、地理位置之便、造型种类之奇、釉彩运用之繁、作品刻画之工、产品销路之广而著名。寨子岭窑址群规模及窑址数量已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江永玉阱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衡山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造型种类和釉彩运用上要丰富得多,在作品刻画上也较之高超许多。可以这样说,寨子岭窑址群是南宋时期潇水流域和湘江流域比较有代表性的重要窑场之一。
寨子岭窑址群所处地理位置极其优越。首先,它临近潇水,周边河网交错,水运极其发达,为产品销售提供了便利。其次,该窑址群周边都是群山峻岭,西有宜山岭,北有中华山,东有杨梅岭和界牌岭,这些山上植被极其发达,尤其是高大苍劲的松木遮天蔽日,应有尽有,为烧造瓷器提供了燃料。再次,窑址周边有大量适宜做瓷的优质瓷土(高岭土),为制瓷提供了原料。因此,寨子岭窑址占尽了地利。
该窑址群出土的器物中已发现有瓶、碗、盘、盏、盒、香炉、执壶、盆、坛缸、玩具、狮虎摆件、砚台、建筑构件等,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具、祭祀用具、玩具、文房用品、建筑构件等,种类繁多。其中,瓶就有梅瓶、葫芦瓶;炉有三足双耳式、圈足式等;玩具有哨子、家畜家禽等小动物。这些产品的胎质分灰胎和红胎,大多粗松,胎内含杂质较多,瓷化程度不是太高,显示了当年烧制的温度在1100℃左右。在制胎上,瓶、碗、盘类等圆形器用手工拉坯成形,动物玩具用手工捏塑成形,部分狮虎类摆件还运用了模制成形法,另外贴塑也运用得比较多。上述造型中,不仅继承了南宋以前一些器型,也有一些器型是根据当地百姓需要而设计的,具有道州本地特色。如道州人喜欢喝本地酿造的红薯酒,而酿造这种红薯酒需要大型的坛缸和冷却缸(俗称过缸),这些大型的坛缸、过缸残片出土很多,说明寨子岭窑址群曾经大量烧造过此类产品;又如,道州人爱吃泡菜(俗称酸咸菜),该窑址就大量生产带盖有檐的酸咸坛缸。以上说明,寨子岭遗址群产品不仅多样,而且有些产品独具特色,是其他窑口所没有的。
瓷器装饰方法分胎装饰和釉装饰两种。该处产品胎装饰有模印(用事先制好的模具印制花纹)、手工刻花、手工画花、二次入窑、贴塑等,这些工艺方法是直接在胎上印、刻、画、贴纹饰,上釉烧制后会在釉面凹凸出纹饰,能起到美化器物的作用。釉装饰就是以多彩的釉料呈色来装饰器物。寨子岭窑址群产品纹饰以牡丹经纹、莲纹、缠枝花卉、双鱼、贴塑小佛或小动物为主,青黄、青、褐釉为大宗。一般来说,普通产品上半釉、高档产品上满釉,但大部分底足无釉。也有双色釉的产品出现,如点彩,即在已上好一次釉的产品上用软笔蘸上另一种不同的釉色点画在第一次釉上,经二次入窑烧制出来,这样就可以使产品釉色更加丰富,进一步美化产品。
寨子岭窑址群产品纹饰刻画精美,釉层较肥厚,其印、刻、画技法可以与北方耀州窑相媲美,其点彩法(特别是虎皮釉器物)又有仿建窑产品特征,而耀州窑和建窑分别是北方两大著名窑口,说明寨子岭窑址产品质量及工艺水平之高,同时也说明,有耀州窑、建窑工匠参与了寨子岭的瓷器生产。
便利的水陆交通为寨子岭窑址群产品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潇水、湘江再入洞庭,产品可以运至长沙、武汉,由湘江进入灵渠可远销至广西,再由梧州或湛江销往海外,古代道州陆上交通也比较发达,产品经潇贺古道(道州—贺州)入两广,等等。从考古发掘结果来看,在长沙、梧州、湛江、广州等地均有寨子岭窑址产品出土,说明该处产品销路之广之大。
州史县志皆不著谁知当年匠作勤
在资料《光绪道州志》、民国《永州府志》资料中也没有找到关于寨子岭窑址群相关记载。窑口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产品如此精美的宋代制瓷中心竟在潇水河畔一躲就是近千年。
伴随着各种瓷器产品出土的还有各种窑具,如匣钵、支钉、垫饼、瓷轴帽、印花模具等。匣钵、支钉、垫饼、垫圈很多,各窑址堆积层中均有发现,印花模具则很少,目前只发现三件,均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中两件刻有纪年款,一件印面阴刻缠枝莲,握部阴刻“淳熙二十年□□”,另一件阴刻菊瓣纹,握部阴刻“天圣八年五月书、周五”。这两件珍贵的刻有纪年铭款的印模准确显示了该遗址群的烧造年代。
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确定寨子岭窑址群烧造年代的上限和下限,从产品制胎、圈足、纹饰、器形等方面看,估计其在北宋晚期开始烧造,直至元末,整个烧造历史至少在200年以上。在这200多年中,勤劳智慧的匠师们用他们的作品满足了社会的需要,也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精美的陶瓷艺术品。
瓷冢荒草年年生保护利用正当时
寨子岭窑址群自1987年第二次文物普查发现后,引起了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2011年,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寨子岭窑址群保护范围太宽,个别偏僻的窑址不时遭到破坏或盗掘,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加大执法力度,对该窑址群进行有效保护。同时该窑址群已列入科学发掘计划,相信不久的将来,寨子岭窑址将会增添更光辉灿烂的一页。
道州远古人类探谜
——后背山福岩洞2011年发掘报告
李意愿1,裴树文2,同号文2,杨雄心3,蔡演军4,刘武2,吴秀杰2
(1.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410008;2.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3.湖南省道县文物管理局,道县425300;4.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710075)
摘要:福岩洞古人类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2011年9—10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道县文物管理局的配合下,联合对该洞穴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约20m2。调查显示,属于大型管道型溶洞,发育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系内,遗址周边属于峰林和溶盆地貌,处于岩溶发育的后期。洞内堆积发育,以砂砾石层和红黏土为主。本次发掘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人类牙齿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 sapiens)接近,出土哺乳动物化石中已鉴定出39种(含未定种),其中灭绝种只有巴氏大熊猫、最后鬣狗、剑齿象、巨貘、南方猪等,结合铀系法初步年代测定和动物群面貌判断,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大致为晚更新世。本次发掘表明,该遗址仍有较大的工作潜力,对其进一步发掘和研究将为探讨古人类在该区域的演化和生活方式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近年来,非洲、西亚的一系列发现改写了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历史,尤其是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更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持“非洲起源说”或“替代说”的学者认为,现代人的祖先于20万—1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取代原有的人类并演化成现代人人类群体;大约在距今5万年后达到东亚,取代了包括中国境内的原有直立人群体,发展成今天的华夏人种(“人类”,或“人群”)。然而,中国境内更新世中晚期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化石则支持“多地区本土起源说”或“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说”,即现代人类是由原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连续演化而来的,其间发生过不同地区人类的迁徙和基因交流。目前中国成为这两种理论的交锋地带,而晚更新世的古人类化石材料成为关键之所在,寻找更多该年代段的古人类化石材料仍然是我国学术界当前的重要工作。
道县地处湖南、广西和广东三省(自治区)接壤地带,南岭北麓,湘江支流潇水自南向北穿经而过。该区域处于华南板块腹地,北亚热带南部,上古生界灰岩地层广泛发育,受新生代构造抬升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内发育多处岩溶洞穴。1984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道县文化局联合组成工作组在道县境内进行第四纪哺乳动物和古人类化石的考察工作。工作组在乐福堂乡塘碑村的一处洞穴(时称塘碑村洞)进行考察和发掘,揭露面积约10m2,获得24种(属)的哺乳动物化石。鉴于以往湖南省哺乳动物化石报道较少,因此该项工作为在该区域进一步开展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古人类活动遗物的寻找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2010年9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秀杰等在道县文物管理局的协助下再次来到乐福堂乡后背山塘碑村,经走访当地政府和群众,确认该洞穴名称为福岩洞;同时对该洞穴进行考察和试掘,获得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对洞穴进一步考察表明,该洞穴具有较大的发掘潜力。2011年9—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道县文物管理局联合组成工作队对该洞穴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同时对洞穴发育和洞穴形成年代进行初步研究,并确定未来的工作重点。本文对此次工作进行简要报道。
一、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1.1区域地质
福岩洞位于湖南省道县乐福堂乡塘碑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5º39'02.7″,东经111º28'49.2″,海拔约232m(图1)。福岩洞古人类遗址地处华南板块腹地南华活动带,遗址周围主要出露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白垩系以及第四系。其中中下泥盆统主要为一套滨海至陆相的碎屑岩沉积,岩性以紫红、紫灰色至灰绿、浅灰绿等色中厚及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为主,中间夹紫红、紫灰等色含铁泥质石英砂岩、粉砂岩额及灰绿、灰白色砂质页岩或板状页岩。上泥盆统和石炭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主要为灰色、浅灰、灰黑色厚层或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深灰、灰黑色中厚至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夹紫灰色薄层泥灰岩或钙质泥岩。白垩系主要为陆相湖盆沉积,零星分布于碳酸盐岩地层之间,岩性主要为砂砾岩、灰泥质砂岩、灰质砂质泥岩,夹青灰色砂质泥岩等。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湘江支流潇水两岸一至四级阶地上以及山间河流两岸阶地内,以砂砾石层、黏土层和泥质粉砂层居多,呈松散至半固结状态,与下伏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
该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南活动带武功—诸广褶皱带,祁阳弧形构造之南翼,南岭纬向构造带中段北侧,东邻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西北部为新宁南北向构造带,西南为广西山字形构造东翼。受加里东期、印支期与燕山期的构造运动,区内主要发育纬向构造、经向构造、扭动构造和旋卷构造。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主要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掀斜、坳褶和强烈的侵蚀作用,导致区内缺失第三系,最后形成当今地形地貌特征。
图1福岩洞遗址地理位置图
Fig. 1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Fuyan cave site
1.2地貌和洞穴发育
福岩洞位于道县西北部,处于乐福堂乡和寿雁镇之间,这里年均气温18.6℃,年均降雨量1513mm。福岩洞发育于上古生界上泥盆统和石炭系的海相碳酸盐岩系内,岩性以灰—灰黑色厚层或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受地质历史时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岩层内发育水平状和近水平状节理和裂隙,提高了岩石的透水性,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便利条件。福岩洞所处的道县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型侵蚀及溶蚀区的华南褶皱系晚古生代及中生代碳酸盐岩系岩溶区,处于粤桂溶原—峰林平原亚区至湘赣溶盆—丘峰山地亚区的过渡地带。该区域气候湿润,中生代以来的多次沉积间断使该区域发育古溶原,随着晚新生代以来构造的抬升,古溶原解体逐渐向丘峰、峰林及溶盆方向发展,并最终演化成溶洼。福岩洞一带目前属于峰林和溶盆地貌,处于岩溶发育的后期(图2)。该洞穴属于大型管道型溶洞,洞穴主体呈北—南向延伸,洞穴发育早期以垂直裂隙水为主,洞内堆积的近水平状层理和冲积构造显示后期洞穴发育逐渐转化为水平状溶蚀。福岩洞主洞口开口向南,北侧较高处有两个支洞口,较主洞口高出约10m,主洞口外5m以下即为河流,北面峰林岩溶水自北—北东方向向南—西南方向流经洞穴西侧,洞口南50m亦有北东至南西流向的小溪。福岩洞洞穴发育目前基本停止,仅少数区段有零星岩溶水现象。洞外为村庄和农田,主洞口开阔,口内有村民圈养家畜的临时性建筑。洞内堆积以砂砾石层和红黏土为主,其间包含丰富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福岩洞一带地处亚热带,更新世以来雨水充足,繁盛的动植物资源为古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难得的家园。
图2福岩洞一带地貌位置图(来源于Google earth,正上方为正北向)
Fig. 2 A geomorphological map showing the location of Fuyan cave (Originate from Google earth, the upper is north direction)
二、发掘简况
本次发掘时间为9月10至10月20日,历时约40天。在发掘之前,发掘队员首先对1984年和2010年发掘及试掘的区域进行勘查,同时合理布置发掘区域,按照洞穴发掘方法进行布方,以10cm为一个水平层逐层向下发掘,获取动物化石和人类化石的具体层位和空间位置,对发掘土方全部过筛(筛孔直径约3mm),同时将过筛后的黏土用水洗选,尽可能获取发掘过程中的全部遗物。发掘后期对洞穴空间及发掘区域进行初步的平面和空间测绘,对发掘剖面进行重点描述,采集年代测试样品。本年度发掘共分2个区域进行(图3),其中I区分A、B和C三个探方,II区为一个探方(需要说明的是III区为2010年9月拭掘区域,II区上部部分堆积为1984年发掘所为)。发掘显示I区仅发现动物化石,II区除发现大量动物化石外,尚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不同发掘区的地层剖面如下:
图3福岩洞2011年发掘区域位置图
Fig. 3 Excavation squares at Fuyan cave in 2011
I区剖面描述(图4):
1.灰褐色钙质结核(钙板)层,胶结程度较弱,呈水平状展布。本层较薄,未形成稳定较硬的钙板层。0~5cm。
2.灰褐色黏土质粉砂层,局部夹细砾和粗砂。黏土成分富集部位水分含量高,粘性较大,上部偶见水平层理,层内局部见钙板碎块和较大灰岩砾石,砾经在3~8cm居多。本层水平延伸厚度变化大,底界起伏不平,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地层之上。层内出土丰富哺乳动物化石,以牙齿居多。 30~80cm。
3.褐—褐黄色钙质结核(板)层,胶结坚硬,层内夹砂质条带,多层钙板胶结在一起,顶部为灰黄色砂质粉砂。本层水平延伸稳定,呈波状起伏,厚度变化大,层内偶见砂砾石充填,向下局部为基岩,局部为溶洞。层内可见哺乳动物化石,以牙齿和破碎肢骨为主。10~40cm。
图4福岩洞I区发掘地层剖面图
Fig. 4 Profile of excavation in trench I at Fuyan cave
II区剖面描述(图5):
1.褐灰色—褐黄色钙质结核(钙板)层,层内局部夹泥沙,呈钙质胶结,钙板层内偶夹化石碎屑。0~20cm。
2.褐黄—土灰色粉砂质黏土,黏土质地细腻,局部发育水平层理,称条带状分布,层内夹钙质胶结条带。本层结构疏松,偶夹钙质结核(板)角砾和泥砾。不整合覆盖于下伏地层之上。本层出土丰富动物化石,同时发现1枚人类牙齿化石。30~50cm。
3.灰褐色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泥岩、板岩、粉砂岩、石英岩、片岩、石英为主。分选差,砾经以2~4cm居多,个别可达10cm以上。磨圆好,以次圆状和圆状为主。层内偶见泥砾。砾石局部呈叠瓦状排列,指示水流搬运冲刷的迹象。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界面凸凹不平。 80~100cm。
4.灰黄—褐黄色泥质粉砂,向下变为黏土,层内发育水平层理,层理以颜色显示。上部粉砂层钙质胶结,结构疏松,含少量动物化石,并出土3枚人类牙齿化石;下部黏土结构致密,粘性大,偶见动物化石。本层底部不含动物化石,偶夹灰岩角砾,分选差、磨圆好。未见底(>100cm)
发掘结束之后,为了探求两个发掘区之间的地层关系,发掘队员对IC和II区之间的堆积进行清理,初步判断,I区主体堆积2~3层应相当于II区的第4层,鉴于发掘区域不大,具体地层发育和对比尚有待于进一步工作。
图5福岩洞II区发掘地层剖面图
Fig. 5 Profile of excavation in trench II at Fuyan cave
三、出土遗物
3.1人牙化石
2011年对福岩洞的发掘共发现5枚人类牙齿(图6)。
图6福岩洞发现的人类牙齿化石
Fig. 6The human teeth found at the Fuyan cave.
(a)上颌左侧犬齿Left C1;(b)上颌右侧犬齿Right C1;(c)上颌右侧第一或第二臼齿M1or M2;(d)上颌左侧第二或第三臼齿M2or M3;(e)下颌右侧第一前臼齿P1。
上颌左侧犬齿(Left C1):除根尖轻微破损外,整个牙齿保存完好。牙齿齿冠呈乳白色,石化不明显。牙齿咬合面磨耗较重,呈现大片凹陷状齿质暴露面,仅在咬合面四周存留有环状釉质,相当于Molnar磨耗标准的5级。咬合面磨耗还在颊侧切缘造成一个月牙状缺口。齿冠近中和远中面均见有邻接磨耗面。根据牙齿磨耗情况,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在30~35岁。单一齿根呈颊舌方向宽,近远中方向窄的扁平状,显得较纤细,从齿颈到根尖,齿根逐渐变细,接近根尖时已比较锐利。
上颌右侧犬齿(Right C1):除因龋齿病变造成的齿冠病灶外,整个牙齿保存完好。牙齿齿冠呈浅黄白色,石化不明显。牙齿咬合面磨耗较重,在齿冠舌侧面呈现大片状凹陷齿质暴露面,仅在咬合面四周存留有环状釉质,相当于Molnar磨耗标准的5级。根据牙齿磨耗情况,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在30~35岁。单一齿根呈颊舌方向宽,近远中方向窄的扁平状,显得较纤细,从齿颈到根尖,齿根逐渐变细,锐利。这枚牙齿齿冠舌面靠近齿颈的大约1/2部分龋齿病变,形成一个很大很深的龋洞,波及整个区域。
上颌右侧第一或第二臼齿(M1or M2):保存有完整的齿冠和小部分齿根。齿冠呈乳白色,石化不明显。咬合面磨耗已将齿尖磨平,呈现有点状齿质暴露,相当于Molnar磨耗标准的3级,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25~30岁。齿冠近中面和远中面均见有邻接磨耗面。齿根在靠近齿颈区大约4毫米处折断。保留的齿根远中面表面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
上颌左侧第二或第三臼齿(M2or M3):保存有完整的齿冠和小部分齿根。牙齿齿冠呈乳白色,石化不明显。牙齿咬合面轻度磨耗,呈现有点状齿质暴露,相当于Molnar磨耗分级标准的2级。齿冠近中面可见有邻接磨耗面。根据牙齿磨耗相对较轻的情况,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不超过25岁。因咬合面磨耗较轻,咬合面形态结构大多保存。齿根在靠近齿颈区大约4毫米处折断,断面为远中侧靠近齿颈部,近中偏向根尖的倾斜面。断面表面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
下颌右侧第一前臼齿(P1):除发掘时造成齿根折断粘接外,整个牙齿保存完好。齿冠呈乳白色,石化不明显。咬合面磨耗已将齿尖颊侧磨平,造成一个片状齿质暴露面,相当于Molar磨耗标准的3级,估计该牙齿所代表的个体死亡时的年龄在20~25岁。齿冠近中面和远中面各有一个邻接磨耗面。齿冠和齿根都显得较粗壮。齿冠颊面和舌面明显隆起,咬合面前凹、后凹,以及横脊结构清晰。齿根呈宽扁状,颊舌径明显大于近远中径。齿根颊面和舌面隆起明显,根尖迅速变细。
表1福岩洞人类牙齿齿冠测量数据(mm)
Table 1 Measurement data of the crown of the teeth from Fuyan cave
Left C1
Right C1
M1or M2
M2or M3
P1
MD
7.6
7.3
10.2
10.6
7.9
BL
8.4
8.8
10.9
11.6
8.6
MD=齿冠近中—远中径;BL=齿冠颊舌径
本次发掘发现的这5枚人类牙齿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 sapiens)接近,牙齿尺寸(表1)也在现代中国人牙齿变异范围。对这些牙齿的详细形态描述和对比将在另外的文章中专门研究。
3.2动物化石
3.2.1动物群组成
福岩洞动物群总体面貌基本与陈醒斌(1986)报道的一致,但本次发掘获得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更加丰富。经初步鉴定化石名单如下:
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 Milne-Edwards, 1872
长尾鼩(未定种) Soriculus sp.
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Schreber, 1774
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 Hodgson, 1835
大棕蝠Eptesicus serotinus (Schreber, 1774)
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 Milne-Edwards, 1872
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 Blyth, 1862
黑叶猴(未定种) Trachypithecus sp.
猕猴(未定种) Macaca sp.
长臂猿(未定种) Hylobates sp.
鼯鼠(属、种未定) Pteromyidae indet.
竹鼠(未定种) Rhizomys sp.
褐鼠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 1769)
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 (Thomas, 1822)
无颈鬃豪猪Hystrix subcristata Swinhoe, 1870
爪哇豺Cuon javanicus (Desmarest, 1820)
西藏黑熊Ursus thibetanus Cuvier, 1823
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 baconi (Woodward 1915)
青鼬Martes flavigula (Boddaert, 17850)
猪獾Arctonyx collaris Cuvier, 1825
水獭Lutra lutra Linnaeus, 1758
小灵猫(未定种) Viverricula sp.
灵猫(未定种) Viverra sp.
最后斑鬣狗Crocuta ultima (Matsumoto, 1915)
豹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虎Panthera tigris (Linnaeus, 1758)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Kerr, 1792
东方剑齿象Stegodon orientalis Owen, 1870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innaeus, 1758
华南巨貘Megatapirus augustus Matthew et Granger, 1923
苏门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 (Fischer, 1814)
南方猪(相似种) Sus cf. australis Han, 1987
野猪Sus scrofa Linnaeus, 1758
香麝(未定种) Moschus sp.
赤麂Muntiacus muntjak Zimmermann, 1780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 1837
水鹿Rusa unicolor (Kerr, 1792)
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Hodgson, 1831
大额牛Bos (Bibos) gaurus Smith, 1827
3.2.2动物群特征
1)化石组合中以单个牙齿为主(图7),少有头后骨。
2)属种组成中以现生属种为主,灭绝属种较少,仅有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剑齿象、巨貘、南方猪等。但有不少地区灭绝属种,例如虎、苏门犀、大额牛等。本动物群中有大量大熊猫牙齿,说明大熊猫分布范围的萎缩过程发生得很快。
在化石数量方面,以中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大型及特大型动物很少,尤其是南方第四纪动物群主要成员中的剑齿象、亚洲象、犀牛、貘及水牛等都较少。
灵长类化石较多,有猕猴、叶猴及长臂猿,尤其是猴类牙齿较多。
大中型动物群以鹿类占主导,并且属种较为多样,包括水鹿、梅花鹿、麝及麂等。小哺乳动物以巨鼠和豪猪为主。
图7福岩洞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
Fig.7 The mammalian fossils found at the Fuyan cave
1, Macaca sp.,右right m3; 2, Trachypithecus sp.,右right m3; 3,Hylobates sp.,右right M3; 4,Hystrix subcristata,左left m2; 5,Ursus thibetanus,左left P4; 6,Ailuropoda baconi,左left P4; 7,Arctonyx collaris,右right M1; 8,Elephas maximus,右right dp2 ; 9,Megatapirus augustus,右right dp3; 10, 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右right m2; 11,Sus scrofa,右right M3; 12-13,Rusa unicolor; 12,左left M3; 13,右right m3; 14, Bos (Bibos) gaurus,右right m2.
1A,2A,3, 5, 6~7, 9~11,冠面视; 1B, 13,颊侧视;2B,8, 12, 14,舌侧视;4,远中视。比例尺=10 mm。
四、年代
在发掘过程中,发掘队员在A区第2层堆积物中发现一块次生碳酸盐沉积(颗粒)碎屑(如图4)。这一次生碳酸盐沉积在室内切割后,选择相对较为纯净的部分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同位素实验室进行238U-234U-230Th测年。测年结果表明该样品年龄为距今141700±12100年。由于该碎屑为洞穴早期次生碳酸盐沉积,破碎后随化石和其他沉积物一起堆积,其年龄代表了化石层堆积物的底界年龄。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该洞穴A区第2层及其以上堆积物的年龄不大于14万年。由于出土的哺乳动物群中大型及特大型动物偏少,说明当时的动物群已受到人类活动的极大影响,因此,其地质时代不会太早,应当为晚更新世晚期。由此看来,古人类在该洞穴活动的时间大致发生在晚更新世。
五、小结
福岩洞地处华南板块腹地,北亚热带南部,洞穴发育于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系内。遗址周边属于峰林和溶盆地貌,处于岩溶发育的后期。该洞穴属于大型管道型溶洞,洞穴主体呈北-南向延伸,洞穴发育早期应以垂直裂隙水为主,后期洞穴发育逐渐转化为水平状溶蚀。洞内堆积发育,以砂砾石层和红黏土为主。本次发掘分I和II区,合计揭露面积约20m2,出土5枚古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人类牙齿总体形态特征与现代人(Homo sapiens)接近,牙齿尺寸也在现代中国人牙齿变异范围;在出土物中已鉴定出38种哺乳动物化石(含未定种),其中灭绝种只有巴氏大熊猫、最后斑鬣狗、剑齿象、巨貘、南方猪等。铀系法初步年代测定表明堆积物形成的年代不大于距今141,700±12100BP,而动物群面貌指示其形成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因此综合判断认为,古人类活动的年代大致为晚更新世。
福岩洞遗址自1984年发现并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次发掘出土人类牙齿化石使得该洞穴由传统的第四纪动物化石地点转变为古人类活动遗址。该遗址虽经两次发掘,遗址地貌和洞穴堆积仍保存较好。本次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洞内I和II区进行,洞穴内堆积在洞穴多个延伸方向(支洞)均有大量保存,具有很好的工作前景。本次发掘表明堆积内富含古人类活动的有关信息,遗址动物群面貌较为清楚,地层保存完好,是开展晚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地。发掘结束后,工作队员对福岩洞周边的5个洞穴还进行了考察和试掘,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化石线索,为在该区域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有计划地对福岩洞遗址蕴含的与古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资源进行采集、测试和分析,同时适当开展周边洞穴的试掘工作,系统分析出土的各类标本,重点对洞穴发育及充填过程、古人类生存年代与环境,以及古人类对遗址的开发利用过程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古人类在该区域的生活方式和多种生活状况提供有价值的科学信息。
致谢:野外发掘工作得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道县文化局、道县文物管理局以及乐福堂乡政府的大力协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娄玉山高级实验师及博士生牛东伟、邢松参加了野外发掘。野外发掘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古生物化石发掘与修理专项经费部分资助。作者谨致谢意。
“海上丝绸之路”起于潇贺古道
唐解国赵仁万陈永军唐忠勇杨雄心
从道州经江华入广西富川到贺州,或经江永入广西富川到贺州,这是沿袭了几千年的沟通岭南岭北的交通要道,人称湘桂古道,又称潇贺古道(溯潇水下贺江)。《史记》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山海经校注》(海经新释卷一三第459页)载:“山在今零陵营道县之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嶷”,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
今湖南永州南部及广西贺州、梧州均为古苍梧之地。萌渚岭横亘于湖南广西之间,自古为阻隔五岭南北的天然屏障,舜帝南巡成为这条通道的开启者。到“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始有洞庭苍梧”(《后汉书·南蛮传》),这条湘粤古道已经定形。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3),在楚道的基础上进行扩修,成为南下广州的水陆联用的“新道”。对此,广东、广西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考证,这段湘粤古道就是潇贺古道中的秦道。
据有关专家考证,营道就是今湖南道县,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驻军图》,中为军事重镇的“深平城”就在今湖南江华县城沱江镇附近。而江华的涛圩镇就是汉武帝时设置的冯乘故城遗址,当地人称旧县府衙。江华白芒营镇的娘子岭上至今还有秦汉时的兵营遗址。湖南江永县的上甘棠一带为汉谢沐故城址所在。自秦汉到清末乃至民国初的两千多年里,这条湘粤古道对促进我国的南北统一、加强各族人民的融合、促进江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湘桂铁路和京广铁路修成后,湘粤古道的功能开始衰退,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潇水修建了双牌水库和岑天河水库及公路的日益发展,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初的通乡通村公路工程进行后,湘粤古道遭到了破坏和废弃。但沿途还保存着许多的古城址、古兵营址、古桥、古亭、古街铺、古村落等文物和一些较为偏僻的古道。
一、古道沿途自然与人文环境
永州地区是个丘陵山地,位于北纬24度43分到26度50分和东经111度06分到112度21分之间,处湖南省的最南端。北边是湘中盆地,南边是道州盆地和山地。
萌渚岭从东向西伸进永州的东南边境,成为永州与广东广西的分界线,而都庞岭横亘于永州的西境,成为广西与永州的分水岭。越城岭居于永州的西北,都庞岭的余脉阳明山和紫金山横亘于永州的中部,把永州分为南北两个自然域地。发源于萌渚岭的东河与西河流到江华县城沱江会合,潇水已基本定型,到道县会合发源于九嶷山的九嶷河和发源于都庞岭的永明河(亦称消水),向北穿过阳明山的重山深谷,到双牌县域进入湘中盆地,过零陵城北5公里与湘水会合,成为湘江。
永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7.5度~18.5度,其气候特点:严冬期短无酷寒,夏热期长无酷暑,春季雨多,夏秋干旱,无霜期长,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山上植被茂盛。发源于南岭山脉的大小河流从周边流向中间,形成冲积盆地。因此土地肥沃,自古以来永州的农业比较发达。而潇水贯通永州南北,亦成为沟通岭南岭北的重要水上通道。
由于永州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历史给永州的发展赢得了不少机遇。四千年前,舜帝溯潇水而上到达苍梧之野,给永州开启了道德文明。战国时期,楚悼王派大将吴起南征蛮越,遂有洞庭苍梧之地,永州成为楚国版图的一部分。秦始皇在楚国开辟的道路的基础上,沿潇水到贺江修建了峤道、驰道和新道,派五路大军平南越,其中一路就由潇水进入岭南,从中原迁徙大批戍卒屯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国家达到空前的统一。由于秦末的动乱,汉初为防备南越的入侵骚扰,在潇水的上游,以今江华县为中心,在九嶷山、萌渚岭西麓,设置了庞大的防区。使得边远之地的永州得以安宁。汉武帝派五路大军平南越,其中的甲濑将军就是率军队溯潇水过新道进入苍梧。南越平,汉武帝十分高兴,在今蓝山县设南平县以纪念,同时分长沙国设零陵郡,以加强对南越的控制管理。又设冯乘县和谢沐县(江华、江永),隶属苍梧郡。自此,中国南方的疆域定型。自秦汉后,湘桂古道的贸易日渐繁荣,文化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如中国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大书法家何绍基,参与虎门销烟和抗击英法的周凤山、周岐山将军都是道县人;抗法名将王德榜、无产阶级革命家江华,都是江华人。但也有大批名人如阳城、元结、柳宗元、寇准等从中原来到永州,促进了湘桂古道沿线文化的发展。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潇贺古道(道州段)丰富的文化遗存
1.双屋亭·洪江桥古道
双屋亭·洪江桥古道在道县营江乡和万家庄乡,北起双屋凉亭东,南至洪江桥西,穿山过洞,或为青石板,或为卵石嵌筑,长4公里,宽1.5米,保存完好。出种福亭西一公里处,古道穿过地名叫弯弯茶山的一处东汉墓群,有封土堆数十座。
2.海龙庙
海龙庙位于道县新车乡八家村,坐北向南,前临永明河。
海龙庙原为凉亭,后改建为庙,分上下两殿,两殿面积相等。后殿比前殿高40公分,下殿无后墙,无天井,两殿相连,无间墙。下殿有前后檐柱和前后内柱共8根。后殿亦有前后檐柱4根,前后内柱共4根。后殿为硬山顶山墙,前殿为马头封火山墙。
后殿脊梁搁于一莲花形驼峰上,驼峰下为一莲瓣形斗置于三架梁中部。而三架梁左右两端各立一莲瓣斗瓜柱,穿过横梁搁于五架梁。两瓜柱顶搁檩条,三架梁两端雕成闲嘴龙状。五架梁其结构形状同于三架梁,两瓜柱的莲瓣状斗置于七架梁。前后内柱穿过七架梁。前檐柱与前金柱之间有一穿枋。穿枋上置莲瓣状瓜柱,瓜柱搁檩条,檐柱顶亦搁置檩条。穿枋伸过前檐柱为挑檐枋搁置檩木。后金柱与后檐柱之间有一穿枋,枋上置两根莲瓣纹斗的瓜柱。穿枋伸过后檐柱搭搁于后墙。
下殿梁架结构相同,檐柱与金柱之间的穿枋上搁左右驼峰。驼峰上是方形斗。两斗上搁置一闲嘴龙形短梁。短梁上再搁一驼峰。驼峰搁檩条。穿枋穿过后檐柱伸出成挑檐枋。
海龙庙原为凉亭,供过往行人休息,因紧临永明河,地势低洼,为防水患,改建成海龙庙,以祭祀海龙王,寻求平安。
海龙庙梁架结构及形状古朴简洁,有明代的风格,梁木均为整体原木做成。形体硕大笨重,各檐柱及金柱都穿过横梁木,而不是以梁两端为榫头扦进梁柱,这是其他古建筑中所未见的现象,为海龙庙独有。
后殿两山墙壁绘有生动壁画,一边绘出征图,一边绘凯旋图。彩绘人物众多,形态各异。两图之上还有彩绘,因后来刷上白灰盖住,模糊不清。
3.华岩铺古街
华岩铺古街在道县万家庄乡,建于一矮山顶上,长80米,宽6米。街面全用卵石铺成,两边用青条石砌成水沟。店铺较宽大,面阔两间或三间,均为穿斗式梁架,为上铺下店的两层设计,外檐柱有撑拱支撑挑檐枋。
街面保存完好,现存店铺20余间,住有居民,且保持了古街古店原貌。
4.莲祠亭·平安桥
莲祠亭·平安桥在道县祥霖铺镇银山村的田洞之中。亭位于桥的东端,长10.6米,宽4米,高4.5米。莲祠亭为砖、石、木抬梁式梁架结构,山墙搁檩,东西为二级马头墙,中开石拱门。南北两墙用砖砌成花格窗,亭内有四根八棱形石柱,两排梁架,三、五、七架梁用雕成艺术品的童柱支撑,各梁架与童柱连为一个整体,浮雕巨大的展翅飞翔的蝙蝠。亭内南北两墙嵌道光甲辰年(1844)《新建平安桥并凉亭碑记》和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平安桥并亭路碑记》石碑和捐款者姓名的石碑。
平安桥为三孔石拱桥,全用料石砌成,长20.3米,宽5.6米,高5.6米。调查时因涨洪水,桥孔只剩一小部分空间。桥两边原有青条石桥栏,现桥栏已拆除,桥面铺水泥,成乡村公路桥。桥上垂满青藤。
5.午田风雨桥
午田风雨桥在道县新车乡午田村,两孔石拱桥,长20.6米,宽5.3米,高6米。始建于宋代,桥面铺青石板,东西为马头墙。桥亭为抬梁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有梁架六排,有金柱、檐柱各十二根。各柱之间用横梁、穿枋连在一起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梁架的稳定。两边檐柱穿斗木板为桥栏。桥的南端连着青石古道,北端连着午田古街。桥北立有乾隆十七年和光绪年间的建桥石碑。桥的北端50米有一小石拱桥,时代早于风雨桥。风雨桥东100米为洛湛铁路,西为20世纪七十年代建的渡槽。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时从桥上经过。
6.洪江桥
洪江桥建于道县万家庄乡天堂湖村西的一条小溪上,单孔石拱桥,桥面铺青石板,无桥栏。桥两端有阶级上下,桥上长有灌木,桥长6.7米,宽4.5米,高3.2米。桥西50米洛湛铁路经过。桥西20米原建有亭,已毁。
7.双屋凉亭
双屋凉亭在道县营江乡和万家庄乡交界处的丘陵谷地之中,北为营江乡,南为万家庄乡。原有两亭,当地人称双屋凉亭。东亭已毁,现存西亭,名种福亭,保存完好。亭长10.4米,宽6.3米,高5.4米,砖木石结构,石板古道由东向西穿过。西门额高浮雕双龙戏珠图,东门额圆雕双狮抢绣球。亭内地面用青石板铺就,亭内无柱,有两排抬梁式梁架,整个梁架成一工艺品。亭内墙上嵌建亭捐款者姓名石碑。碑序刻:“州西五里许,有种福亭,建自前人,历有年所,上通两粤,下达南湖。小住为佳,虽息肩得地,征夫尔止……”
广东、广西研究潇贺古道的学者都认为双屋凉亭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起点。
8.新茶凉亭
新茶凉亭在道县万家庄乡新茶村,长10.9米,宽6.6米,高5.4米。东西开大门,四根石柱砌于墙内,两排梁架为抬梁山墙搁的梁架结构。南北两墙有用青石砌成的几何形窗格,墙内嵌有建亭捐款者姓名的九块石碑。古道自东向西穿过亭内。
9.华岩摩崖石刻
华岩摩崖石刻位于道县万家庄乡华岩村东一岩洞的石壁上。共有三方,一方为南宋所刻,两方为明代道州知州钱达道和陈楷所刻。一方明刻和宋刻在岩内,一条小溪从洞口流入,无法进入洞内。洞口明代石刻高80厘米,宽50厘米,竖写八字,行草书法。洞口侧边有一小敞口岩洞,洞里土层有螺蛳壳和绳纹陶片,为新石器晚期洞穴遗址。
三、历史沿革
1.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上溯潇水到达苍梧之野,该湘桂古道成为沟通岭南岭北的第一条通道。
2.两千多年前,楚悼王派大将吴起征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楚国把疆土扩展到岭外,自此,湘桂古道成形。
3.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在古道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湘桂古道成“秦驰道”和“新道”,加大了沟通南北的功能。
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五路大军平南越,其中一路从潇贺古道到苍梧。并设置了军事兵营据点,派兵戍屯,今江华白芒营有秦汉兵营遗址。
5.秦末动乱,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王。西汉初年,西汉政权在潇水上游,萌渚岭的北麓,以今江华县城沱江为中心,设置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防区,有驻兵点100多处,有九支军队布防。其中的军事中心重镇“深平城”就是今江华瑶族自治县城沱江附近。
6.据《南越策记》记载,汉高祖十一年(前196),中大夫陆贾出使南越,沿潇贺古道进入南越国到达广州,劝说南越王赵佗归附汉政权。
7.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在今永州的蓝山县设置南平县,归桂阳郡,在今江永设谢沐县,在江华县设冯乘县,归苍梧郡。又拆桂阳郡增置零陵郡,郡治在广西全州。
8.唐代道州设州,管江华、江永、道县、宁远四县,元结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出任道州刺史,在任期间,于祁阳浯溪刻《大唐中兴颂》,零陵朝阳岩刻《朝阳岩铭有序》,于江华阳华岩刻《阳华岩铭有序》,于寒亭刻《寒亭记》,开创了永州摩崖石刻的先河。如今,浯溪摩崖石刻,阳华岩摩崖石刻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阳岩摩崖石刻,寒亭摩崖石刻已是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五代时,马殷统治湖南,楚国出潇贺古道到贺州梧州与南汉争夺地域,把楚国的疆域开拓到贺州、梧州一线,今广西富川朝东镇福溪村纪念马殷的马王庙又称百柱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江永的上甘棠村始建于唐代,原为西汉时期谢沐县故址。
10.宋真宗天禧二年(1017),周敦颐生于道州楼田村,后成为我国理学的创始人。
11.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北宋名相寇准贬为道州刺史,今道县城内存寇公楼。
12.清道光十一年(1837),江华码市瑶族人赵金龙起义,沿潇贺古道转战于广西富川、贺州一带。
13.1929年,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长征过道州入江华,沿潇贺古道进入广西贺州的桂岭再转入广东连州。
14.1958年,在潇水的双牌县城附近修建了双牌水库,1966年在潇水上游江华的冯河修建岑天河水库,作为潇贺古道主要交通道的功能衰退。
15.1958年,207国道从零陵过双牌、道县、江华入广西富川白沙镇、钟山的望高镇到达贺州,从道县到江永过江永县的桃川镇进入广西富川的公路相继修成,湘桂古道的陆路功能也大大衰退。
16.近年来,国家实行通村公路工程,潇贺古道水路、陆路的功能完全丧失。
四、价值评估
1.这是一条年代久远、延续长久的大道。
湘桂(潇贺)古道湖南道县·江华·江永段是历史上沟通内地与岭南诸道中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它延续的时间最长。《史记》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秦代时已建有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前111),增建零陵郡,可见零陵南境原为古苍梧之地。晋代郭璞在《山海经校注》中说九嶷山又名苍梧山。而潇水又是通向古苍梧之地的必经之道。这条连接岭南岭北的通道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还在使用,如果从舜帝南巡时算起,这条湘桂道延续达四千多年之久。
2.这是一条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大道。
在这条湘桂古道上,多次发生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它为中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远在战国时期,楚悼王就把国土拓展到岭南,并建立了洞庭、苍梧郡。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1),派尉屠睢率五十万大军平南越。古苍梧地即今湖南南部和广西的贺州、梧州地区,宋人范之晔所编《秦史拾遗》中记载:“道于潇永临封,为秦尉屠睢督帅征骆越所经地。”说明尉屠睢平南越走的就是这条道。并在广西东北部的萌渚岭一带与越人激战,主帅尉屠睢被战死,使秦始皇统一南方的大业被延迟。《汉书·南越王传》记载“……故归义侯二人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漓水,或抵苍梧”,汉武帝于元鼎五年(前112)结束了南越的割据政权。
3.这是一条促进古代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大道。
它促进了岭南岭北的民族大融合。《史记·货殖列传》载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五十万成五岭,与越杂处。”这是岭南见之于史籍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融合。自秦汉统一岭南后直到唐宋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官员名士及商贾百姓流落岭南。如在岭南广泛分布的客家人就是南北民族大融合的例证。融合后的各族人民对岭南的开发建设、巩固国家的统一都做出了贡献。
4.这是一条促进大陆与沿海及中外经济贸易往来的大道。
它首先促进了岭南的经济高度发展,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而道县被两广的学者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唐代后,中国北方战乱频繁,中国南方的社会相对稳定,而且大量南迁的北方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沿海各地与海外的往来日益活跃,广州成为南方与海外贸易的最大港口之一。湘桂古道北沿湘江过洞庭进长江,南下贺江入珠江到广州入海,亦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重要通道。贸易的往来,也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骡马成群,店铺林立。
5.这是一条促进文化大交流大发展的大道。
它促进了中国南方文化的高度发展。湘桂古道北通湘江连接中原,南下贺江经梧州到达广州,在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沿线人民有得到文化教育的机会,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如汉代广信(苍梧郡治)人陈钦、陈元父子,陈钦自幼熟读经书,后到京师任五经学博士,与西汉时古文经学大师刘歆齐名而自成一家。他曾向王莽传授《古民春秋》。陈元为陈钦之子,东汉初年的古今文学派大师,为《左氏春秋》训古。徐松石先生《粤江流域人民史》中提出“岭南经学,实以二陈为始”。东汉时今广西苍梧县人士燮少时游学京师,是名儒刘子奇的学生,精于《左氏春秋》,著有《春秋经注》,其兄弟士黄有、士武均为当时名士。今广东封开的莫萱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考取庭试第一,为岭南第一状元,年仅十七岁。中国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大书法家何绍基均是道州人,而《清史稿》有传的抗法名将王德榜,无产阶级革命家江华亦都是江华人。他们都是湘桂古道所经地区的人。
6.这是一条文化积淀深厚的大道。
湘桂古道还保存古代的文化遗址,是研究我国南方古代历史的重要资料,而沿途的各式建筑则反映了不同地方的不同的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
汉置冯乘县、谢沐县,冯乘故城址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涛圩镇连山脚村,当地人称老县衙,今城址尚存。谢沐故城址在今江永县上甘棠村附近,此地出土有大量的汉瓦。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娘子岭上还有秦汉时的兵营遗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形图》、《驻军图》上,潇水上游的十余个县城城址还保存完好。古道所经之处的湖南江永上甘棠古民居群和广西富川朝东镇福溪村的百柱庙(又称马王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东镇的秀水村,南宋时曾出一毛姓状元,该村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三村距离不过十里。古有“一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的说法,江华县的凉亭均为石木结构,且刻有对联,而道县、江永的凉亭均为砖木结构,无楹联,这一现象不是偶然。
湘桂古道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吸引一批有心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可加强各地现代文化交流,加强各地之间的人文联系,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7.这是一条见证中华民族智慧的大道。
湘桂古道穿行于萌渚岭的崇山峻岭和湘南桂东北的山地之间,其间劈山筑路、渡水架桥,在艰难的环境条件下和原始的技术情况中修建如此大的工程,离不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出我国古代交通技术的高超水平。
8.这是一条上演英雄故事的红色大道。
近代以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经过这条大道进入湖南,并在道州休整59天(另说61天),成立了著名的道州营,成为攻打南京城的主力。国民革命期间,北伐军挥师北进,在此与湖南本土的唐生智国民革命军第九路军联合北进一路凯歌。中国工农红军十万大军过道州,中央红军长征在此鏖战国民党湘桂联军,进行了惨烈的湘江战役,红34师师长陈树湘等无数英魂至今在古道徘徊。
9.这是一条考证确切传承有序的大道。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地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湘桂古道所经的道县、江华、江永又是《地形图》、《驻军图》中的中心区域。道县、江华、江永的山川及秦汉时所留的遗址,印证了地图绘制的准确性,体现出我国远在2000多年前就具有了高度的绘制地图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证明了古道在汉代的确切存在。历代史志文献中有关楚国吴起南并百越、秦筑新道、汉修峤道的记载,都证明了古道的确切历史和久远传承。
总之,这是一条具有重大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古道。
独具特色的道州龙船赛
——永远镌刻在道州人民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杨福真
在道州历史文化长河中,传承至今且独具特色的道州龙船赛活动,是记录道州优秀民族文化的活标本,是寄托道州人图腾的特别方式。
道县的优越地理环境给道州龙船赛活动提供了条件。位于湘南永州市南面的道县,在古代曾设立过郡、州府行政机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交通枢纽,且水上运输十分发达,处在洑水、淹水、泡水、泠水、濂溪河的交汇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其水上运输、商业往来是非常繁荣的。经济与文化是一对孪生兄妹,他们既有个性又有共性,道州龙船也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承载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信息。
近年来,道州龙船处在一个“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新阶段,它由过去的几条龙船,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八十余条龙船。它涉及参与活动的范围,也由过去只有“一镇五乡”参与,发展到现在的三个办事处(濂溪办事处、西洲办事处、上关办事处)5镇(白马渡镇、寿雁镇、白芒铺镇、祥霖铺镇)4乡(东门、富塘、营江、万家庄)全县半数乡镇的规模。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人数多达5900余人次,每年观众20万人次,每年政府和民间投入的活动经费达120余万元。2006年道州龙船赛项目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获得“龙舟之乡”称号。
道州龙船经过不断传承得到发展,有它独特的魅力。它通过道州人民的不断创造,衍生出代表各个村落、姓氏、信仰、习俗的独特信息符号,是道县人民的智慧结晶。历史上统治阶级多次不准百姓划龙船,《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乾德元年和开宝五年曾三次传旨,不准湖南、四川一带人“为龙舟戏”。《道州志》记载,明万历二十六年,道州州守韩子祁将道州龙船40艘没收,草头去尾,架于南潇水河面作浮桥。究其原因:一是统治者以扰乱社会治安为借口加以禁止;二是认为跨龙身、坐龙头有辱“真龙天子”加以严禁。禁止划龙船活动,这是对人们的一种精神禁锢,把人们的希望和情感纽带扯断了。聪明的道县人民把龙头改成了表达他们情意的虎虎生威的黑虎、黄虎、白虎、红虎作船头,把金凤、银凤这种代表吉祥富贵的神幻鸟头搬上船头。大河中禁止划船,人们就到大山塘里比划来释放出他们的情感,今天形态各异的龙船头也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
道州龙船不仅是一项传统体育赛事活动,而且是一项包含各类民间信仰、习俗、经商、相亲在内的综合性传统节日大聚会活动。每年新打造的龙船,要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期间举行“暖龙”仪式,只有举行了这个仪式的龙船才能参加第二年的划龙船比赛。“暖龙”仪式分别在各自新造龙船所在村的庙宇里举行祭祀,由祭师上香烛、化纸钱、上祭品、奏乐、击鼓、念祭龙经文等程序,待这一程序结束后再抬龙船到河边下水,之后回村庙里再摆上酒席数十桌招待来庆贺的十里乡亲后,“暖龙”活动才算结束。
道州龙船的龙头分金龙头、黄龙头、青龙头、白龙头、红龙头;还有虎头,虎头又分黄虎头、红虎头、白虎头、黑虎头。此外还有凤头,凤头又分金凤头、银凤头。各式龙头又分为张嘴龙头、抿嘴龙头等几十种类型。各种形制的龙头被供奉在各村氏族的庙宇中。东阳的金龙庙所在的区域从未发生过火灾,因此,当地民众认为金龙是保护他们平安的“火神爷”。阳乐田乌龙头供奉地的乌龙庙更神,当年日本鬼子到了该村乌龙庙边,天空即刻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鬼子们马上跑开了;后来,苏联轰炸日本的飞机返航,因油料耗尽,飞行员与飞机成功迫降在乌龙庙边,飞行员毫发无损,村民们把飞行员安置在乌龙庙居住。现在乌龙庙周围出没的蛇全是黑色,从未发现一种杂蛇。划龙船在道县人眼中,是体魄、个性的展示。由于想划船的人太多,各村就有不成文的选拔方式,如上关村,只要你能抱起一个二百斤重的香炉,围着庙转一圈,就合格上船。推选掌龙头人的方式就更奇更多,很多是推选该村有名望的人掌龙头,有的是当地新高中的“状元”,有的是成功的企业家,有的是该村公认的神童。道县人豪爽,划龙船时开销起来很大方。划起龙船时,雨再大,水再急,那种“山边奶崽不怕鬼,河边奶崽不怕水”的刚毅之性体现得淋漓尽致。在道县,一家两代父子划一条船的很普遍,三代同划一条船的很多,四代传承下来划船的也有,如阳乐田村田解喜,划龙船30余年,其父亲田先开划龙船40余年,祖父田富祥划龙船30余年。现在田解喜支书的三个儿子都是村里划龙船的好手,孙子田仰登参加了两年的龙船赛。阳乐村单田姓就有龙船八条,还有一个龙船传习示范场,供本村青少年练习和游客娱乐。
目前,道州龙船赛项目虽然已被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名录加以保护,但对这一“非遗”瑰宝,如何让它更加光彩夺目,继续传承下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要提倡原生态的保护方法,让龙船活动有一个宽松环境,应注重传统活动,轻商业炒作,应把一批有相当长历史又具代表性的龙船头,作为藏品加以严格保护,这是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因为这些龙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一唱千年的道州草台戏
高正伟
道州草台戏是道州古代流传的传统戏剧,同时又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种。它是用杉木扎作骨架,用稻草覆盖整个台面,并利用扎竹篾、扎纸马、纸花、雕塑、书法、绘画、装饰等多种技艺有机地融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草台戏发源于道州。据传承人蒋云讲述:大约在公元1100多年的宋代,住在道州古城舂陵街的单青,从小便聪明能干,擅长绘画,跟随父亲扎纸马纸花卖字画维持生活,经过多年的磨炼,单青扎纸马纸花与绘画技术越来越精,凡是世间的动物,只要在画上见过或亲眼看过,他都能描绘下来,并用竹篾、纸花扎绘得栩栩如生。成家立业后,其父年迈,单青一人撑持门面,生意越来越好。有些比较富裕的地方,有人牵头筹款建筑楼阁戏台、庙宇,组织庙会,请戏班演戏唱调,可大多数乡村缺吃少穿,建不起楼阁戏台,无条件请戏班唱戏,村民生活贫乏,单调无味。基于这个问题,艺人单青经常独自冥思苦想:“若在各个乡村建起简易的戏台,能让大多数民众经常看戏该多好哇!”向往美好幸福之心人皆有之,人们的想象与单青一样,都在茶余饭后闲坐时一起议论着这类问题。一年秋季的一天下午,单青下乡为村民建庙宇绘字画图纹路过清塘村,见到多人闲坐一起,其中的一个人异想天开地说:“唉,若是有神仙来我村化变一座楼阁戏台多好呀!”单青听了,深受触动,急忙上前说道:“各位老兄老弟,不必盼望神仙来化变楼阁戏台,你们这地方有杉树、竹木与稻草,你们只要出人出力出物,我来想办法为你们扎一个楼阁戏台,请来戏班唱戏。”众人一看是扎纸马绘画的单青,便欢蹦乱跳地拍手称赞,对单青的提议大加赞赏,定要单青留下来为他们扎楼阁戏台,还定下简单协议:由清塘村出人出力出物出钱,聘请单青师傅来负责指导扎做楼阁戏台。
俗话说:“道州奶崽一窝风”,看准的事情,说干就干。秋收已过,农事不紧,清塘村人砍树伐竹,送上稻草与木板,在单青手把手的指导下日夜苦干地忙乎了一月半时间,楼阁草台戏终于扎成了。
草台戏舞台台面宽十米,深八米。舞台正面的拦脚板一格花纹一格名诗字画相互间接地排列而成。舞台中间正壁面绘有大气的中堂字画,中堂后面是演员休息室、化妆室、更衣室。中堂的两边是进、出马门,两边马门上装饰着扇形“出相”、“入将”字样。楼台倒板上的四角各装饰着一只彩色蝴蝶和一盏宫灯。台顶中间悬吊着一个比较大的斗八仙,吊斗分为八面,每一面画上一位神仙,斗八仙的上面画着墨龙游云,墨龙的正前方扎吊着栩栩如生的观音菩萨坐在莲花台上。台面空间高约四米,便于演员舞枪弄棒。舞台的檐面约两米多高。舞台的前面上方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吊彩。舞台前的左右两边矗立着两根大红龙柱,左边是金龙柱,右边是银龙柱,大龙柱上扎塑着一对下山狮子,甚是威武雄壮。龙柱与横梁的直角上镶嵌有精致的角花。舞台左右两边扎着玉兔等花纹。正面屋檐上排列着八仙漂海的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个个栩栩如生。八仙两边的楼角上扎塑着两个白色大仙鹤。草台戏前屋檐正中是“寿仙骑鹤”。楼顶中间是一个白底蓝花纹大净瓶,净瓶插装着三把剑,化戟居中,两边是梭标。楼顶的两边扎塑着一对金、银翻身鳌鱼,活蹦乱跳地跃于空中。草台戏的屋面全部用稻草覆盖,风雨不透。远远望去,一座色彩斑斓的楼阁戏台巍然屹立在清塘村空旷的田野上。人们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草台戏比楼阁戏台更为宽敞,造价便宜。这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清塘村的人们以拥有草台戏为荣耀,他们请来戏班唱戏半个月,杀猪宰羊、办酒庆贺,各家各户都邀来亲戚朋友或远方同族眷属,每天陪亲属看戏,一日三餐陪亲属猜拳饮酒,胜似过大年,热闹了半个月。从此以后,扎草台唱戏的新奇事一传十、十传百,草台戏也就逐渐在道州形成一种风俗习惯,凡在秋收过后雨水少的季节,人们都请单青指导扎草台唱戏。单青一个人做不来,便在湾里街招收几个弟子,手把手地教徒儿扎纸马,于是,年深日久,艺人单青便成了草台戏的祖师。
清朝后期,蒋云的老祖父蒋世光做了单青祖师的第18代传承人。蒋世光家住白马渡对河的泥江口村。由于家境贫寒,营养不足,蒋世光的个子细小,为生活所迫,便在12岁时拜了住道州湾里街口单青第17代传承人唐良为师,拜师学艺将近一年,学到了许多扎纸马技术。一次,蒋世光随师傅去宁远绘制字画,半月后返回道州,由于路途遥远,蒋世光挑着扎纸马的材料与工具,十分沉重,弄得汗流浃背,他就对师傅说:“师傅,路太远,担子重,我多歇几口气好吧。”唐良师傅有意考考他的毅力与恒心,就对他说:“你挑不起,就丢一些工具与材料吧。”蒋世光一时莽撞,不知是师傅考他,便对师傅的话信以为真,就真丢了一些工具与材料,将担子减轻了许多重量。可回到家中的第二天,就有人请他师徒去午田扎草台戏,师傅叫蒋世光收拾行装,准备第二天去午田。蒋世光找来找去,总凑不齐工具与材料,就对师傅说:“工具少了,材料不够,怎么办?”师傅怒骂道:“问我怎么办?吃不了苦的蠢东西!昨日将饭碗头子丢了,快去想办法找回来!”蒋世光听了,惊出一身冷汗,他仔细一想,才知是自己怕苦怕累犯下大错,去宁远找回工具和材料是不可能的,蒋世光只好赶回泥江口向父母兄弟求救,当父母兄弟听他说明原由后,都骂他,但慈祥的父母经过左思右想后,决定不让儿子在学艺途中半途而废,就向邻居借些银钱让蒋世光去购买工具与材料,但在临走之前,父亲斥训儿子道:“做事要勤,学艺要精,先要学会吃苦耐劳,不能半途而废,切记。”
蒋世光到师傅家后便跟随师傅拼命干活,将父亲的“二十四”字斥训牢记在心,吃苦耐劳,专心学艺,对饭碗头子珍惜如命,不管多苦多累,再也不敢丢失一点工具与材料,经过三年的刻苦磨炼,对师傅传授的所有技术样样精通,每年年底也领到一些工钱,回家团聚。
后来,师傅唐良年老多病,无儿无女,蒋世光为师傅养老送终,十分孝顺,并继承了唐良师傅的衣钵,在道州湾里街口成家立业,不但将扎纸马绘制图纹与扎草台戏的技术传给了后代,还将自己怕苦怕累丢失工具材料的故事与单青祖师的传说讲给儿女们听,并以此来教育子孙后代,牢记二十四字祖训。
蒋云八岁开始跟父亲扎纸马写写画画,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影响与父亲的言传身教,蒋云长大后也学会了扎草台戏。父亲去世后,蒋云就经常被人们请去扎草台戏当主场师傅。如今,蒋云年纪有五十多岁,几十年来,他共为道州的清塘、四马桥、芒头寨、上圩头、上文江、久佳、大塘、新屋等乡村扎过草台戏19座,并能将草台戏楼阁弄得与祖师爷单青原来扎制的一模一样,从不掺假。他是道州草台戏第21代传承人。草台戏是道州比较奇特美丽的艺术形式,只要我们精心加以呵护,它不仅能一唱千年,而且能流传万代。
雅俗共赏的道州调子戏
高正伟
道州调子戏是乡村民众喜闻乐见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种。道州人民对调子戏的喜爱程度,不逊于东北民众对二人转之挚爱。
道州调子戏发源于1000多年前的唐朝,据范恩友等艺人口传:唐代的唐明皇喜欢唱戏看调,他经常召集一些吹拉弹唱的才子佳人排戏唱调,并亲自司鼓排练与演出。此事传闻开来,道州的民间艺人便欢腾雀跃,随之仿效,每到逢年过节和喜庆场合,就伴随着龙灯、狮子与花灯,兴起了山歌、俚曲、小调等说唱艺术,后来又逐步地变为一旦一丑表演小调、对子调,载歌载舞。道州调子戏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唱词与道白朴实、风趣,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文人的深度加工,慢慢地形成课子、道白、对话、唱腔等表现方法,并运用戏剧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表演,常以民间的忠、孝、仁、义等内容为题材,唱半戏半调,从各个角度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剧目有《刘乃求嗣》、《李进耕田》、《张古董借妻》、《土地送子》、《王一讲理》、《龙女配》、《寡妇上坟》、《张先生讨学钱》等200多个。在艺术形式上变一旦一丑为生旦净丑俱全,并吸收其他剧种的表演方式,结合本地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加以创新,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种。唱词简明、粗犷、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贴近民众、情节感人,语言以本地方言为主,风趣幽默,乡村群众每逢喜事与节庆常请戏班演出三至五日甚至十天半月不等。
由于它的剧目故事以反映民间生活情节为主,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多为封建官府鄙视和禁止,历代州志中没有记载内容,以为太俗气不能登大雅之堂。解放以后,调子戏得到重视,1994年新编《道县志》有所记载:“道州调子戏源于民间戏狮子歌舞活动……”“道州调子戏、傩愿戏、祁剧、京剧、木偶戏、歌剧等,县内均有流行,但尤以道州调子戏、祁剧演出活跃。”
据《道州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李恩祥在上追塘创办“学字馆”,收徒10余名,主要教半戏半调;光绪二十三年(1897)缺婆子(佚名王姓)在县城桥背街创办“清字馆”,收徒20人,以教唱道州调子戏为主;民国6年(1917)老人丑学在上追塘创办“老人丑班”,每学期20人;民国14年(1925)道州调子戏艺人冯初学在广西平乐组班,收徒传艺近十年;民国16年(1927)廖有仔在石洞村创办调子戏科班“廖有仔班”;民国18年(1929)蒋学庭在县城湾里街办“六合班”;民国32年(1943)杨盛吉、何玉清在上追塘创办“何玉清班”;寿雁唐家的杨彩彩等组成调子戏上广西、灌阳、平乐、恭城等处演唱,很受欢迎。
实际上,从道州调子戏艺人记载先辈的传承情况得知:调子戏已有1000多年历史,特别是在民国时期,调子戏科班尤为盛行,并出现较多职业和半职业戏班,演出活动频繁,可官府却将调子戏视为“淫戏”,以“伤风败俗”为由屡次下令禁演,戏班只好在边远农村演唱,调子戏艺人备受歧视,剧种遭到严重摧残。
新中国成立后,调子戏得到重视,道县县委、县政府指示县总工会招收调子戏艺人组建新民剧社,1950年,原道州调子戏名艺人张霞清、何玉清、范恩友、冯祥昌、涂胜清、何国玉、杨彩彩等十几人被零陵专区招去组建零陵地区花鼓戏剧团,并成为该剧团的主要演员,于是,道州调子戏便与祁阳小调有机地融合,形成了零陵花鼓戏地方剧种。
有位著名戏剧评论家将所有的戏剧风格总结为二十四种品味,道州调子戏就属于“野气三分”的那种品味,道州调子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有“三气”,即俗气、野气、和气,这“三气”融合成一个词语——妙趣横生。何谓妙趣横生,现举三例加以证明:
一、俗气,如《土地送子》一剧的夫妻对白:
蠢妻:蠢子!我与你去那庙里拜拜菩萨,好不好?!我嫁到你屋里三年了,还没养崽咧!
蠢仔:你没养崽莫怪我,屋里不是我当家,屋里是我爹爹当家的,你没养崽怪我爹爹。
蠢妻:死蠢子!我……我没养崽关你爹爹什么事?我是讲你屋里祖水不好,没养崽咧!
蠢仔:我……我屋里祖水蛮好,我屋里养了崽。
蠢妻:你养的崽在哪里?
蠢仔:我……我屋里那猪婆养一胞崽崽十二个,你讲没养崽?
蠢妻:哎呀!那是畜生下崽崽不算的,是人养崽才算崽。
蠢仔:人……人养崽才算崽?
蠢妻:是的,是人养崽才算崽咧!
蠢仔:人养崽,有,我……我姐姐没许没嫁,她……她在屋里养了三个崽。
蠢妻:哎呀!蠢子鬼!你姐姐没许没嫁就养崽,讲不得的咧!那是你姐姐偷人养汉,那是养私崽!讲了别人笑的咧!讲不得咧!
蠢仔:这……这是养私崽,讲……讲不得的?
蠢妻:对,讲不得的,你姐姐养私崽讲不得的,讲了别人笑你的咧!
蠢仔:养……养私崽讲不得,你……你晓不得和别人去养几个众人崽!
蠢妻:蠢子鬼!你……你越来越蠢了,你……你再讲!你再讲,我打死你……
上例中蠢仔专讲蠢话,语言太俗气,可群众喜欢看,一看便捧腹大笑,都认为:“反正是蠢仔讲蠢话,逗逗乐有何不可呢?”“笑一笑,十年少嘛!”人民群众认可,并且一唱千年,年年认可。
二、野气,如《张古懂借妻》一剧中的唱腔:
张古懂:(唱)
老婆不要把气生,只怪老表起歹心。
回头我把老表骂,你是一个混账人!
为你上京去赶考,借你表嫂打照面。
讲过辰时借她去,约定未时回家门。
谁知老表起歹意,留下过夜成了婚。
不看姑母情分上,我就吊你老母亲!
想起我就心头恨,扯起就是两脚尖!
要你上前劝表嫂,叫她跟我回家门。
二例的唱词“不看姑母情分上,我就吊你老母亲”,一个“吊”字显得野气,可这是农村大部分人的口头语,他们不觉得野,因为中国有80%的人口在农村,既然是大部分人讲不野,那就让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吧?况且根据剧情发展需要,也合情合理,老婆借给老表,约定不过夜,老表讲话不算数,过了夜……吊他几句娘一点不过分。
三、和气,如《王一讲理》剧中的唱腔与道白:
王一:(唱)
叫了一声亲家娘,骂你一声寡婆子!
我今有话来问你,你把儿媳可当人?
若是把她当人看,为何打她哭唏唏?
要她上山去砍柴,要她挖土冲墙壁,
要她出门去挑水,要她下水挑塘泥,
要她磨房去磨面,要她碓屋去舂米。
讲了一声她不去,你就打骂不容情,
上面用那竹条打,下面又用脚来踢。
你今打骂太过分,全身打得刷了皮,
打我妹妹还小可,你又骂她外家人,
骂我大伯伯驼子背,天天勾头寻东西;
骂我二伯伯拐子脚,一拱一翘路不平;
骂我老母亲豆丝眼,你去拿她煮菜吃?
骂我老子猴子样,你去拿他耍把戏?
骂了这些还不算,又来骂我王老一,
骂我个子矮坨坨,三泡牛屎都不如。
讲起我就心头恨,老子就要打东西,
打烂你的铁鼎锅,要你没得煮饭的;
打烂你的大扒锅,要你没得煮菜吃;
打烂你的大水缸,要你没得装水的;
打烂你的木脸盆,要你没得洗脸的;
打烂你的大磨子,要你不能磨粑粑吃;
打烂你的大尿桶,把尿泼到堂屋里;
踩烂你这大屎桶,要你搂起没得装的;
堂屋搞的温温臭,要你一家不好安身;
样样东西都打烂,看你拿我怎么样?
若是今日搞拗我,要你一世难安身。
婆婆:(唱)
骂你一声短命鬼!骂你一声打靶的!
为人吃饭要吃米,说出话来讲道理。
哪个有你妹妹懒,样样事情不会的,
各样事情不愿做,婆婆我才教训人,
我今还没打着人,她就赖死哭唏唏,
她今告状告得好,让你哥哥生了气,
讲我上面竹条打,讲我下面用脚踢,
喊她出来看一看,看看打伤在哪里?
看看哪里出了血?看看哪里刷了皮?
她告假状不要紧,害你哥哥打东西,
样样东西都打烂,叫我婆婆好痛心。
倘若今日我有错,我放鞭炮来赔情,
倘若是你妹妹错,看你怎样出我门?
从头到尾一些事,叫她出门来讲清。
王一:(唱)
你讲最后几句话,句句说得有道理,
倘若真的是你错,你放鞭炮来赔情;
若是我的妹妹错,我就不好来出门;
回头我把妹妹喊,叫声妹妹快出门!
(妹妹上)
刚才你娘讲的话,字字句句说得清,
你今对我讲真话,不要说些假事情。
媳妇:(唱)
哥哥打坐堂屋里,妹妹有言你听清,
今日不为别的事,只为昨天半夜里,
妹妹嫁来一年整,活活守寡难做人。
夫妻二人来睡觉,从来没得那事情,
昨天睡到半夜里,与他睡到一头去,
我讲让他干那事,他说阳痿来不起,
因此我就生了气,将他一脚踢下地,
婆婆见我打丈夫,她就故意来磨媳。
王一:(唱)
我今骂声小妹仔,你是一个蠢东西!
两口子的那种事,亏你刚才讲得出,
这事开头又不讲,害得我来打东西,
低下头来仔细想,拉上妹妹来赔情,
千错万错是我错,不该生气打东西,
叫了一声亲家娘,请你原谅王老一,
妹夫得了阳痿病,快快治病去求医,
各样东西打烂了,我掏银子赔新的。
婆婆:哎呀……今日是大水冲倒龙王庙——自家人撞倒自家人了。亲哥也!我儿子有阳痿病,我还晓不得咧!快,我去煮晌午,吃过晌午我就去请医生为儿子治病,打烂的锅子不用赔,也不用买了,我买了一套新鼎锅扒锅,是准备以后分家用的,秋莲,你去杀一个鸡,让你哥哥吃鸡肉送酒,补一补,补了以后再来打东西,哦,讲错了,讲错了,是补了以后,不再打东西。
王一:对对对,不再打东西,不再打东西。
《王一讲理》剧中的王一到亲家娘家见妹妹挨打哭泣,就与亲家娘闹得天翻地覆,并怒气冲冲打烂她的一切家具。当双方论理时,王一讲不过亲家娘,是因为妹妹开始讲了假话,不全是亲家娘的错,也就是剧作者设置了一个误会法,戏剧矛盾的导火线是秋莲丈夫有阳痿病。结果“王一讲理”变为“王一赔理”。大闹矛盾的两人既不要人家劝解,也不用官府断案就自行和好,这岂不是怪事一桩么?剧情让人看了不能忘怀,觉得奇怪,感到有趣,也觉得符合情理。俗话说:“和气生财”、“和为贵”。一个“和”字代表着人之常情,代表着社会常理,实际上道州调子戏剧目有80%以上都具备“三气”品味,有了“三气”就变得有乐趣,有了乐趣,观众就喜欢看。
道州调子戏的服装、道具、化妆与其他古装戏基本相同,调子戏曲目丰富多彩,分为走场牌子、小调、对子调、丝弦小调四类,共有曲目324个。后台有文乐、武乐之分,文乐一般以挽胡、唢呐、三弦为主,也配备笛子、低胡,根据剧情需要可一曲变多调,以达到最佳艺术效果。武乐有小鼓、朝鼓、老榔、大钹、小钹、大锣、小锣。相传司鼓祖师兼打的老榔原是四块板,因被“八仙过海”的曹国舅借去一块变作船儿漂海去了,从此,老榔便由四块板改为三块。
道州调子戏至唐朝以来,有个规距,凡有人拜师学艺,先须摆设香案,叩首祭拜梨园祖师唐明皇灵位,方可入门学艺。
由于道州的民间艺人去广东、广西等外地卖艺,并渐渐地分布到两广安家落户,四处扎根,特别是到广西演出最为频繁,调子戏便在广西广为流传。于是,广西艺术界捷足先登,将民间流传的调子戏发掘整理与改编,定名为彩调,并组团排练演出,摄制成光碟大量出售,纵观所有彩调剧情,可谓与道州调子戏内容是大同小异,曲调也大致相同。
为了将道州调子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县文化部门经常派出专业人才对民间艺人加强辅导与培训,与新兴文艺有机融合,推陈出新,组成多个业余剧团,在节日期间走村访乡巡回演出,活跃群众文化。
1958年,县文艺学校演出调子戏《三看亲》、《双捡菌》、《胡二坐车》、《芙蓉河》等剧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化大革命”时期,调子戏被斥为封建文化,禁止上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子戏恢复上演,全县农村组建调子戏班10余个。1981年,道江镇文化站站长王正中招收民间艺人20余人组建道州花鼓戏剧团,以演花鼓戏和调子戏为主,到全县乡村四处演唱,很受欢迎。1983年,四马桥乡鸡公神村艺人蒋俊西一家8人办起家庭剧团,能演出24个调子戏,在1984年“计划生育宣传月”中,该剧团在全县乡村巡回演出调子戏《君子兰》,受到好评。1985年,何聪清筹措资金1.8万元购买了服装与道具,组织唐奇学、胡红兴、何开告、蒋贞凤、周香嫒、宋国英、孟红教等20多人组建道州调子戏剧团,经常应邀到广东、广西等地演出,深受观众欢迎。1992年至2002年,县文化馆联系辅导的白马渡吴藕莲家庭剧团,常年编创调子戏深入乡村演出,被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先后授予“百佳民间业余剧团”和“热心服务群众先进基层文化单位”,并荣获奖金5000元。2008年7月,万家庄乡五洲村蒋芳布家庭业余剧团编创调子戏《喜迎奥运》,到永州市参赛荣获一等奖,2008年8月又代表全市到省级参赛获优秀奖。2008年至2010年,调子戏《男耕女织》、《接满妹》、《子孝家和》、《王婆夸机》分别在中国(道县)第一、二、三届中和节展示风采。2006年至2011年,道江镇文化站站长朱远智在敦颐广场举办“广场大舞台”活动,经常表演调子戏节目,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由县文化部门辅导编创的《张千参军》、《吴有家卖余粮》、《炸龙头》、《接老婆》、《三对象》、《消江渡》、《戒赌》、《戒毒记》、《真厉害》、《农家风波》等十几个调子戏分别在省、市及国家级发表与获奖。
在县委、政府的关怀指导下,为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县文化馆于1981年搜集整理了道州调子戏音乐集(上、中、下三册)。2011年,县文化局、文化馆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又搜集整理编印了道州调子戏曲目五册,并发掘出一批调子戏剧本。县文化馆党支部宣委、戏剧专干本文作者潜心创作多年,在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剧本专集《月岩情——道州调子戏剧本选》,从各个角度歌颂了道县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果。道州调子戏的发掘整理与推陈出新,为保护与传承地方剧种和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打下了坚实基础。2010年8月经道县人民政府批准,道州调子戏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2011年4月,经永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道州调子戏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2012年5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道州调子戏为非遗重点保护名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调子戏均为言传身教,并未将剧本整理成册,如今,调子戏演员存在年龄老化和青黄不接等问题,需由政府扶持组建一支道州调子剧团,积极发掘与保护,只有这样,道州调子戏才能像鲜花一样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书法世家——东门
胡功田张官妹
乘车或徒步从道县县城老街往北,沿着县城的明朝城墙过城东门口,就到了道县东门乡东门村。
东门村位于潇水西岸,村前临潇水,水中一长长的绿洲,以浮桥东门分段,上为西洲,下为东洲。村前潇水中有元结取名的石鱼湖,枯水时会显现出来,站在东门村高处可见着石鱼,有元结石刻的“五如石”也在东门村前的潇水河边,左溪从村中流过,村旁的一座城隍庙早几年才毁掉。
东门村口立一座现代碑坊,上面书写“东州草堂故址”几个大字。走下一个小土坡,一条街坊似村落就是东门村。东门村坐西朝东,村前是一条街道,因此东门村也叫东门街。从街道旁的纵向巷道进去是东门村古民居,全村布局呈一横三纵式,现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0多座。以街道为横,以从街道进入的巷道为纵。纵巷道两侧的民居,多为二进。民居的布局是前为风火墙,前殿后堂,中为天井,天井两旁是厢房,也有面对巷道开门为正屋的。房屋的梁上雕刻着各式花草图案,窗花雕刻细腻,村民房中保存下来的古床做工非常精细,雕刻精美。更为称奇的是古民居屋柱子上刻有何绍基字(或仿何绍基字)的对联,如“有馀地步忠厚,不朽家风菊雍”、“心地常加培植功,惟天颇遂忧游乐”等,这些楹联在《何绍基诗文集》中找不到,是否真正出自何绍基之手呢?
古宅深院里,有一栋很破的房子,听说是何绍基祖居屋,何绍基在此屋出生。村子现在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是“探花第”和“进土楼”。探花第始建于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原为何氏的一个祠堂。探花第四进,面宽30米,外延长100米。何凌汉嘉庆十年考取一甲进士第三名(即探花)后,回乡接妻儿入京时,手题“探花第”三字,从此祠堂叫做“探花第”。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何绍基从京城回长沙葬母后,正月十五日回道州,邀集族人重修祠堂,纂辑族谱,重修鹤鸣轩,建环秀亭、谱轩等,这些建筑历时半年竣工,何绍基写《重修清明堂上梁祭文》记述。不久此屋为太平军所毁,正堂全无,只留何凌汉书“探花第”匾及何绍基题写的“恩隆九陛,春满一庭”匾,可惜至今也全无。何绍基在《探花第》中说“乙丑先公及第初,探花第额手亲书。一庭忝荷隆恩庇,三字仍辉劫火馀。”(《何绍基文集》岳麓书社1992年第537页)后来探花第有所维修,日本侵华时又被烧毁,20世纪六十年代政府重修;本世纪初,何氏后裔捐资再修。
与探花第相隔一个巷道,是进士楼。进士楼是何氏的宗祠,又名大门屋,始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筑规模比探花第还要宏阔,门前有一对石鼓,庞大的石础,分上下四层,下方为四方座,长60厘米,宽32厘米,第二层为八棱面,三、四层为圆形,荷花瓣形雕饰各为40个。祠堂后殿的墙壁上嵌有康熙二十八年置《何氏学田》石碑,及《助学契约》、《何氏公项条约》石碑,碑文上载“钱粮须及早完,无待胥役到门需索完响”,“议婚已定,力不能娶者助谷六石,年过70者每年助谷四石,补禀者助谷二石,乡试者助谷五石,会试者助谷二十石”。从碑文中知东门村对慈善事业的坚守,也可见我国古代自下而上对社会公益事业都是非常重视的。
进士楼的墙壁上另一块何凌汉孙何绍祺之子何庆(鉎)于光绪九年四月初日书并誌文的《文安公创置义田》碑:“自廻澜公以下皆属一本之亲,故此田统谓之‘廻澜公公项’,文安公本定有章程,伯父子贞公更述为《简明条约》,(钅生)恐历年既久湮没不彰,非我子孙所以承先志也,兹以岁试回州瞻拜,坟垄因蔽,谨书石并添入数条嵌置大厅内墙壁,俾垂久远。遮石来者,格遵祖训,不敢有所改易之。”以后进士楼与探花第同时被重修过。
东门村令人萦绕向往的是东洲草堂。东洲草堂最初为何氏的私塾,名曰“鹤鸣轩”,何凌汉在此私塾中读书考中出外做官的。何绍基说:“鹤鸣轩本先公授经地,昔年居此。”何绍基修探花第时居住在这里。何氏有两个书堂,大书房是鹤鸣轩,后何绍基买菜地另修一小轩,叫“谱轩”,即为小书房。何绍基于同治元年重回道州,在文中记载了忆书房改名原因、重修书房、回乡修祠的经过。他说:“鹤鸣轩本大书房,聊借东洲榜草堂,桂苑高撑双树月,橘园添染一林霜。百年讲社成焦土,一曲瀛桥护水光。环秀孤亭无恙在,谱轩诗境付苍茫。”(《何绍基文集》岳麓书社1992年第537页)鹤鸣轩被太平军所毁。村谱记载,民国初(公元1912年),何绍基之孙何维朴,返乡重修书房,日本侵华又毁。如今鹤鸣轩已不存,谱轩也仅存断壁残垣。村后的小坡上有一座坐北朝南的院落,仅存后堂三面残破的高墙,东面的墙上有一砖凹进,西面墙上有一砖伸出,屋前一个大坪,墙外周围是一片橘园,有人说这是东洲草堂。我们从何绍基的诗文及一些考证中认为,这栋屋应为“谱轩”(小书房),而不是何绍基改名为“东洲草堂”的鹤鸣轩。何绍基在《鹤鸣轩》诗后的注释中说:“因门对东洲山,复榜曰‘东洲草堂’并题‘诗境’匾,补放翁古迹。构小轩于新买橘园之前,修谱其中,题曰‘谱轩’,东厢有小池,石梁跨之,先公题‘望瀛’二大字,东南方余建六角亭,题曰‘环秀’,今书房各景俱毁,惟石梁及六角亭在耳。”现在六角亭毁了,石梁掩在荒草丛中。何绍基的诗文明确写“鹤鸣轩”是面东,村中现存的书房残屋朝南,这绝不可能是“东洲草堂”。何维朴维修时怎会全然不顾祖屋的方位呢,何维朴维修的是鹤鸣轩还是谱轩,有待考证了。另外何绍基买的橘园只能在村后,村前是潇水河岸,房屋不会建在街巷道东面河堤上。还有何绍基在同治元年说“今书房各景俱毁”,东洲草堂的遗址可能另有其地了。
东门村何氏,现有人口180户,900多人,何姓600多,其他姓都是于民国初或新中国后搬来。何氏祖先于宋嘉定元年(1208年)因避乱从山东青州南迁,何绍基在诗文中反复提到,何氏于宋来道州,“世宅东门”,“今共此门庭者,皆我廻澜公之裔也”,东门何氏向来是“诗书永祀馨香”。自建村以来,东门村先后出过24位进士,最早进士为何钟,顺天已卯乡试举人,成化壬辰进士,官司大理寺评事。最有盛名的是何凌汉一家。何凌汉幼孤,与兄嫂为命,其岳父看中何的人才,把女儿许配给他,被时人所讽。后何凌汉考中,又被乡人传为美谈。何凌汉在京城为官四十年,他的四个儿子在书法、诗文上都有成就。何绍基是晚清一大书法家、诗人,留有《东洲草堂》诗刻三十卷,何绍基晚年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八年之久,后因曾国藩之请到苏州书局刊《十三经注疏》,病逝于苏州。何绍基率三、四弟回乡应举,曾与绍祺同年乡举成功,唯绍业以京兆应试。何绍基的孪生兄弟何绍业,不愿为政,荫思四品,随父母生活,但琴诗书画样样精通;何绍基说他:幼童时比较笨拙,一场大病愈后,却是才艺俱全,并学《内经》,为父母看病甚佳;对自己却是佛老自聊,因而得疾,求母煮雪水啜之,避妻,笑逝。现东门村还有曾国藩为何氏家人题的“德厚长龄”之匾;何绍基之孙何维朴撰题墓碑有留存。据说袁世凯曾派一要员,请何维朴为他画张大像。何维朴拒绝为袁绘像,借口家遭不幸急待处理,连夜逃出上海,直到袁世凯倒台才到上海,后在京沪以卖字画为生。何绍基四兄弟在晚清书画界都占有一席之地,时人称为“何氏四杰”,何绍基一族堪称“书法世家”。永州保存了何绍基许多真迹,浯溪的碑刻、西湾张村的题额、南塘尾的对联等,村内也有许多其子孙字碑,可惜散落在各处,没有很好地得到呵护。东洲草堂应早一点恢复,何氏之字定要流传下去呀!
濂溪故里——楼田村
胡功田张官妹
从道县县城乘车沿清道公路往西行15分钟左右,到达宋理学鼻祖、湖湘学派的奠基者周敦颐的故居——道县清塘镇楼田村。为何叫楼田,人们说过去这里地下水非常丰富,原为一片湿地,先民用木桩深深地打入湿地,然后垒成一丘丘的稻田,所以这个村叫楼田。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周敦颐诞生在楼田村。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他在楼田村生活了十五年,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14岁时,父亲周辅成逝世,一年后,其母郑氏带着他兄妹三人离开道县。三十多年后,他又回到家乡,回乡探亲祭扫长达一个多月。传说周敦颐五岁时能辨门前五星墩,识五行,现在村前的五个土墩还留存几个。周敦颐在长期的官教生活中,写出了言简意深的《太极图说》、《通书》等著作,创立了宋代新儒学,在中国哲学史上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哲学体系,道州的童年生活无不给他留下深深的烙印。他创立的学说,经过后人的推举,成为我国传统的道德思想及官方政治思想主流,他的学说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学说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中的名言“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成为中国人树志立世的准则。
濂溪故里的前面是一望无际的营江大洞。天际边的都庞岭为这鱼米丰产之地阻隔了北来的寒风,使之成为天然的温室。阡陌纵横的良田生产出优质的大米;清澈碧透的濂溪蜿蜒从都庞岭下潺潺地流来,灌溉着万顷良田,盛产出特有的香米鲜鱼。濂溪河像一条长长的绿龙,从大山深处蜿蜒而来;又像一条银珠跳跃的玉带,那么静谧,那么安详,连涌动的水花也是那么温柔羞涩,像少女含情默笑。繁忙的秋收季节,金色的阳光,金色的稻谷,连濂溪河水也被染成了金色。一片金黄色的大地,依然是平和安泰,热闹的人欢马叫声被这旷野的静穆吸收掉了。走进这广袤的田园里,你会被这无形的静所感染,不管你的地位多么显赫,也不管你的权势有多大,你好像也是这田园中的一棵小草,没什么了不起的。
从清道公路乘车几分钟,远远地看见青翠的道山突兀在平旷的田野中。道山顶上建有一座红漆的太极亭,像是一朵红莲花开放在蓝天白云下。葱绿的道山,大红的亭子,宛如仙境中的绿树红花,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濂溪故里坐落在道山脚下,你在远处看见的却是道山下的一道墨绳,村子已嵌入道山中了,只有那袅袅炊烟从山脚下腾升时,你才知山下有村子。“遥指道山如削瓜,碧云一朵是红亭。”
走近濂溪故里,首先见到的是修建不久的仿古建筑大牌楼,牌楼上方是文选德先生题写的“濂溪故里”四个大字,牌楼两侧门柱是本县著名“道州通”何家壬先生撰写的对联,上联是“风景这边独好,濂水湛蓝,都庞苍翠,道岩湘南奇观”,下联是“周庭举世皆尊,元公哲学,鲁迅文章,恩来开国总理”。这对联较好地概说了周敦颐及后裔的历史功绩,以及濂溪故里的自然景观。
沿绕村的水泥路,村口是村民集资重建的濂溪祠。祠堂的对面老粮站是濂溪祠旧址。濂溪祠最早建于南宋,从族谱上的濂溪图看,原祠非常雄伟壮观,旧址上到处可见的莲花石础似乎向人们诉说这里有过的非凡。徐霞客说:“……而濂溪祠在焉。祠北向,左为龙山,右为豸山,皆后山象形,从祠后小山,分支而环突于前者也。其龙山即前转嘴而出者,豸山则月岩之道所由渡濂溪者也。祠环于山间而不临水,其前可扩然容万马,乃元公所生之地。今止一、二人守其间,而旁无人焉。无从索饮……”可见明朝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地方,徐霞客在此找不到吃饭的农家,现在这个村子已是一千多人的大村了。新祠堂的旁边是周敦颐父亲及兄嫂的墓,因为周敦颐的缘故,坟墓保护得较好。
走过村口这两幢仿古新建筑,才真正到达濂溪故里。村里保存许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村子中间一座清朝时期的祠堂。楼田村的祠堂有点像门楼,但比门楼宽大,兼有祠堂门楼的作用。祠堂正门两边八字形的照墙显示出故里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和纳新蕴含的理学之义。村里人说,这样的祠堂全村有好几座,至今保留较完整的有五座。祠堂的前面是田地与山,道山紧贴在村背后。从“圣脉”流出的泉水在村前流过,成为一条小溪,可惜现在地下水小了,小溪平时成了干沟,只有到春天时,它才是一条真正的小溪。
门楼祠堂是村里人休闲聚会的地方。几个老人正在祠堂里打小牌,孩子们追逐嬉戏,这儿远没有新修濂溪祠那样庄严肃穆,没有红门紧闭,老祠堂根本就没有门,它是村里人进出必经之地,是村里人过往休息之处。问村中老人,这祠堂建于何时,无人说得上来,只有那斑驳青砖白墙和腐朽的梁柱,记录着已有的历史。从祠堂走进村内,村子曲直交错的巷道,有的用青石板铺成,有的用河卵石筑砌,看似直巷道,实际却又不能穿过村子。巷道两旁二进以上的房屋栉比鳞次。从靠巷道侧门进去,是厢房与正门之间过道。正门前是天井。天井用高大的照墙与外界隔断,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房屋。照墙很高,达3米多,白粉墙上雕画着龙虫鱼草一类的彩画。墙的下部分绘“须弥座”形图案。堂屋无门,屋内是杉木的门梁。巷道进屋只有一扇门,房屋高大,有6米至7米高。堂屋、天井前的照墙也是防火墙。房屋后面也是高大的硬山风火墙,房屋成为一个封闭式方形建筑。后面高大的墙上开两个窗,上圆下方,窗檐泥雕着彩龙图案,木雕的葫芦形防盗窗栅,后墙下部大面积的清水墙,墙顶部分近两尺左右是混水墙,彩绘行龙戏珠,色彩非常鲜艳。
沿着巷道左拐右弯地走进村内,可到道山脚下。村后是道山悬崖峭壁,不能从村子房屋后面上道山。山上古树参天,古藤缠石绕树,看不见一丝土。濂溪故里的巷道不像其他村子以“井形”纵横布局,而是曲形的。有点像八卦,让你找不着方向,这是有意为之,还是因山势之故呢?远处看村子,一点都不显眼,好像没有几户人家,就是到了村边,沿着环村公路走一圈,也会觉得村子很小。但是走进简陋的旧祠堂,在弯直交错巷道两边的深宅大院里,寻找周敦颐故居遗址时,你才觉得村子的庭深院大。现在楼田村已有500多户,1500多人,自说都是周敦颐后裔。
自从周敦颐祖父在楼田村定居后,这个村就逐渐发达起来。也许受周子思想的影响,村落的外观是那样内敛不张扬,但村子内部却是高墙密集,座座大院,又是那么深邃。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走过长长的河卵石巷道,来到周敦颐故居前,十几级宽阔平缓的石阶上,一座比较低矮的木板屋,屋内住着一位老人。房屋已经非常破陋,疙疙瘩瘩而又厚重的门框,似乎诉说着岁月的久远,历史的沉重。那门真是“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周敦颐文集》)。破矮的屋子也能诞生伟大的哲学家,可见物质的富有并不代表什么,而思想文化的丰富才能深远。
从周子故居出来,重新来到环村公路上,向南绕过村子,道山脚下有一口水井,叫“圣脉”泉。泉边的岩石上刻明代道州刺史方孝儒题写的“圣脉”二字,另一石刻周子十三代孙周廊祥题写的“寻源”二字。水从岩石缝里冒出,这泉是全村主要的取水源,从泉眼流出的水成一条小溪绕村前流过,汇入濂溪,成为濂溪的水源之一。村里的人说,过去接连几个月不下雨,“圣脉”的泉水几架水车也车不干,能使村前大片田地旱涝保收。现在地下水减少了,村前的溪沟水已干涸,若不下雨就闹旱灾了。真是啊,社会是进步了,人们的生活物质富裕了,自然资源却大大减少了,包括地下水也不多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靠什么生存呢?
泉井的旁边原有风月亭、濯缨亭、爱莲亭等亭榭五处,现仅恢复濯缨亭。亭内的木柱上刻有一对联“豸岭峥嵘,圣脉清泉,缨斯濯矣;龙山环绕,五星奎聚,仁者乐之”。据说亭边稻田原种许多莲花,这些建筑及莲花是周子之后依周子的理学思想而建,可见我们的先辈对文化传承是何等的重视。“圣脉”泉的上方是长满荆条树木的峭岩,悬崖上刻有遒劲的“道山”二字,每个字足有两米多大,此山原名安定山,周子的道学产生后,山名改为道山了。
走过圣脉泉,沿山脚向北行几十米,一条小路上道山。爬上几十米一百多台阶,道山的山腰处一个较大岩洞,叫道岩。道岩的进口处低矮狭窄,在外面看像一条石缝,根本看不清里面会有什么岩洞。1970年我读高中搞军训拉练时,到楼田村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为这里发生过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楼田惨案”。当时虽然在“文革”中,但是老百姓告诉我们,岩洞里有许多白骨,洞里有鬼火,晚上还会听得见小孩的哭声。他们说这个岩洞只有进口没有出口,要进去需带许多灯笼火把,一人一人地慢慢爬,也许是我们学生太多了,怕出意外,带我们训练的军代表不让我们进洞去参观。现在人们为了开发旅游,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岩洞进口的石缝拓宽了,岩洞里面装了电灯。岩口前几年才刻上“道岩”二字,是周氏后裔香港宗亲总会会长周汉斌题写。洞内嵯峨险削千姿万状的钟乳石,乳白晶亮,在五彩灯的折射下,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人们根据钟乳石不同的形态,给它取了很好的名字:海底龙宫、人间皇宫、天上仙宫……走一段弯曲的小道后,攀上人造万丈天梯,直立的云梯有几十级,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大型钟乳石柱,上面是望不见石顶的穹岩,在导游一路小心的嘱咐下,心惊胆跳地爬到梯子的尽头,出岩口,到达道山的半山腰。1944年日寇入侵到道州,不知是怎么弄到消息的,几个日本鬼子用火烟熏死了在洞内避难的周氏后裔568人,死绝31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楼田惨案”。周氏后裔遭受这天大的惨案,周子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吧?
山上有个方圆0.5平方公里的古寨,名叫安心古寨,是冷兵器时代村民躲避战乱的地方。寨子的周围用石块叠堆成城墙,下临绝壁。若有敌人来攻,用石头做武器也可把敌人打退。安心古寨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常年不涸,井中有鱼虾,现在寨子里还有石磨、石臼。据考古发现,古寨还有西汉时期的瓦砾。安心古寨在冷兵器时代,确实是避乱的绝佳处所,但是在火药或用火药原理作为武器的时代安心古寨却不能“安心”了。为何在道岩里屈死那么多人呢?人们躲进没有一丝透光的岩洞里,虽然可以躲避炮火,却躲避不了被烟火熏死的厄运。社会进步了,人们也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啊,与时俱进,不然只能等着挨打了啊!“不识不力,人也”,周子认为在大势面前人要有所作为,如果我们不去作为,那就等着挨打吧。
经过古寨,沿着山上小道向北行走,爬上道山的最高峰,山顶上新建一座八角亭,人们叫它为“太极亭”。亭的柱子用大红颜色漆成,亭子的顶上盖着红色琉璃瓦,矗立在碧绿的道山顶上,确实是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莲。登上红亭眺望四周,方圆50多里的营江大洞尽收眼底,向东远望,道州城内高层楼房隐约在天边。近处的稻田,稻浪翻滚,濂溪河就像一条白练弯弯曲曲地从一片金黄色稻浪中飘延过来,静静地从都庞岭来,悄悄地流入潇水,不带一丝杂质的水,清澈得水与卵石合成一色,看似水却是卵石,看似卵石却是踩不着底的水,她是那样娴淑,那样温顺,又是那么地柔静,那么清秀,难怪当地百姓叫她“秀水河”。站在亭子边,平地生起的山风,在耳旁呼呼作鸣,山上参天古树沙沙地摇晃。西边远处都庞岭上白云飘浮,有时像奔腾的骏马,有时像朵朵蘑菇。一会儿一朵很大的乌云飘来,遮住了太阳,太阳光从云中射出,乌云四周边缘的白云顿时成了彩霞,整个大地金光灿烂。霞光必是从云中射出才会五彩绚丽,只有变幻的云与永恒的太阳光结合,才会有这种变幻的美丽。周子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静结合才能分阴分阳,才会“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站在山顶仰望天空,似乎可伸手摘月,感觉自己多么的伟大;俯瞰大地,脚下的山小得可怜。但放眼远望,把自己置身于广袤的天地间,却又感觉多么的渺小呀,渺小得如一片枯叶,一粒尘灰,随风吹去,是那么无助地,不知飘向何处。“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周子登上道山顶后才有的感慨吧!在宇宙中如何把握人生的命运,这不是人性儒学的主要之处吗?周子是否在道岩中苦读,是否在道山顶上临风观天,苦寻宇宙人生的真谛,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到濂溪故里走过内敛的村庄、深邃的道岩、凭空的道山,你才会真正理会到周子哲学的精髓。
濂溪故里已经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道山后面山脚下爱莲山庄可以提供食宿。现在又在整体规划,要将濂溪故里建成一个理学文化城。开始有点富裕的农民在村内修了火柴盒式的白墙房子,原古村民居因年代久远已剩不多,希望人们在现代化的建设规划中还是要抓紧修复古民居,保持故里的古建筑风貌为好。
营道古城——小坪
胡功田张官妹
道县县城往西,过楼田村,沿月岩公路行走四十里左右,再从公路左边的一条乡村路进去二三里是道县清塘镇小坪村。小坪村原是古营道郡的郡治所在地,村内有些地段还能找着古郡治城墙的遗址,旧城已是面目全非了。小坪村前一片田洞,田洞的南面两座山叫马鞍山,清澈的濂溪水从山脚下流过。村边有一口古井。这是一个五口连井,每一口井有每一口井的用处,水质很好。离水井不远,一条小溪上睡卧着一棵古樟树,树的一枝从主树干上撕裂开后,倒卧在小溪上,成为一座桥。倒卧的树枝横跨卧在小溪上,其枝生根继续长,树枝也长成一棵大树。粗大树根突兀在地面上,不知这棵树生存了多少年。大自然的事物真是奇妙啊,那不折不挠的旺盛生命力确实给人一种启示。
村子坐西朝东,呈坡状建设,东低西高,上几个台阶才是一个院落。村前一口大塘,水面宽阔。村子按二横三纵巷道建房,巷道保存完整,台阶式的向村后延伸。巷道宽140厘米,用宽大的整石板铺成,巷道两边与屋墙之间是下水沟,临巷道的屋外墙是清一色清水墙,三六九大眠砖,丁字实心到顶。每条巷道上下两出口用栅栏拦门,具有较好防御性。从巷道进入房屋,上下两栋,每栋房屋基本上是三进。倒八尺的照墙上有灰塑的弥须座形图案。白色墙上好像有些坑坑洼洼,墙上面有稻草节的痕迹似的,墙面上明写的“笃翔凤翥”四个大字非常清晰,干墙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若用水把墙淋湿或下雨天墙壁湿了,墙壁上显示出一个很大的“福”字。不知先人用什么材料粉刷的,为何几百年了还是这样神奇。屋内的柱础一般是四方形的两层,长宽40厘米。
村子的建筑用料和家具用石料的比较多,高宽的石门槛,门前的大石门当,大条石的阶基,雕刻丰富精美的水缸,都是大石块。水缸用四块方石相嵌,下面雕成弥须座图形,水缸正面雕着五龙戏珠图,繁密而精细;还有一种比较素一点,没有图形雕刻的双水缸,一块整石凿成,内径长144厘米,宽70厘米,一米多高。
小坪村全姓廖,2000多人,何绍基的母亲是这村一望族家女儿,何凌汉进京科考时,廖氏带着何绍基兄弟几人回到娘家居住。村子一座廖氏宗祠,房子已经较破旧了,进祠堂前一座门楼,门楼前的大坪上六对高大的拴马桩,分别是六品官廖振常、嘉庆举人廖成光、进士廖忠清等人立的。进门楼又是一个大坪,然后是宗祠之殿。祠堂建筑面积宽,祠内的天井用青石板墁底,天井四沿的条石上有石雕。村子的中心巷道最高处有一炮楼,在炮楼上,可以把村子四周动静观察得一目了然。
由于小坪村处营江大洞边沿,离县城较远,这一带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南方小种马。村民用马犁田种地,用马驭农产品到县城交换,县城的大街上或巷道里随时随处都能见到农民赶着马车吆喝卖东西。小种马比较矮小,人们骑马不用马鞍,也不用登台就能骑上去。小男孩可以跑步上马,抓住马鬃奔跑如飞。若是小孩上学迟到了,抓住家里一匹马骑上跑到学校,然后在马屁股上一拍,马自己回家去了。马是村里人劳动的主要帮手,也是非常环保的运输工具。
侯王两族——龙村
胡功田张官妹
过营道古郡治地小坪村,再继续沿“清—道”公路向西,然后折向北的一条乡村公路走十几里,到达道县乐福堂乡政府。过乡政府门口,继续向北走四五里,将近田洞的尽头,一条高高的山脉下,有一个村子,是乐福堂的龙村。龙村坐东朝西,村子背面高峻的虎岌山和鸡冠寨山,北面是绵绵山脉,翻过北面的大山是双牌县打鼓坪林场,西面过大洞与红岩、桥头相望,南面是桥头乡。村子前面的大田洞,叫龙村洞,有田地八千亩。村后的龙溪沿山脚环村流过,流水晶莹碧透。龙村与上甘棠一样,风景优美,小桥流水人家,山上古树参天,只不过龙村的小桥流水在村后而已。
村后的小溪叫龙溪,村子依溪名叫龙村。这条小溪发源于北面打鼓坪山上的八斗源,流唐家、罗湘桥入道县洑水,与潇水汇合,流水常年不断,水源丰富。据宣统二年《蒋氏族谱》村人蒋秉鑫写的《龙村图记》中说:“龙村者以龙溪得名也,龙之为物一曲一直一诎一信,溪水之流神虖似之,故溪以龙名,而村即因溪之名龙以名之。夫龙溪环绕村流,滚滚而来,涓涓不绝,(蚴)(虫戮)连蜷蜿虻(虫夔)(虫尼),襟带一方,控弦三面。若夫村之雄据西鄙,防御之阻,则天地(阝奥)区焉;华实之毛,则州乡上腴焉。其间烟火万家,沃野数里,峦(阝亢)周匝,险要重关,洞中则蟠结龙头,宅后则迤延虎尾。西有舂陵以镇,东有穆岭以称雄,游览者步兹,莫不借以为地势之奇,关中之塞也。今昔追感风景不殊。自龙村所卜居,惟我蒋氏族与熊、柏二姓为正,故文人学士钟其秀者,恒多龙村之名龙,抑所需之也,吾于是乎记。”这篇记文详细介绍了龙村的得名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形势。
龙村现蒋、柏两姓居住。村南蒋姓1400多人,村北柏姓400人。最早汉朝熊姓居住在此,至今龙村建村2000多年了,是目前有记录的永州建村最早最长的村子。熊姓为龙村的始居者,是汉侯王熊尚的子孙,后来熊姓散布到道县的48个村,龙村对面有个熊姓的小村。熊尚,东汉末年封龙平候,建安二十一年归葬。龙村不远的西面沁山岗上保存了熊尚的墓,据《道州志》载:“(熊尚墓)有碑并石兽,碑高九尺,厚八尺,螭首龟蚨。”宋初,道州郡守王继勋移墓碑至县城,后佚失,今墓冢尚存,墓前仍有石龟、石羊,位置被人移动过。石龟长1.2米,宽1.3米;石羊卧势,高0.87米,长1.2米,这里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住在村子的熊姓逐渐搬出龙村后,道县另一侯王蒋嵩的后裔于西晋至唐居住在此地,后来也逐渐搬出,村人叫这些蒋氏为老蒋姓,现村里有几户老蒋姓,住在村子的最前面。明末清初期间蒋姓几次搬进搬出,乾隆二十四年定居于此。柏姓也是明末清初搬来龙村,两姓是姻亲。以后两姓逐渐繁衍起来,成为一个大村落。村里原来还有罗姓、邓姓,也逐渐搬出龙村另求发展了。
龙村以东面高耸的两山作为屏障,龙溪从村后的山脚下环村潺潺流过,构成村子的两道防线。村子的前面女儿墙绕村,墙与小溪、高山一起把龙村围成一个城池。贯穿村子南北石板铺成的两条纵道,是村子的主要大道。一条从村内经过,是村子的中心轴,也是村中的街道。这条纵道并行一条通过村中的水渠,村民在村北拦龙溪水筑一个水坝,溪水从坝内流进村内,房屋沿水渠两旁而建。村民们在家门口洗涤一切物什,生活可方便了。若是春天下大雨涨洪水时,水渠是泄洪道。如今雨水多时,村里人还可以在家门口洗涤一切物什。我们不得不佩服古村的先民们,他们在房屋建筑设计上,总是以生活方便、实用为主要目的。村子的另一条纵石板路沿围墙延伸到村外,车马可以从这条道进出村子,如果不进村内买卖东西,不必过村内街道,而是从这条道往南去广西。村子的北面,离水坝不远的地方是柏氏学堂,民国二十三四年修建,高大的风火墙上写着“秀起人文”楷字。学堂二进屋,现在没有学生也没有住人,空着房,显得非常宁静肃穆。学堂与村子民居为一个整体。除这个学堂,村内还有蒋氏“龙吟”学堂,民国十八年建成,现在已不存在了。村子南面(村尾)保存着一座完整的庙,便于人们求神拜佛。村子前面一里路左右龙村洞中的山冈上曾经有一座规模宏伟的西岳大庙,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拆掉,做了一个小学校。断垣下我们找到三块石碑,一块是钦命提督军门加一级记录二品沐恩官熊思立于同治十三年捐建戏楼的碑。过去村里每逢大的节日或祭祀活动都会有人请戏班来唱戏,主要是唱彩调戏,村里两姓人家也有自己的戏班,会奏乐和表演武戏。另一块碑是明万历年间的《封西岳君记》碑,碑文却看不清了。西岳君什么来历,村里没人说得明白了,现只留下一个传说。传说本县沙田村有个老先生带着两个学生去赶考,走到这里天黑了,住在西岳庙。庙里住持招待他,和尚想把伙食安排好一点,到村子里去买牛肉。村里的柏进敖看和尚买牛肉,问和尚是怎么回事,和尚把先生带人赶考的事说了,这位柏老先生说:“你不要招待了,你也不方便接待,把他们接到我这里来吧,在我这里吃住行了。”原来柏进敖有四个儿子,想让这位老先生给他们试一试指点一下,能否考得起。这样先生带着两个学生住进了村子里,先生看了柏进敖四个儿子的学业,说:“你先请先生教他们吧,他们天资很好,将来会考中的。”柏进敖听先生这样说,赶紧修了四所学舍,每一个儿子请一个老师。后来四个人都去赶考,三人考取了文进士,一个考取了武进士。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已不重要,柏姓蒋姓确实出了几个进士。
村中纵石板路是村子的中心线,石板路、水渠两旁建的房子都是一些铺面,过去这里店铺林立,以卖豆腐卖杂货为主,周围十几里村子的人经常到这里来购物。从零陵走陆路往广西经过这里,有时会在这里住宿,有时到这里来交易,过去这里生意兴隆,非常热闹。纵巷道中间有一座青龙阁,民国六年建成,意在阻止柏蒋两姓向对方的领地发展。购买对方的房屋也只是卖天不卖地,以防后来被迫迁出龙村。所以两姓只向南北两头发展,成为现在的一个长条形村落。除两条南北纵道,每姓各有东西横巷道两条,青石板铺成,村子里保存着许多清代的古建筑。村子的古民居在巷道两边,巷道进去是天井,两进居屋。有一个院落两栋连排,院前共用一堵风火墙围成一个整体,开两个门,各自从自家的门楼进去,门上有题额“阳春挹蔼,朗固秋月”,进门楼后,一个大坪,半月形的台阶,立式柱门,柱门条石立框,刻对联“枕□基德千年固,富贵先开一品红”,每栋房子门前都有对联:“四桂齐芳仍藉菊松光四径,双星并灿直将极婺颂遐龄”,横联“松径余庆”;另一联是“储天地太和之元气,诒子孙乍宅以安居”,横联“维德之基”。建筑规模保存得很完整,但无人居住在此。
除了民居,柏蒋两姓的祠堂建筑保存得最好,而且有一些修缮。柏氏祠堂于乾隆年间修建,门前一块坪地,坪地上立四对拴马桩,坪前北面紧靠水渠有一口水井,在进门的左边,井水已被污染了。大门上有两匾,一是乾隆乙酉岁的拔贡生匾,主人是柏槐;一是嘉庆丁丑年柏忠清的进士匾,村里人说与何绍基一同参加过京兆试(这种说法或许有误,何绍基是于丙子年应京兆试,何绍基考取进士是道光十六年的事了)考取进士,说是学问比何还要好,但是没有出去做官,而是在乡里成为一个土秀才。在封建社会里,考取进士也并不是都有官做的,还需要有朝廷官员的引荐,其中的官场游戏规则只怕只有当事人才有深刻体会了吧。
蒋氏祠堂比柏氏祠堂的建筑稍好一点,门前格局与柏氏祠堂一样,有坪有井,井在坪前南面,进门的右边。两座祠堂以一左一右两井构成一个整体布局。这口水井的水质还好,清澈透底,可直接饮用。水渠上架两块大青石板,作为桥进祠堂。坪子上的四对拴马桩非常有气魄,高二米,地下埋进一点六米,宽0.45米,厚0.24米。分别是癸酉科进士蒋方径、庚戍科进士蒋秉鑫的进士桩;还有一对是大清同治十二年立的桩。祠堂建于乾隆年间,三进屋,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正堂,第三进神牌位。进入门厅是菱形照屏,两进屋之间是宽4米长3米的大天井,中间石板路,河卵石铺底,保留了清代南方的建筑风格。蒋氏还有县官题的匾,蒋氏两进士也没有出去做官,考取进士后都回到龙村。
龙村保存许多石制用具,光绪丙午年间的水缸,立式的洗手盆、洗菜盆等。
蒋氏柏氏的族谱上有相同的“家规”、“家戒”、“立品”等一些道德规范,例如《立品》:“祖德要培,尊长要敬,别行要端,继母要孝,兄弟要和,孤贫要恤,夫妇要睦,朋友要信,处事要勤,居家要俭,诗书要读,田要种,见善要迁,知过要改,有德要报,有仇要释。”两姓虽是一个村子,说的话却不相同,蒋姓说土话,柏姓不说土话,柏姓能听懂蒋姓说的土话,他们之间的来往或与人交往说道县官话。
地古石奇——田广洞
胡功田张官妹
从道县县城乘车,沿325省道往江永方向,在江永县与道县交界的公路左边有一条乡级公路。乡级公路在山腰延伸,穿过山腰口,宽阔的田广洞显现在你的面前。乡村公路从几千亩广的田洞中穿过,金黄色的稻浪淹没了小车,消失在稻浪中。田广洞村位于田洞边缘的小山峦上,处于田洞南北两端的中心地带。村子南北两方山脉消失的尽头,还有一些小村子。田广洞村坐东朝西,村后是低矮的小山峦,以前是油茶树,是村里的主要食油源,现在不知什么原因,说种桉树发展经济快,把油茶树砍了,种上桉树。这些桉树好像有些水土不服,营养不良,长时间都没长大,稀疏的小树,掩失在山峦茂密的野草中。村子南面是高峻的铜山岭,我市唯一的一座铜矿在山的那一边。南面高山与村后、村北小山连成一线,趋环绕之势。田广洞村前面是田洞,村子正对山口,山口南北相向蜿蜒的山脉,像两龙戏耍,在天际边缘与村子后面的绵绵群山相接,田广洞是群山环抱的宝贝,也是两龙玩耍的一颗明珠。
穿过金灿灿的稻浪,走近田广洞村,村子外围一堵一米多高的女儿墙,实是村子的城墙,先辈们把村子作为一个要塞修建。城墙边一条村前青石板古道,向北到道州,向南到永明。绕村各个不同方位,村里人建了六座门楼,每个门楼是一族或一姓。村里各姓(族)的人进入自己家里必须经过自家的门楼。村子按“井”字形布局,两条纵巷道,十多条横巷道,门楼建在巷道口,晚上用铁锁锁上,人可以进出,牛出不来,偷牛的人无法把牛偷走。全村有陈、郑、义、范、郭5姓,共500多户,2000多人,以陈姓最多,占田广洞村绝大多数,约1800多人,田广洞村以种田为主。现在村里小学一至四年级的小学生有200多人。本村人交谈说土话,与江永普美村的土话相同,跟外来人交往则说道县官话。
从村子的主门楼进去,一个功德亭楼,亭楼的墙上记挂着村子的荣禄。村里人说,原先这儿有四块进士匾,后来弄丢了。过亭楼,从左边的青石板巷道进去,一座座明清时期的房屋迭落交错,巷道深处,几幢明代红砖两层房屋,毫无走样完好地矗立着,屋内依然住着许多人。保存得最好也最完整的是一栋清朝时期的“历山世泽”居宅。这幢屋三面临巷道,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房子坐东朝西,二进二楼。南边巷道边建有一个瞭望哨楼,哨楼上部已毁,在原基脚上建成住屋。整幢房子的外墙保存得非常完整,大面积的清水墙,纯一色的青砖白墙缝,发出淡淡的蓝色亮光。村里的老人说,这墙砖用的泥先用水冲洗过滤,然后用沉淀下来的泥浆做成砖,叫澄浆砖,这种砖非常坚固,且也很光滑洁亮。砖缝是用糯米汁与石灰澄浆混合成的浆勾缝,这种浆非常有粘合力,也很白。是啊,我们古人在建筑上的聪明才智又何只这些呢!从巷道进去要入两道门才到堂屋前的天井,天井有二十平米宽,几块两米多宽的大麻石铺墁的地面,那麻石如今同新建的一样洁白明亮。在宅屋西面,巷道和天井的左边,是十一二米高的防火墙,右边的堂屋不设门,用一木板照壁遮挡视线。房屋正屋二进,北面有一排厢房,是光绪年间修建的一个家庭私塾,有先生的住室、学生的书屋。私塾房在巷道开一个小门,先生可自由出入。二进正屋之间有一个比进宅子的天井小一点的天井,天井内放置一座用青石雕成的鱼池,池子下部雕成弥须座的形状,池中堆叠一座假山,这个石雕鱼池可是我在永州村落里见到的最大的鱼池了。屋后面一个花园,现在成了种蔬菜的地了。这栋屋一共有32间48个门槛。除这栋房子,还有上下二进“春华秋实”等宅子,保存得也较完整,房屋门窗镂空雕花,表现出了永州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现全村保存了7栋明代的房子,200多座清朝的房屋建筑。
沿主门楼进去的主巷道一直走到村子中心靠后的地方,是村里陈姓最早也是较完整的一座祠堂。祠堂并不大,青砖的地面有些坑坑洼洼,白色的两面墙壁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这四个字与上甘棠、零陵东门亭子石刻“忠孝廉节”四个字一样大,字体也相近。祠堂柱础石雕莲花柱座,柱梁花纹雀替,老人说这祠堂是村里建筑年代最久的一座,明朝建成,从建筑制式上看确实是明朝的房屋。从祠堂出来沿巷道向北七拐八弯便到村子北面的外围,一口十多亩宽的大水塘,塘沿上一排古民居。村后进出口处有一古水井,井边有一个道光十年雕凿的洗衣石盆、洗菜石盆,以及洗衣石台,村里的人仍然在盆里洗衣洗菜,这些古石具用品仍然造福于后人。
村北的水塘里有一块一米多高的石碑,清朝道光戊申年(公元1838年)冬月陈姓后裔所立,撰文者是贵州某处提刑按察司蒋义善,石碑刻记着这个村子陈姓的祖先在这里安家娶妻及后代繁衍的大致情况。从碑记中知,田广洞原叫填光洞,陈氏于元末明初移居填光洞的禄弥坊(即今老屋地址),陆续建了禄尔宅、新宅、龙头宅等宅屋。村子另一处一块陈振基撰刻的《修砌禄弥坊门庭记》的石碑,也记录了陈氏移居田广洞的情况,其碑文如下:
“昔舜迁负夏,周公营洛,卫武徙楚邱,莫不相阴阳,正其方向,讲求门庭,期尽美善。盖门庭之出入,风化攸关,纲常所系,非直为观美也。我祖自青州徙于舂陵,卜居龙容宅,厥有历年。继仁寿公由龙容迁居禄弥,建斯门庭,吾龙正坊、龙景坊、龙头坊皆由斯移居,亦可谓尽美矣。然而未砌石,只垫土砖,游此者目为老屋陋门。斯岁丁巳,房叔侄谋修砌之,爰捐资卜日,命匠鸠工;门庭踩石,概为拆故换新,历日月而告竣,尽善尽美,驷马高车,从兹可容焉!道尧等问记于余,余不能文,谨泐此,以兹来者。”
据说陈氏祖先原居住在道州东阳观,一天放养鸭子来到这里,看见这儿平坦,土地肥沃,就把三弟兄一起搬到这里来了,逐渐开荒种田,田广洞成了道州有名的富庶之地。村里大量高层古民居,说明了田广洞在明清时期的富裕。人们坚持着“耕读为本”的生活信念,他们除了种田,就是送小孩读书,走仕途之路,陈姓出了四位进士,村里人的道德理念是“忠孝廉节”。《陈氏族谱》中载《族规》第一条:“国课务宜早完”;“桐茶松杉果树,务宜严禁不时砍伐,以裕财源”;“务宜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依法称呼”;“族内沟渠巷道每月宜开通扫除清洁以重卫生”;“严禁辱骂斗殴重人格,如违殴则罚……”正因为重视读书,又有族规的严格要求,陈氏考取了那么多进士,外地做官的也多,清朝时陈仁安任陕西商州判官,陈万臣于河南开封府任职。
田广洞村不仅历史久远,保存大量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更让人称奇的是后山下的鬼崽人——石人像。
沿村后弯曲小山路走过低矮山峦,再走几丘田埂路,来到离村大约三里左右的铜山岭山脚下。一片繁密的树林,高大的常青树遮住了天空,树上小鸟与蝉叫个不停,树下堆积几寸厚的树叶,踩上去软绵绵的。树林山坡下一口泉水井,水汩汩地从山脚下水塘里不时冒出水泡,没有水泡时,用手拍几掌,或喊几声,水泡又冒出来了,人们说这泉是“喊泉”。泉水有几架水车那么大的水,水终年不断,流成一条小溪,流向田广洞,这泉水也是几千亩田广洞的主要水源,人们把这口井叫鬼崽井,泉井岸边树林里有许多鬼崽崽——石人像。树林的边缘原有一座水源庙,先前庙里有和尚住持。每到天大旱时,附近村子的人都到水源庙来求雨,说是一求就灵。平常由和尚主持烧香,村里提供庙田,收取租粮维持庙的香火,村里信男信女也供给一些香火钱。《陈氏族谱》把这一带作为先祖遗业要后人继承下来,在树林里立了两块石碑。一块是清朝光绪二十九年立陈振先撰写的《田广洞栎头水源坛神记》碑,其碑文如下:
“惟天地有奇气,故有奇水奇事,而土石亦间而显其奇。田广洞之水源,名栎头。林荫翳蔽天日,夏坐之可以避暑。有奇石自土中出,俱类人形,高者不满三尺,小者若在数寸,千形万状,不可胜记。或曰:此阴兵也。夜从山下经过,闻鸡鸣而化石。故有全身者,有半身者,有只露其首者,而最奇者在树上。余始见而叹数之奇焉。倘鸡不鸣而将堂之阵之旗,必建奇功可见,何致抑困若此然。相传能固福人生死人出云将雨。利济乎人,故至今香火盛甚,则数总奇而未奇,而转喜其遇之奇。而思人生于世,有奇节而后可以表现,有奇文而后可以立名。有奇行始能警世而骇俗,苟碌无奇,直土石不如耳。余素不爱奇,每闻人言奇辄心非之,故一生无奇节奇文奇行,因无奇遇。今观此石,叹为神奇。宜其享此邦之血食。然后而知人苟欲名于世,不可大奇也。”
另一碑刻为:“余徐告诸友:斯洞田亩灌溉此水即元次山谓乳松膏。尝灌田好,每旱魃时,村人祷告于此,即雨赐时。若容岁先。光绪壬寅年敬献,信士陈天兆。”
水源庙在“文革”中被毁了,只留下一些房屋基脚的石块。树林里的石人像有些保存了下来。这里的石人像与新疆沙漠、内蒙古草原的石人像不同。人物多样,人像造型多样,服饰多样,石像的大小多样,放置的位置多样,真是“千形万状”。村支书介绍说,他小时候放牛到这里时,看见许多石人像有的挂在树上,有的放在树杈上,有的全人形露在地面上,有的一半在土里一半在地面上,有的露出一个人头,有的只露出一个头顶;有骑马当官的,有穿盔甲为士兵的;还有羊、驴、象等石像。树林的碑文中记载石人像的大致情况。石人像都是平面石雕,据专家考证说,这些石人像是不同时期雕刻成的,最早的石雕推测是在二千多年前;从石人的服饰上分析,也有是唐朝的石像。从骑马穿盔甲和佩带兵器的形状上看,这是一支部队石像。石像不是很大,小的只有几寸,一手随便可以提起,像一件小玩具;大的石像也不过三尺高,两三人就可以抬得动。不仅地面有石像,地下也有,只挖下去一米多深,地底下散埋着许多,因为怕被毁坏,现不敢挖出来,地下究竟有多少得待专家考古论证。可惜的是在灭“四旧”期间,地面上石人像毁了许多,或把石像的脑袋敲了,或把手打断了。现地面上的石像大多是残缺不全了。
石人像出现在什么时候,为什么是战士的形状?村里有传说:原来有一支神兵天将部队被派到广西去打仗,一位姓欧的将领打头阵,已经走过树林,到广西了,要求后面的部队必须在鸡叫天亮之前走出这片树林到达广西。他们走进树林后,因树林太宽太茂密了,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还没走出树林,也不知是否天亮,离广西还有多远,这时正好看到山上一位采蘑菇的人,就问:“大嫂,这儿离广西还有多远?”那人听叫她大嫂,心里一肚子不高兴,心想,我哪有那么老了,就说广西离这儿远得很,马上就要天亮了,你们今天走不到广西了,并学鸡叫了起来,这人一学鸡叫,周围的鸡都跟着叫了起来。这支部队一听鸡叫了起来,赶紧驻扎下来,刚一停下来,鸡真的叫了,他们连忙遁进土里,来不及的露在外面,有的是半截在土里。因为他们贻误了战机,天神把他们变成了石人,永远也不能走了。原来那位大嫂正是年轻的观音菩萨,其实他们已经离广西很近,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到广西境地了。当然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是我们也可从传说中隐约透出一些历史真实。二千多年前,秦始皇为统一中国,派王翦修通了道州到广西的峤道,中原军是否是从此出发征服百越?这里的石像、传说也许与这件历史事实有关?所以石人像是军队人物的形状,人们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不愿打仗、反抗涂炭民生的愿望。这儿离“道州—广西”峤道很近,到广西没多远,树林边的水井是整个田广洞的生命泉,立碑严禁人们砍伐这里的树林,严禁在水源处杀鸡宰鸭,保护水源;村人在这里修了庙,用来祈雨,或是人们为表求雨的虔诚雕了石像,希望得到神灵的保佑。庙成为和尚道士的挂褡处,或是和尚们为了庙神灵显,又逐渐增刻了一些石像,当然这也只是作者的一个推测,这个神奇的谜有待人们去揭开。
皇命诰谕——南塘尾
胡功田张官妹
从道县县城乘车往南到蚣坝、四马桥镇,离县城大约十多里的县级公路边,一条往东向去的村路,沿村级公路旁的茶树林走六七里,在一个山坡上就可望见南塘尾村。站在山坡上看,村子四周是一些山峦,把南塘尾村围成一个小盆地。村前的盆地(田洞)不大,养育这个村的人绰绰有余了。崭新的白瓷砖高楼连成一片,外观上,这是一个农家新村。只是在新楼的遮掩处,隐隐约约地现出一些马头墙、黛瓦,你才觉得高楼后面有古民居。
汽车可以开进村内,新修的村门楼高大气派,新门楼的左边是南塘尾村的旧影壁。影壁修在黄氏祠堂前,影壁挡住了西边田洞的视线,影壁与祠堂之间一个坪地,坪子用河卵石与石块铺成。祠堂三进,中立四柱为三间,这在南方的大氏族村落来说,显得有点小巧了。
转过村前的新楼,是村里的古民居。村子坐东朝西,村子南面一个池塘,大约150平米左右。古村的布局是“二”字形,两条纵巷道,沿巷道建成一栋一栋的居屋,每一栋房子之间有一条小道相隔,每栋房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从巷道进入房屋天井,天井前是风火墙,混水墙上绘有彩画。上方写“兰芷升庭”大字,下方是画,最底部画的是弥须座图案,弥须座用灰石雕塑成,叫灰塑。在弥须座上画的一幅幅画,是“八仙过海”一类传说故事。天井的地面用一整块青石铺成,大约长4米宽1.5米;堂屋无门,木板墙壁,地面是15厘米左右的四方青砖铺墁。堂柱的石础方形,上下两层。堂屋后一木板墙壁与正堂隔成一个安置楼梯的过道,道县人叫道屋,道屋里面的楼梯可以上套房上的楼房。房子建造工艺精良,梁柱下的雀替、窗子上的雕花都非常精细。
村内的巷道较窄,整齐的石板路上面铺了水泥。沿巷道一路走到村子最后边,两个巷道是一道后墙,村后巷道没有出口,一堵高大的风火墙把两巷道内的房屋都围在风火墙内。墙高15米左右,重瓦相叠,外墙檐上有对称的花纹图案,色彩鲜艳。特别是那种蓝色,经常受到日晒雨淋,几百年过去了,色泽依然没褪,非常亮丽,如新画上的一样。风火墙后是一个高山坡,由于墙高,盗贼也进不了村内,大山坡上一棵古樟,年代已久远了。有家古民居房里有一个直径为一米多的大水缸,中间可以放置假山,清朝时期的黄氏祖辈从湘潭买回来的,村里人说,日本鬼子想拿走,拿不动,就把它打破了。
南塘尾村现有二三百人。解放后,村里到外地工作的人较多,另外,从这里搬出去建房的也多,所以村内的人口不多了。这村都是黄姓,没有杂姓。据族谱记载,黄氏的祖先黄元悌来自山东青州,五代时任总管将军镇守湖南舂陵,终于官邸,遂家于宁远。明洪武二十年,黄继生奉本州签充礼房吏役不便生事,移居道县水南政平坊,后有一支搬至城街,万历年间黄应为搬到南塘尾,南塘尾村以他为开山祖先。
黄应为与海瑞同科进士,两人私交很好,海瑞罢官后,他也辞职还乡。回原藉后,为免世事纷扰,迁居乡下,从此他的后裔在南塘尾繁衍起来,而他的子孙们却又不断地出去做官。现在村子里作为传世之宝保存下来的有海瑞为黄应为题的字“应为先生涌白波”,何绍基题写的对联只有一联了,“香初已从月晚尤明”。
最为珍贵的是明万历年间神宗皇帝给黄应为的任命状,任命状是绢布做的长幅,黄绿两种基本色,墨写的字。黄应为三次为官的职务在条幅上都有记载,盖三个红印,有“新诰之宝”之字;有一个半边印,写“於字七号”。除此珍贵文物,还有一个黄应为上朝的象牙板朝笏,已成金黄色。村子的人说若有谁肚子痛治不好了,用朝笏磨水喝,喝下去就不痛了,准灵验。可能是心理作用吧,祖先的朝笏真有那么灵吗?还是象牙粉真能治病?明朝的朝笏在民间保存下来应是难得了,但愿村里的人能长久保存下去,不要磨粉了,否则就没有了。
皇命书上有黄应为几任官职的记录:初任广东肇庆府四会县知县;二任江西赣州府雩都县知县;三任今职。在《黄氏族谱》中皇帝诰命文记载了一些数字,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
榜眼故里——大莲塘
何常胜
听何家壬老先生介绍,乐福堂乡大莲村曾出了个“榜眼”——即进士一甲第二名。我为之一惊,以前只是听说道县历史上出了一个“状元”——吴必达,一个“探花”——何凌汉,还从没有听说有一个“榜眼”。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科举制度以来,进士一甲前三,道县岂不各有得主?
2011年11月12日,立冬刚过,天高气爽。带着这份好奇与敬仰,我与何忠军、蒋芬、周凤连,利用星期六休息时间,一同驱车前往“榜眼”村——大莲塘,拜谒先人遗风。
据《湖南省道县地名录》记载,大莲塘村前有大塘,常以植莲,夏日莲花绽开,故取名大莲塘。
大莲塘村距县城大概三十公里左右,约半个小时的车程,村庄紧邻公路,交通十分便捷。该村共七个村民小组1500人左右。走近村庄,面前是一马平川的稻田,一条小溪迤逦而过,好一个“小天府之国”。进入村中,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程忠顺早已在村支书何长相家中等候我们了。原供销社干部、回村任会计的年轻人何少锋带着我们去考察“榜眼”的有关实物记载。
首先,我们来到村门楼和大厅屋。果然是个好地方,门楼前有一口大塘,水面约有50多亩,常年有水,冬夏不干。有一年,用七八架水车连续抽了一个月都没有抽干。村里的人说,大塘可能与一条阴河相连。据镶在门楼墙内的石碑上刻的“重修门厅序”记载:“……何氏一族多杰男子……于戏名田发迹以来,夺锦龙门者有人,蜚声翰苑者有人,洵哉,道邵名家进贤巨族也……太史公曰:其积德厚者其流光。韩文公云:根之茂者其实遂由。二人之言观之吾知。何氏之族其将来之呦呦鹿鸣,扬声金阙;振振麟趾,接武玉堂。所谓为之前为之后者正绵绵未有艾也……”这是道光二十七年重修的门厅。通过门厅望过去,原大厅屋因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现由村民集资48万元重修。在正面的墙上,我们赫然看到有一块石碑镶在墙的正上方,上书“榜眼”两个遒劲有力的正楷大字,两边分别是“治平四年”、“何询直立”的落款。通过村里人的介绍,并经翻阅史册《湖南通志》考证,何询直于北宋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中进士,名列一甲第二,官至太常博士,有关他的情况,历史记载很少。也许正如当地民间所说的,他才高八斗却又淡薄名利吧。
之后,我们又来到村郊参观古凉亭、古石桥。凉亭是由六根四四方方的石柱子支撑的,每根石柱上都刻满了文字,因年代久远已被风雨剥蚀,字迹模糊而难以辨认了,其中有处“都管会首”记载:“重建皋陶桥……始建于宋……”由此可知,凉亭旁边的这座古石桥叫皋陶桥。据说,这里过去是桥头、乐福堂通往寿雁、县城的必经之地,村里当时还有店铺,现在村东边有个地名叫“铺上”,“铺”者,店铺也。可以想象,在宋代以来,这里曾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商贾云集,驿道繁忙。
吃完中餐后,村长何发启带领我们去5公里外的汪家村附近考察何氏始祖安葬息身之地。接近目的地时,远望过去,一块雄伟的墓碑仰然耸立,墓群后面群山逶迤,两侧高峰突起,像是两员守卫大将;前方沃野千顷,洑水河扬波东去,再前方是“五女拜寿”——五座山峰面向何氏墓群低头磕拜,真是好一派江南秀色,好一块风水宝地,好一个美丽传奇!听村长讲,先前每到晚上,两边的山上有像煤油灯似的灯盏照着墓群,似乎是守灵的长明灯。走近墓群,一块高约三米左右的墓碑极为雄伟,上刻“始祖光禄大夫何公守礼之墓”。后方四面都有石碑,携刻着何氏来道县的渊源以及何氏一族的名人贤士。最右边有一块石碑,是2004年清明时立的,碑文是由现任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氏第五十代孙何德久撰写,其详细记载了何姓的来源及何氏家族的变迁,两旁是一幅对联:“祖德流芳泽及桑梓,后昆兢秀蔚起人文”。
从碑文以及查阅有关资料,我们可以判断:道县何氏始祖何守礼是南北朝时来道州定居的,本人是隋朝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大夫”,其后裔人才辈出,历朝历代皆有进士及第,尤其是宋代以来,学风沛然,蟾宫折桂者源源不断、绵绵不绝。何嗣全考中进士后,其曾孙何谊直、何友直、何询直(榜眼)均高中进士,其中何询直、何友直乃同榜进士。兄弟三进士,爷孙四进士,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耕读世家——杨柳塘
冯正春何常胜
审章塘瑶族乡的杨柳塘村是一个很大的村庄,现有人口近3000人,清一色的蒋姓人家,分向荣、松柳两个行政村。村后,玉屏山高耸,怪石突兀,树木茂盛;村中,高大的古树点缀其间,绿意盎然;村前,田野广漠,溪流潺潺,土地肥沃。好一个古老而美丽的村庄。
村中巷道交错,石板路纵横。这些古老的石板路,由一块块宽大的长方形青石板铺成,每一块石板约一平方左右,煞是整齐平坦、光滑美观。门楼前面,一座石板古桥与村外相连。这座桥全长13.6米,由八块宽1.25米、长3.4米的巨大石板架设而成;中间有三个桥墩,由两个规则的、厚厚的矩形青石编组而成,桥墩大部分被淤泥掩埋,只露出一小部分;墩与墩之间,架设两块巨石。水沟已被淤塞改道,但轮廓依然。水沟北岸,一只古朴、形象生动的石狮站立在一块长方形的石块之上,仔细端详,原来狮子与基座相连,是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古老的石板路连接着村中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代的古民居,彰显了历史的厚重。
穿过门楼,就是蒋氏宗祠。宗祠门前的坪子上,两组2米多高的旗杆石赫然耸立左右,就像两位高大的卫士,为在大厅屋开展的大小活动、宴会保驾护航。左边的旗杆石上刻有“恩明经进士蒋献廷”,右边的旗杆石刻着“大清光绪六年庚辰”几个大字。蒋献廷,是学名,在家叫蒋振绂,号萱如,嘉庆二十五(1820)年生,光绪十二(1886)年过世,享年66岁。他娶审章塘乡茶园欧氏为妻。欧氏,闺名叫展金,与他同年生。他们夫妻生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如琅,小的叫如璜。如璜自幼好学,为痒生。清朝光绪五年,蒋献廷荣录乙卯科恩明经进士,第二年立旗杆石纪念。唐代的明经进士是正式进士,和清朝的不一样;清代贡生,别称“明经”。“恩进士”是恩科进士,皇帝加恩多考一次开科取士。连续考十五场不中且年龄在60岁以下(含60岁)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从时间推算,蒋献廷60岁才中进士。据《蒋氏族谱》载,蒋献廷,文笔很好,曾为《蒋氏族谱》作序,是族谱的“采稿编次”;候选儒学正堂;他还写了很多碑文。从蒋献廷“恩进士”的时间可以看出他学习的勤奋、意志的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60岁终于中了进士。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杨柳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据《蒋氏族谱》记载,“乙丑进士”“嗣孙敏修”在“大宋元祐二年”为《蒋氏族谱》作序:东汉“平都侯入舂陵遂为蒋居乡……”“正德二年丁卯季春吉辰嗣孙永坤再识”,为《蒋氏族谱》作序:“我蒋氏自前五十二代祖平都侯肇入蕃衍后以族大人繁各有分徒八十七代祖居简公派承江华沸石一脉……传六世扶逊公徒居老屋地越数迁徒玉屏山下名曰杨柳塘今又传五世矣……”“嗣孙永坤”在“正德二年丁卯季春吉辰”为《蒋氏族谱》作《序》的时间,应该是明朝武宗皇帝朱厚燳在位的“正德”年间。明朝武宗皇帝朱厚燳公元1505年即位,“正德二年丁卯季春吉辰”就是公元1506年的清明前后作的序。“传六世扶逊公徒居老屋地越数迁徒玉屏山下名曰杨柳塘今又传五世矣……”中的“今又传五世矣”,也就是说,到公元1506年、明朝开国的第138年的清明前后,扶逊公在玉屏山下的杨柳塘又已经繁衍了五代人。按照每一代20年这个时间向上推算,扶逊公迁徙到杨柳塘的时间,应该是公元1406年左右,也就是明永乐四年左右就有了杨柳塘这个村庄了,有了大约600多年的历史。
杨柳塘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其先祖一直奉行读书明理、耕读传家为族风家训。从《蒋氏族谱》上可以了解,明清期间,全村共有贡生、痒生、国学、太学生、稟生、增生、监生、优生、武生等120人,有进士1人;有奉直大夫2人,军功六品5人,登仕郎1人,恩荣17人。六品武官约是千总,守备级别。登仕郎,文散官名。唐始置,为文官第二十七阶,正九品下。宋正九品。徽宗崇宁二年(1103)用以代知录事参军、知县令,政和六年(1116)改为修职郎,为文官第三十六阶。金正九品上。元升为正八品,掌管宗卷、钱谷的属吏。《元史·百官志一》:“照磨一员正八品,掌磨勘左右钱谷出纳缮料例,凡数计文牍簿籍之事。”明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正九品概授登仕郎。恩荣,历代皇帝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包括各种敕书、诰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光宗耀祖。
“皇清貤封奉政大夫显考蒋公讳振籍号顕文老府君之神道碑”中的蒋振籍,官至奉政大夫,确实难得。奉政大夫,文散官名。金始置,正六品上,元升为正五品。明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清正五品概授奉政大夫。唐代的官阶品轶制度非常复杂,除在任的职事官之外,还有散官、勋官、爵官的说法,散官又分文散官与武散官。“散官”相当于现在解决“待遇”的干部。清朝的“正五品”,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碑的主人蒋振籍应是广西桂林府永宁州知州,兼任副知府,曾经担任过太平府崇善县养利州、左州等地的地方官员的正职;友□、友策、友莲等同为巡检。真是一家显赫。
民国末期,出了一个县长蒋贤甫,道县和平解放时起义。
杨柳塘也是一个文化厚重的地方。据供销社退休干部蒋良找介绍,1999年,他陪同县文化局局长到村子附近的南风坳的岩洞考察旅游资源,洞内奇石诡异,形态万千,传说神奇,宛若仙境,进出洞时长4个多小时。他将洞内情形向老人讲述,有知情者说,他们还未走到一半,洞内还有两道溪水,到第一道溪水时,才一半路程,可见岩洞的宽大与深长。
在村长等人的带领下,我们驱车来到一座石山下的衡云庙。传说,蒋氏九十五代先祖宗胜公外出乘船归来,有三根木头跟着他顺流而下,人停木止,船行木动,如是三天三夜。宗胜公备感惊奇,到达码头后,宗胜公对木而言:“我顺流而行,你们跟着我,不算,现在我上岸,逆水而行,如果你们还能跟着我,你们就是神木了,我就把你们雕刻成像,香火供奉。”话落,三木沉入水底不见。宗胜公见后也未多想,沿岸逆水而行。当要岔路回家时,他回头向河面一看,惊呆了:三根神木整齐地浮在他脚下的河面上。宗胜公又对神木说:“庙砌在哪好呢?”只听见神木说:“明天一早,你起床,看见哪儿有白云冒出,就是我们的安身之所。”于是宗胜公把神木带回。第二天一早,他四处观看,只见村对面的挂壁山下三缕白烟袅袅升起,如白龙飞腾,煞是好看。宗胜公赶紧赶到山下,见白云生处有一岩洞。于是,在岩洞口建庙,取名“衡云庙”;把三根神木雕刻成三尊神像,神坛供奉。村民早晚香火,顶礼朝拜,有求必应,非常灵验。宗胜公过世后,后人又把他雕刻成像,与三尊神像一并供奉。相传,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陷境,杨柳塘组建抗日自卫队,保家卫国,在与日寇交战时,宗胜公也曾督率阴兵助阵,漫山遍野都是喊杀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可惜,建国初,庙的房屋被拆;文革期间,庙中的所有物件被毁,只剩下两匹石马。这两匹石马也多次被盗,又多次被追回。据说,第一次盗石马者,刚把石马抬上车,车子发动不久熄火,再也打不着,盗贼下来推车,被压致死,盗马失败;第二次迷路,被擒;第三次虽然得手,但此案旋即被公安机关侦破,盗贼落入法网。2009年,蒋氏后裔集资重修,因资金短缺,到现今还未全部完工。
在杨柳塘村头的一个叫大塘的水库里,原来矗立着一块高3.9米、宽1.1米、厚0.35米的大石碑。石碑雕龙刻凤,图案精美。碑基是一个硕大的千年古龟。碑上刻着:“光绪乙未岁仲夏月谷旦”、“皇清貤封奉政大夫显考蒋公讳振籍号显文老府君之神道碑”、“孝男钦加同知府特授广西桂林府永宁州历任太平府崇善县养利、左州正堂如明”、“孝孙巡检友□、友策、友莲同立”等字样。据了解,道县境内,有如此高大、雕龙刻凤、以石龟为基的石碑为数不多,实属罕见。“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被推倒打断,一分为二,石龟的头部也被敲掉不见其踪,只见其身。真是太可惜了。
现存的《蒋氏族谱》修于民国十年,内容丰富,颇富文采,很有研究价值。像这样保存完好的族谱,还是很少见的,足见蒋氏人家对族谱和历史的珍视。
世外桃源——庄村
杨雄心
庄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据谢氏族谱记载:吾祖从江西迁来,落地老屋场……相传明代某年,风水先生路经此地时,村民热心招待,盛情之下,先生遂泄露天机,认为谢氏家族现聚落地址太高,不宜发展前程,应另选址鲁草塘立宅。立宅后千年兴旺,既发财又发人,荣华富贵,世代发达。在以谢氏家族先民为主的规划经营下,到清中期就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庄村海拔368米,位于紫金山脉九狮岭下,东、西为紫金山山脉环抱,村南为开阔稻田。因村庄坐落在一小型盆地中,秋冬季节高山挡住了北方的寒风,使村庄免受严寒侵袭;春季南风徐来,花木欣荣早苏;夏季因四周山上多杉木和松木,植被状况良好,更无酷热的感觉。
这里山势呈阶梯状上升。庄村的选址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及自然环境,村内街巷自由布局,不求网格的工整,村中有护村壕沟,大院旁渠,小家临水,九狮岭上清澈的天然泉水穿院过堂,形成了“家家有泉水,户户酿酒声”的诗情画意。这里是大山深处,宛如世外桃园。
由于村庄结合地形自由布局,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道路也随着建筑的布局而展开,这样就形成了整个村庄丰富多变的街景空间。村内有两条主要街道,均随着水渠的弯曲而行,空间因此变化多端,上山的街道逐级而上,引人入胜;下坡的小巷居高临下,趣味无穷。门前清渠,清新幽雅;屋后高山,景色迷人。
从古城道州去庄村游玩,沿省道323线西行26公里,到仙子脚镇,再向西北到桥头乡沿着过去道州府去零陵的古道行进上山,穿过上坝水库峡谷走到山的尽头,右边是洑水河上游,左边大山下已见一村庄和小石山,这村庄是庄村的一个自然村——下午石村,小石山叫虎岩,虎岩山不高,如翠屏矗立。林木蓊郁,风景优美,从山脚路过时,可见一石洞深邃,洞口内现存两方民国十年摩崖石刻。洞内石笋倒悬,千姿百态,不可名状。沿着虎岩旁用大青石板铺就的古道继续行进,前面就是庄村古民居建筑群了。庄村古民居建筑群瓦屋鳞次栉比,它与郁郁葱葱的大小虎岩山相映生辉,可谓处处入画,比比皆景。
庄村现有住户123户,686人。村民以谢姓为主,其中瑶族3户,21人。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杉木、松木为主。境内有铺满大青石板的古商道,全长达十五里。古商道两边为店铺。解放以前主要以经营南杂、酒、客栈为主。村民大多厚道古朴,勤俭修身,淡泊名利。村内现存小型木材加工厂2家,豆腐作坊1家,小型商店2家。村内有古井1口。现已很少使用,村民生活用水均来自紫金山接引的自来水。洑水源头贯穿稻田而过。村南有新修水泥道路通过。
庄村清代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未清初,建筑格局形成于清中期,属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计有清代廷院式建筑12栋(院),相对集中连片。村北、村中以清代建筑为主,村南为现代建筑。庄村清代建筑为砖木(石)建筑,外墙以尖山式和马头风火墙为特色,以独院和二进院为主,少量多进院,属南方井院特征。均为青砖清水墙为主,少量抹灰墙,有适度的门窗装修,主要流行一马三剑门窗,雕花圆窗多见,也有少量花鸟。早期以河卵石铺路或作地面,晚期改以青石铺路或作地面。
庄村古民居的平面结构一般都是大门进去后就是一个门厅,门厅的前面就是天井,天井的前面就是堂屋,如果有三进的话,堂屋的后面又是天井,天井后面又是堂屋。不论是两进还是三进,天井的两边是厢房,堂屋的两边是正房,厢房和堂屋之间均有过道。有的院落在进大门左侧厢房和堂屋的过道另开有门,设置偏厦,一样有天井、堂屋,只是没有厢房和正房之分,主要供管家、长工居住,也有的用来圈养牲畜、存放粮食,或者是用作厨房、火塘之类的。
庄村古民居的构架采用的是南方民居建筑中常用的“穿斗式”构架形式。所谓“穿斗式”,即柱子直接支撑檩子,没有大梁,只有枋,枋穿过柱子,所以叫“穿枋”。枋上承载瓜柱,瓜柱也和柱子一样直接承载檩子,檩子之上是椽子。一般是正房或厢房共有四榀构架,随着房屋进深不同,构架有五架、七架等不同的规格。
堂屋是祭祀祖宗和家族内举行婚礼、丧葬等各种仪式的场所。是中国古代民居中最重要的部位。它处在民居中的中心位置,家族内一切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同时也作为待客和日常起居空间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庄村古民居堂屋的非日常功能,尤其是作为祭祀祖宗的仪式空间的功能正在渐渐退化、淡薄,今天家族内祭祀祖宗的情况逐渐减少。真正在家里举行祭祀祖宗的仪式往往只是春节、清明节的时候举行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例如烧柱香、烧钱纸、贡牲酒之类。而作为祖宗象征的神龛、神位则已经变得相当简单,多数时候做点简单的装饰,龛中一幅红纸粘贴的天地君亲师神位,再配上一幅对联,有时祭祖神龛则变成了供佛的地方。
庄村古民居在建筑艺术上很有特色,道县的地方传统建筑在造型和装饰上本来就充满着神秘的浪漫的气氛,而在庄村尤为明显。
山墙的装饰浪漫舒展,轻巧华丽。庄村古民居外表常见的是石砌的勒脚,青砖到顶的墙面,屋面盖小青瓦。墙面2米高处开长方形小窗,便于对外观察,防御、攻击外敌入侵。外墙到顶的封火墙造型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一种是弓形山墙,这是一种最为奇特的造型(俗称“猫弓背”);另一种是尖山式风火墙,它的翼角虽然起翘又尖又高,但是却显得十分舒展自然,在翼角墙体局部还用艺术的手法装饰出精美的图案。这是庄村古民居外墙最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
古人相当讲究风水,大门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因此,古人砌门楼时,大门口都要凹进一点,称之为“吞口”,有“进财”的意思,形成为固定的规格。有少数住宅由于受地形限制,进深不够,甚至连大门口的“吞口”也不做了。门楼同样也是庄村古民居的装饰重点,因而大门的门罩和门坎石、门墩石做工都相当精致,如木构架门罩造型生动,细部丰富,它与整个民居简朴的立面对比鲜明,重点突出。门坎石、门墩石一般都雕刻有龙、凤、狮子等工艺精彩、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耐人寻味。
无论是任何一个院落,面对天井的一面,多为二至三组六扇雕饰精美的槅扇门,它是庄村古民居艺术的精华所在。但是受外来文物贩子收购和盗贼的偷窃,造成了木构件的丢失,影响了古民居的整体性和观赏性。我们只能从幸存下来的部分木雕刻构件观赏到它的风采。每扇木门槅扇的框料通常组成一大一小两个框,上部为大框,通常雕以简洁的线条及图案;下部小框是木雕装饰的重点,一般雕有栩栩如生的象征吉祥的鸟禽动物、四季花卉、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庄村许多老屋常有天井,有些大屋中还不止一个天井,天井越多表明该家庭越富有。有点艺术细胞的人家有时在天井的一周还设置雕花木围栏,同样让人赏心悦目,这在其他古民居村落中并不多见。
在水一方——水南
冯正春何常胜
水南,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她既在潇水之南,也在城池之南,与道州古城隔河相望,有浮桥与古城南门相连。这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全村2000多人,现有黄、何、周、郑、陈、罗、洪等姓。两条村主道在村中成十字交会,把全村分为东、南、西、北四条街道。
在民国以前,水南水陆交通便利,店铺林立,客商云集,是远近闻名的水上交通码头。宋代寇准被贬为道州刺史时,在此写下了“野水无人渡,孤舟今日横”的千古佳句。为方便过往客商,明代州官韩子祁以四十艘龙船架为浮桥,叫水南浮桥,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沿袭至今;1934年10月,红军长征通过浮桥,攻占道州城,为纪念红军这一光辉历史,现今这座浮桥就叫“红军渡”。水南村明代进士黄廷聘在水南码头建起一座玲珑精巧的凉亭,取名“观澜亭”,有“望宜山之瑞气,观潇水之波澜”之意,这是一座距离古城道州最近的凉亭。
水南盛产柑橘,当地人叫“滑皮橘子”,橙黄如金,甜中微酸,回味无穷,享誉全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村前屋后,橘树婆娑,绿意盎然。春来橘花点点,清香盈满村头;秋到果实累累,金色挂满枝头。元代集文学家、旅行家和美食家于一身的陶宗仪,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吃过水南的金橘之后,在《说郛》赞道:“金橘出营道者,为天下冠。”营道者,道州古名也。毛泽东同志长征过道州,正是金秋时节,赶上道州金橘成熟,他吃过道州金橘后,还不忘带上一个柑橘在身边,珍藏到遵义才与张闻天共享。
水南也是出人才的地方。一个村子,出了两个进士。一个是罗文翰,清道光乙巳年,考中进士。道光二十七年(1847)立旗以示纪念,也是为了给后人树立一个样板,激励努力学习。现今,旗帜早已成为过去,但竖旗杆的基石还在,“罗氏旗杆石”依然矗立在水南罗家,为族人引以自豪。据《水南罗氏族谱》记载,“五世叔祖考,罗文翰,字墨林,号西园,岁贡生。……生于乾隆乙巳年(1785)三月初三日,卒于道光丙午年(1846)九月十二日……享年六十有二……”罗文翰一生勤奋学习,努力追求功名,锲而不舍。他这种“不达目的死不休”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钦命翰林院编修提督湖南全省学政加三级纪录四次谢阶树”,在嘉庆二十五年,为当时“廪膳生”罗文翰的母亲张孺人六十大寿题“晋封褒德”匾牌。从这个匾牌的题写,可以看出当时的罗文翰是有一定声望的。“廪膳生”,即廪生。《明史·选举志一》:“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清史稿·选举志一》:“生员色目,曰廪膳生、增广生、附生。”“明府、州、县学生员最初每月都给廪膳,补助生活。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清沿其制,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者,方能取得廪名义。名额因州、县大小而异,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廪生须为应考的童生具结保证无身家不清及冒名顶替等弊。”可惜,罗文翰中进士后早逝,因而没有给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东西。更遗憾的是,另一个庚午科进士王缙升,也有“旗杆石”为证,但是哪个朝代的“庚午科进士”,没有明确;因标注建立时间的旗杆石被毁,也就无从考证朝代了。由于水南王氏已迁往他处居住,无从考证,从“王氏旗杆石”经历风雨侵蚀的程度看,应该比“罗氏旗杆石”要早。在此,希望大家珍爱文物,珍爱历史,历史是不可复制的。
道州古代石雕艺术
蒋勇顺何新优
道州石雕是道州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我们从雕刻方法、雕刻题材、雕刻种类等几方面不难“窥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雕刻方法
道州古代石雕艺术创作是古代“石匠”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和传承下来的,其技法有线雕、浮雕、透雕、圆雕等艺术表现形式。
1.线雕
线雕作为石雕工艺的一种常见技法,又称线刻。它分阴刻或阳刻,是道州石雕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狭义的线刻仅指用刀刃或锐器物在物体上刻划出线的痕迹,与传统绘画的“线描”相似,即以单纯的线条来表示物象。广义的线刻还包括间于线描与浅浮雕之间的浅刻,即宋《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减地平级”。从艺术效果上看,线刻是在平面上表现的雕刻艺术形式,主要依靠光影产生效果,以光代笔,没有雕刻中的立体空间问题,但强调凹凸感、层次感、肌理感,使石雕如同绘画作品。
道州石雕中线刻技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门槛石、转角石、门墩石、石柱和石栏上,更多表现祥云、水纹、花卉纹这类题材。
2.浮雕
浮雕又称突雕,在宋代称为剔雕或隐雕,艺术上也可叫半圆雕。浮雕是圆雕的基础,通常在原材料上根据图形进行凿铲,以逐层加深的形式表现凹凸纹样画面。常理讲,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以减少、变压的办法雕、刻、铲、凿对象,并运用安定与比例、统一与变化、透视与虚实、规律与秩序、对称与均衡、立体与空间等“程式美”法则来表现二点五维度空间,并供一面或两面或多面让受众观看。浮雕又可分为浅浮雕、高浮雕与深浮雕。浮雕的空间构成是立体形态的,但更兼顾一定空间平面形态,既可以表现单体物象,又可表现复合体物象(既依附于某物,也可以相对独立)。其艺术层次分明,工艺也不复杂,在道州石雕中最为常用民间“匠师”在雕凿过程中考虑到表现对象的功能、题材、创意、环境和光线的因素,选用浮雕空间的高低程度,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浅浮雕是凹凸感较低,各物体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线刻与绘画形式。浅浮雕总是以绘画形式的手法或图案形式来处理,而不主要靠实体性空间进行艺术效果营造,使其物体具有半立体空间的体积感或起伏感;高浮雕由于起伏位置较高,形体压缩程度小,起伏大,光影效果强烈,其造型构造更接近圆雕,其视觉冲击力强烈;深浮雕就是对石材进行深挖或铲、凿物象,凹陷程度较大,凹凸起伏大。在光影效果强烈时,视觉冲击力强烈,在光影效果较弱时,视觉冲击较弱。
道州浮雕表现形式运用广泛,也相当成熟。既运用在我们民间深宅大院的石柱、石门、抱鼓、门墩等石雕作品的装饰面,又表现在门楼、牌坊、墓碑的横枋、横额和装饰花板,还有些凉亭、古井、石桥的石板上也有浮雕工艺。
3.透雕
透雕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是在浮雕的基础上保留凹凸的物象部分,而在其后景部分进行挖空局部或整体的一种雕刻方式,也叫漏雕。这种透雕通常用于木雕,在石雕作品中保存下来的不多,常表现在石桥、凉亭、牌坊等仿制构造建筑中。这也是道州石雕、木雕姊妹雕刻艺术共通之处。
4.圆雕
圆雕属立体雕刻,它是具有长、宽、高(深、厚)的三维立体雕塑。它区别于线刻、浮雕、透雕的观赏位置、角度。圆雕通常可以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欣赏。圆雕在石雕作品中,它可以以独立形式存在,不依附任何场景、背景,也可以与其他场景或背景组合起来,让人们从物体的各个侧面、正面、背面、顶面等全方位欣赏。“匠人”要从上、下、顶、前、后、左、右进行雕凿,方能保证艺术作品的完整性。
二、题材内容
道州石雕的题材内容全面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可归纳为人物、五灵、动物、花卉、吉祥文字等各种可见和想象的题材内容。
(一)吉祥物图案。“吉祥”这两个字见于先秦战国时期《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宝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中国最早的吉祥动物有“五灵”:龙、凤、龟、麟、貔貅。
1.麒麟
在道州传说中被赋予了十分崇高的地位。麒麟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枝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被先民们视称为“仁兽”。中国人对麒麟的崇拜古已有之,因为先人相信它不仅能镇宅避邪,而且能赐人子嗣。麒麟与龙凤一样是先民创造出来的虚化动物。
2.龙
龙自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古时中国,头有双角的称为龙,单角的称蛟,无角的喻螭,古时的玉佩常有大小双龙,称母子螭。传说龙生九子,长子囚牛好音乐,次子睚眦好杀,三子嘲风好险,四子霸下好负重,五子狴犴好讼,六子蚩吻好吞,七子饕餮好食,八子金猊好烟火,九子蒲牢好鸣。龙九子之中,唯四子霸下好负重,其外型身似龟,头象龙,称碑座兽,有神灵大龟之称,民间多称为龙龟,传说当年女娲就用其四足撑起被撞塌的天空。因为龙龟好负重,寓意能为人遮挡灾煞减免祸害,有镇宅兴家的作用,福泽庇护生灵。在民间,龙称喻男子。龙已成为华人心中最尊贵的吉祥物代表之一,有神武、力量、卓越、掌财之象征。
3.凤凰
凤凰是“鸟中之王”,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吉祥鸟。十二生肖里,鸡的原型就是凤凰,凤原本是阳性的,又被称为太阳鸟,它也有从火里重生的特性,与西方不死鸟一样,故又叫火凤凰。几千年来,凤凰在人的心目中,一直被视为美丽、吉祥、善良、光明的象征。
4.龟
龟背的纹理宗密,中国人一直相信。龟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它是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同时,因龟的寿命极长,成了长寿的象征。自古以来,人们相信龟能带来祥瑞之气,龟已成为先行先知的灵物,摆放玉龟可以化阴补阳,调节室内阴阳平衡和天然磁场,能补运气旺财位,用玉龟镇宅则可平平安安,吉祥富贵。
5.貔貅
貔貅又名天禄、辟邪,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龙头、马身、麟脚,形似狮子,毛色灰白,会飞。貔貅凶猛威武,能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等。它是古代瑞兽之一,人们视貔貅为吉祥物。
(二)其他吉祥动物。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还有很多。如禽类中的仙鹤、喜鹊、鸳鸯、鸽子等;兽类中的瑞鹿、雄狮、猛虎、奔马、大象、灵猫等;鱼类中的鲤鱼、鲇鱼、比目鱼、鲢鱼、虾、螃蟹等;虫类中的蝴蝶、蜘蛛、蟾蜍等都是吉祥动物。以动物表示吉祥,可单体运用也可合体运用。如龟称“万年”,鹤称“千代”,龟鹤合一就构成了一幅“龟鹤齐齡”,象征延寿吉祥。
1.狮
狮子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以镇百兽。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院的建筑装饰。还多见于民间建筑装饰,如“狮子绣球”、“九世(狮)同堂”,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物品、门槛、拴马桩等。
2.鹿
鹿是受崇拜的动物,在古代是一种帝王的象征,同时,还被纳入神学的政治范畴之中。《宋书·符瑞志》云:“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后来,当人们崇拜神仙时,白鹿就被当作仙家的神畜。在民间,鹿还以长寿仙兽的形象出现,在多种场合用以表达祝寿、祈寿的意义。鹿与“禄”谐音,象征福气、奉禄。
3.牛
在上古时代就是走向祭坛成为祭祀活动不可缺少的神圣物。民间传说,的牛是来到人间帮助人类的天上神灵,其在田间默默耕耘,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象征奉献。道州瑶族同胞,每年的“盘王节”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椎牛以祭祀盘王。
4.马
马被认为是聪明、忠诚、勇敢、耐劳的动物,具有高贵、飘逸、优雅的气质。马在道州放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道州建有马神庙以祭祀天地。祭祀时常以白马,认为白马属阳,为天神所驱邪。
5.鱼
作为一种水生动物,鱼身上的鳞皮被珍视为吉祥、美丽的装饰,“鱼鳞锦”就是一种传统吉祥纹样。在湖南马王堆出土的汉墓帛画上的世界图象,也把人间大地放大在两条巨大的鱼之上。鱼又与“余”谐音,成为生活富足、美满的象征。
(三)吉祥文字。吉祥文字是表示美好的文字。比如禧、福、寿、富、康、事、龙、凤等字眼。吉祥数字,人们常说的“一、三、六、八、九、十、百、千、万”也有特别含义,如一路平安,二人和好,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仙过海等。
道州石雕艺术题材鲜活真实地反映了传统民俗文化、道德伦理和理想追求,是先民长期渴望平安、幸福生活的产物,真实地再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道州石雕种类
1.石门墩
门是建筑物上沟通内外的出入口。早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便有了象形的“门”字。门的构件包括门房、门框、门槛、门枕、门扇、门石、门楹等,绝大部分门扇为木质,石门枕、石门墩多半为石材。
门枕石为长方体,一般长为1.2米~1.8米,宽0.25~0.30米,厚为0.2米的长方形石块,两头有门墩石夹接。门墩石为近似立方体,高为0.3~0.4米,宽为0.3~0.4米,深为0.6~0.7米,整个形体如称砣形。门枕石、门墩石的外、内侧有不同的线雕、浮雕、透雕等各种寓意吉祥的神仙人物、珍禽异兽、四灵、生肖、花鸟虫鱼、几何纹样和教化吉祥文字内容。有的大院正门前还立有不同的圆雕作品,如石抱鼓、石虎、石狮等。常见的门墩石由基座、包袱角、主体、墩面组成。象抱鼓、石虎、石狮等圆雕作品,基座一般少做雕饰纹样或不做雕饰;门墩石外侧和里面也不做雕饰,用于连接墙体,包袱角上为三角形的角隅纹样,包袱中的主体部分雕刻有主人向往、追求的各种题材的饰物。墩面修角后洗面平整光滑,适于主人坐息。门枕石外单面精雕,刻有饰物图等。
2.柱础
中国古代建筑以梁柱为主要构筑形式,木柱结构是建筑中竖向荷载房、梁、顶的主要支点,木柱的柱基就是石柱墩。石墩子、木柱、斗拱或梁架之间主要起承重作用,其石柱形有方有圆,而起支力点作用的石柱墩也会随柱子变化而变化。石柱墩一部分埋入地下,地面部分有许多装饰元素,常雕刻成各种动物、花鸟虫鱼、四灵、几何纹等吉祥图装饰纹。道州是莲的故乡,道州石柱础多为莲花座。莲花有仰式、俯式,有单式、也有复式。宋《营造法式》对这一时期柱基的形制、功能、装饰作了详细的说明:造柱基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基方圆四尺之类。方一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速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
3.墙角石
墙角石是砌在墙体转角处的石质构件。有竖立砌的,也有水平砌的。墙角石有两个面在外,雕刻不多,一般则以浅浮雕的方式凿刻人物、花鸟虫鱼、动物、吉祥四灵瑞兽。也有刻“卍”字花纹的,寓“万字不到头”,幸福连绵的意思,还有的刻“泰山石敢当”驱邪文字。
4.石几
古深宅大院一般设有天井,天井的边上常有供主人、仆人放洗漱盆洗漱的石柱台。洗漱石柱台成为大院和府第建筑中实用又具有装饰性的石雕作品,石柱台与石柱墩相似而不一样,从形上看是相似的,但用途与内容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它高60~80厘米,直径20~30厘米,周身雕凿各种装饰物,台基有圆形、四方形不等。
5.太平缸
古代大院的天井边常放有一个巨大的石缸,缸内盛满水供洗涤、消防应急用,这种缸也称太平缸。除在家院中有石缸外,也有放在古代道路上凉亭中。道州古道以“五里一亭,十里一铺”为修筑模式。每个驿站的凉亭常设在有井泉的地方,如果没有井泉,就在凉亭中设有石缸,附近的好心人常担水入缸中,供行人饮用。石缸有用整石挖凿而成,也有用六块石板精雕细琢后组装而成,形状大小不一,花纹装饰内容丰富,现存的石缸较少,特别是凉亭中的石缸更是珍贵。
6.拴马桩
拴马桩是民间兴旺、发达、人杰的一种标志,同时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道州有拴马桩的古村落一定是这个村有学子考取进士、状元。拴马桩所用的石材多为青石,也有用沙石的,一般有高、中、低三类。高者近3米,中者约2米6左右,低者约2米。拴马桩一般分桩首、桩颈、桩身、桩基四部分。桩首是最精彩的部分,主要采用圆雕技法,雕刻有狮、猴、人物及其他动物;桩颈亦称台座,是承接桩首部分;桩身是拴马桩最主要的部分,上面雕刻有文字,无装饰;桩基是埋入地下的部分,为石原方料。拴马桩寓为“辈辈封侯”,寄托了主人希望自己家族能够祖祖辈辈封侯的美好愿望。
道州古代木雕艺术
蒋勇顺何新优
道州木雕随着道州历史的演变,一直在变中求变,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道州古代木雕的风格
道州木雕粗犷而细腻,简单中交织繁杂,抽象与具象相结合,采用线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平雕、透雕、镂空和圆雕等手法,风格粗犷朴实而不失华美。
二、道州古代木雕作品的题材与内容
道州古代木雕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纹、十二生肖、文字、博古图等。这些丰富精美的木雕作品大多分布在古代建筑门窗、梁架、檐柱、楹壁及隔壁木板上和结构之处,或在各色的家具物品上。
道州古代木雕表达的内容可以按以下分述:
1.吉祥“五灵”。道州古代木雕“五灵”与道州石雕“五灵”在题材内容、寓意等方面大致相同。
2.吉祥动物。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动物应有尽有:禽类中的仙鹤、喜鹊、鸳鸯、鸽子、鸡等,兽类中的瑞鹿、雄狮、猛虎、奔马、大象、灵猫、愚驴、肥猪、春牛、山羊等,鱼类中的龟、鲤鱼、鲇鱼、比目鱼、鲫鱼、螃蟹、虾等,虫类中的蝴蝶、蜘蛛、青蛙等。
3.吉祥植物。被人们赋予吉祥意义的植物,有花草、树木、果实。如槐、松、桃象征长寿,红豆、莲子象征思念,栗象征立子,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象征幸福,芙蓉象征荣华富贵,花瓶象征平安,牡丹象征富贵等。它们表示吉祥意义多以组合图案构成。如岁寒三友、四君子、天地长春就是用植物表示吉祥内容。岁寒三友即:松、竹、梅。四君子即:梅、兰、竹、菊。天地长春是用天竹、南瓜、长春花来寓意。还有杞菊延年、莲年有余、五谷丰登……
4.吉祥生肖。十二生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子(鼠):象征财富与财神,子孙延绵不绝,多子多孙。
丑(牛):象征财富,五谷丰登,青云得路,老有壮志。
寅(虎):象征德政,镇宅驱邪降煞。
卯(兔):象征太平,吉祥,长寿,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
辰(龙):象征神武,力量,卓越,掌财,有镇宅兴家,挡灾降煞。
已(蛇):喻财富。
午(马):喻贤才。
末(羊):象征吉祥。
申(猴):喻封侯。
酉(鸡):喻,大吉,德政,加官。
戌(狗):象征富裕祥和,六畜兴旺。
亥(猪):喻财富。
5.吉祥文字。内容往往与其他自然物象寓意谐音,如“福”,是古今人间最美好的字,幸福、福气、福运的意义,通常用蝙蝠矗立于海中岩石上,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如“禄”,常以鹿(六)的形象出现,象征财富。
6.吉祥云纹。传统吉祥云纹寄托着人类的美好向往,体现喜庆、乐观、吉祥的愿望。从各个时期看云纹变迁来看,大致有这样的历史变迁:远古起源—商周(云雷纹、卷云纹)—秦汉(卷云纹、羽状云纹)—魏晋南北朝(飘带纹)—隋唐(朵状云纹)—宋元(如意云纹)—明清(团云纹、叠云纹)。
道州古代刺绣艺术
唐忠勇
道州刺绣不仅是湘南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举世闻名的湘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道州古代几乎一成不变的“男耕女织”生活模式中,道州古代劳动妇女创作了大量的极富艺术价值的刺绣作品,其质地上乘,图案设计庄重严谨。
目前,道州古代刺绣作品存世量很少,且存世品中绝大部分为清、民国之物,元明时代的作品已寥寥无几,唐宋之品更是毁灭殆尽,其价值当数倍于黄金。因此,本文所简介的主要是清、民国时期的绣品。
在道州藏品中,有两件绣品,可以算是道州刺绣中比较精彩的作品。
《双凤纹绣绢衾被》——绣于红色绢上,主体图案由二只变形的凤凰组成,双凤成对称分布,互相盘绕成顾盼之姿,线条流畅活泼,产生变幻莫测的生动效果,四周分三个间区,分别绣以各种仙花瑞草相陪衬。绣线有绛红、鲜红、金黄、米黄、墨绿、苹果绿、蓝、紫等10多种颜色。由于配色错综复杂,该绣品虽历经200余年,但仍熠熠生辉,十分华美精致。
《八仙过海纹绣绢帐幕》——所绣八仙个个须眉浮动,栩栩如生;朵朵祥云在八仙身隙不停翻卷流动。八仙脚下,五色海水波光粼粼。画面中,云水纹对称工整显得恬静,而八仙却绣得风姿变换,极富动感。一动一静,搭配得恰到好处,似一幅古代大师的丹青力作。
据说,道州妇女在创作之前都要在绣料上用墨或朱砂绘出纹样,然后在朱红、深红、茜红、深棕、深黄、金黄、浅黄、天青、藏青、蓝黑、浅蓝、紫绿、黑、银灰、粉白、银白、棕灰,黑灰等20几种绣线中,选配出各种颜色的绣线进行刺绣,把各种花鸟、人物图案绣在葛布、棉布或丝绸上。正是由于用色上的精当和丰富多彩,使得这些艺术品虽经悠久岁月侵蚀,至今仍瑰丽奇伟,令人赏心悦目。
生活给予了道州妇女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同时道州妇女也为生活创造了精妙绝伦的美丽。从绣品品种看,既有日常穿戴,也有床上用品、室内饰品等种类。从刺绣技法上看,有平金、纳纱、挑花、补花、压边等技法,达到了平、光、匀、和、顺、密、紧的要求,针法灵活多变,施针风格豪放大度,真实感强。可以说,道州刺绣既具备鲁绣分量重、色块强的优点,又有京绣精细规整的特色,还兼具苏绣图案秀丽、色彩文静、绣工精细、针法活泼的特点,吸收了蜀绣水路分明、立体感强的高妙。其作品极富想象力,艺术语言极其丰富。因此,道州刺绣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园中的一朵奇葩,是道州古代妇女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道州古桥纵览
杨雄心
古桥,顾名思义是古代桥梁的简称。道县境内溪河较多,桥梁因而遍布全县各个乡村。据史志及碑刻记载道县有桥梁数百处,到解放初还有大木桥68座,石桥65座。历经风雨侵蚀,洪水冲刷,大部分古桥已倒塌或改建。如古城西门外右溪就有板子桥,过去从潇、濓二水大码头进城的农副产品都在这里交易,右溪连同板子桥都已变成如今的潇水北路。还有濓溪河上的云隆桥、文庙里的状元桥、周家坊的曾濂桥、营川门外的参驾桥、东门外左溪上的寿安桥、清塘镇楼田村的大富桥、公坝镇新铺村的蓝山桥、四马桥镇的四眼桥等,这些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或深埋地下,或多次改建,成为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一个符号。但在文物普查中,仍然发现大量古桥矗立在大小河流中,供行人过往、歇息。在道县的大地上,这些桥梁显得格外醒目,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道州古桥收录下限为公元1949年,即新中国成立。古桥的上限又如何考证呢?我们一是通过文献记载,如清《永州府志》、清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零陵地区交通志》、《道县志》等,进行检阅。文献记载可以追寻历史,但对桥梁记载还是略显不足,如清光绪三年《道州志》津梁篇只有二十九处处于交通要道的桥梁被收录。又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道县志》:“……全县民桥有数百处,多分布在5条河流上、中游地带。”二是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道州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历史上有“襟带两粤,屏蔽三湘”的重要战略位置,以及六进一岀(潇水河、泠水河、洑水河、濓溪河、永明河、泡水河)呈叶脉状分布,其他小河纵横其间。我们在2007年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对道县境内遗存的古代桥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道县现存的古代桥梁建造年代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宋代,目前发现的造桥碑刻最早只到清代。大量的造桥碑刻都在近几十年时间之内被挪作它用或遭到损毁,使我们在追溯桥梁建造历史时留下一大遗憾。道县古代桥梁,过去有磴步、浮桥、石梁桥、石拱桥、木便桥,再细分一下有石墩石梁桥、石柱石梁桥、石墩木梁桥、石拱风雨桥等结构形式。在普查过程中,我们通过走访、调查、考证,道县已发现的现存古桥有100余座。
道县现存古桥建造结构有无礅或有礅石梁桥。最奇特少见的,是采用木质结构中常用的卯榫结构仿木卯榫石梁桥。还有单孔、双孔、多孔结构的石拱桥,这一部分桥梁的构造为桥亭形式,即在桥的一端建造杉木抬梁式梁架榫卯结构、上盖小青瓦的凉亭。还有部分桥梁上建杉木抬梁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上盖小青瓦的廊亭风雨桥,目的都是为了方便过往行人遮风避雨、歇脚之用。古桥的桥台、桥墩、拱圈、水头石均用规格料石、条石砌筑,十分坚固,桥的两岸均用条石砌筑雁翅驳岸,以避暴涨的山洪水冲塌桥的两端,影响桥梁使用寿命。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古代桥梁调查工作还在继续进行当中,道州古代桥梁的建造历史、结构形式、文化内涵、遗存数量等都还有待进一步搜集、整理、研究。现将道县主要古桥介绍如下:
一、道州浮桥
浮桥可说是大型桥梁的先辈,在古代,浮桥是跨越较宽河流的唯一桥梁形式。清《道州志》记载,道县历史上有“永济浮桥,在斜皮渡,为永州大路,西北乡众水分流处……”“岑江浮桥,在岑江渡,为江华大路,行人络绎不绝……”另有新车浮桥,《长征》电视剧中中央红军长征过道州浮桥就在这里拍摄。以上三处浮桥现均不存在。
现存著名的浮桥有潇水济川浮桥,始建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清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记载:“济川桥,旧名大浮桥。在南门外,跨潇水上,南北四十余丈,铁链二条橫镇之。自宋嘉定中联方舟以为桥,明洪武间桥废,以舟渡。万历二十六年州守韩子祁革龙舟四十艘改浮桥,往来便之……”1929年,杨得任在其所著《道路全书》中说:我国古代浮桥“如……湖南道州之潇水,所架之舟桥,其最著也”。1934年11月,红军长征占领道道州城时,就是从这座浮桥上通过的。
二、道州石梁桥
在道州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中,石梁桥是保存最多的一种桥型,它遍布于各乡镇农村。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墩石梁桥,如桥头乡鱼田村的石梁桥,由一块长7米、宽1.2米、厚0.5米、重约20吨的石梁凌空飞架溪流之上,它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200余年过去了,这座石梁桥桥面光亮可鉴。另一种是有墩或多墩石梁桥。这两种类型的石梁桥较多。
【田广洞石仿木卯榫结构梁桥】始建年代不详,位于祥霖铺镇田广洞村西,永明河支流麦山洞溪流上,采用仿木卯榫结构石梁桥,共两处。一处位于该村去江永上江圩镇通村公路左2米一小溪流旁;另一处位于该桥左侧溯流而上400米一石山旁。两处石桥均未发现造桥石碑遗存,有村民说是“五谷桥”,并发现了“五谷桥碑记”石碑一方,可惜被当作洗衣台,字面磨蚀大半。位于村道旁的石桥桥面长8.4米,总长11米,共三块石板搭建,板长2.8米,厚0.3米,宽0.7米,距水面高0.6米,共3个桥墩,桥墩宽1.1米。位于小石山旁的石桥总长7米,三块石板搭建,板长2.35米,厚0.3米,宽0.65米,距水面高度0.7米,3个桥墩,墩宽1.3米。两处桥的桥墩构造为石仿木榫卯结构。
【长田石仿木榫卯结构梁桥】 位于寿雁镇长田村一小溪流上,该桥十分精致,长约三米,宽约1.5米,有三个桥墩,桥墩为石仿木榫卯结构,在榫头上还凿有长方形凹槽,嵌进宽不足0.3米、长1.5米的石护栏。石护栏现残存两块,桥面磨蚀,其建筑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
【下湖洞石粱桥】 始建年代不详。位于泡水河支流上,桥长14.35米,宽1.02米,墩高3.1米。该桥两端均砌筑了雁翅驳岸,两个桥墩分水尖到桥面上均安放有镇水兽,桥墩镇水兽现已残缺不全。
【狮子头村三板桥】 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为石墩石梁桥。石桥长14米,宽1米,墩高1.15米,板厚0.5米。两岸用料石砌雁翅驳岸,此桥因濂溪河支流改道,已经处在上下两块水田当中。
三、道州石拱桥
道州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中,石拱桥是保存比较多的一种桥型。部分质量较好的古代石拱桥被改造成为公路桥,如S323线上的龙江桥、杨家桥、高明桥等。
【皋陶桥】 始建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是道县目前发现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石拱桥,位于乐福堂乡大莲塘村,双孔石拱桥,桥高7米,长38米,宽6米。桥西岸建有凉亭一处,内有清代重修桥亭碑记。
【长田桥】 重修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位于寿雁镇长田村潇水一级支流洑水河上,桥为五孔石拱桥,长59米,高7.1米,宽5.5米。历史上,这座桥是道州古城连接永州府城的旱路要津。现桥面及上桥台阶均被现代水泥路覆盖,通行5吨以下车辆。该桥是道县现存最长的古石拱桥。
【十里桥】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桥在寿雁镇阳家铺村东,位于古城道州城西十里,故名。桥为三大二小,五孔石拱桥,长37米,宽3.4米,高3.5米。
【龙江桥】 位于省道S323线道县到宁远主干道上,原为道(州)宁(远)路古驿道。此桥建造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原为单跨石拱桥,横跨潇水支流龙江河上。新中国成立后,此桥交通繁忙,不堪重负,多次加固。
【太平桥】 位于清塘镇陈熊村潇水一级支流濂溪河上。此桥建于二十世纪30年代,是当时西乡人捐资所建。桥墩、桥身、桥面、桥两岸护坡等全部用料石砌筑。桥栏原有26块“渡人渡己”、“折柳情长”、“功高千秋”之类的题字和“三气周瑜”、“黄河摆渡”、“污泥救主”、“柴桑吊孝”等历史故事浮雕,栏柱顶端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建筑物。
【普安桥】 始建年代不详,位于寿雁镇社下村中坪河中下游,为桥亭构造,南岸尚存4根凉亭柱石,为三孔石拱桥,桥长24米,宽2.9米,高3.9米。现桥栏、桥面镇水兽不复存在。
【杏仁桥】 始建于民国16年(公元1927年),桥成于民国20年(1931年)。该桥位于清塘镇幸福洞村潇水一级支流濂溪河上游,为五孔石拱桥,长53米,宽5.5米,高7米。
【大车坝洑水桥】 始建年代不详,位于桥头乡大车坝村潇水一级支流洑水河上,双孔石拱桥,桥长42米,宽6米,高7米。该桥西边驳岸可见虎头“南无阿弥陀佛”石碑,桥梁古朴典雅,两端台阶基本完好,桥面为石板铺就,桥东岸上游护坡旁尚有一小型石梁桥与其相伴,相映成趣。
【龙门桥】 始建年代不详,位于横岒瑶族乡泡水河支流龙门桥河口上。河以桥命名。该桥长19.5米,宽5米,高6米,拱厚0.75米,为单跨石拱桥。
【隆兴桥】 位于祥林铺镇小盘村永明河支流铜山岒河上。桥为单跨石拱桥,桥两端砌雁翅驳岸。
【东山梅亭桥】 位于道县白马渡镇东山村。此处桥为单拱石灰石料石砌筑,亭为杉木抬梁式梁架榫卯结构,上盖小青瓦。桥西有倡首者重修凉亭并路碑记,时间为光绪囗十九年。该桥亭惜于1998年山洪灾害损毁,现桥西仅存半亭一楹联,虽然仅残存半亭,但立柱上“怡坐客幽情静中论古,驻行人倦足忙里偷闲”的楹联,还让人能看出桥亭当年的风韵。
四、道州石拱风雨桥
【午田石拱风雨桥】 始建于宋淳祐年间(1241—1252),是湖南省目前发现建造年代最早的双孔石拱风雨桥。桥面铺青石板,桥长20.6米,宽5.3米,高6米。东西为马头墙。桥亭为杉木抬梁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上盖小青瓦。有梁架六排,有金柱、檐柱各十二根。各柱之间用横梁、穿枋连在一起成一个整体,以加固梁架的稳定。两边檐柱穿斗木板为桥栏。桥的南端连着青石古道,北端连着午田古街。桥北立有乾隆十七年(1752)和光绪年间的修桥石碑。1937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时经过此处,当地百姓亦称其为“红军桥”。
【下坝洞廻庵廊桥】 始建年代不详。桥长21米,宽4.5米,高2.9米,为单孔石拱桥。桥上建有一栋三间屋的庵堂,廻庵内发现一方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廻庵桥碑记。此桥建在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崖壁下,溪流自道县仙子脚镇下坝洞村流入,穿过桥洞变成暗河,过永安关进入广西灌阳。
【八家石拱风雨桥】 该桥修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为单孔石拱风雨桥。桥长9米,宽3.9米,高3.9米,位于新车镇八家村永明河北岸小溪流上,是古代永明县到道州府的必经要道。
【毛巾田石墩风雨桥】 位于县西北部洑水河上游桥头林场毛巾田村,又名亭子桥,是古代通往零陵郡的旱路要道。该廊桥利用河中天然岩石修整为桥墩,上架圆木梁,梁上铺木板桥面,另于桥上建杉木抬梁穿斗式相结合的梁架结构、上盖小青瓦的廊亭风雨桥,桥长12.2米,宽3.5米,高6.8米,是道州目前仅存的石墩木梁风雨桥。
道州古代教育
何如同
官学起于夏,实行“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时期,孔子始办的私学,兴盛于战国。秦禁私学,规定“以吏为师”,凡民间藏书,除医术和占卜的书籍外,均送官府焚毁,以为禁书就无人造反了,结果起来推翻秦朝的,竟然是不读书或读书不多的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汉时期,朝廷接受了秦亡的教训,实行官学和私学并重,逐步形成了班固在《东都赋》里描绘的那样,“四海之内,学校林立,庠序盈门”,教育得到了很大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门阀社会,世袭贵族有入仕特权,教育严重衰退。隋行科举取士制度,唐代承之。于各府、州、县、乡兴办学校,教育又有了较大发展。宋承唐制,特别是南宋时期,由于当时的经济、政治中心南移,道州的文化教育事业空前繁荣。两宋时期,湖南考取进士936人,其中道州就占79名。元设路学、县学,但都以祭祀孔子为主,科举时断时续。明初,朱洪武把学校与农桑并重,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国兴办学校。洪武四年(1371)全国官吏5488人,而全国学校教师竟达4200人。永乐年间(1403—1424)京师“国子监”学生最多时达9000余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校。然而,到了明朝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8)推行“八股文”取仕,华而不实,禁锢了人的思想,形成了教育的大倒退。清沿明制,重视从已有的人才去选拨,轻视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官学成了科举的附庸,降低了教育的功能。
纵观道州古代教育,有过辉煌,也有衰退。但总的看,是在逐步发展的。道州古代教育有州学、书院、义学、私塾、考棚、宾兴等形式。这些形式在不同时代都曾发挥过不同的作用,都有兴起、发展、鼎盛和消亡的过程,都为古道州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州学(学宫)
科举制度中,士子经过考试入府、州、县学的叫入学,入学即入学宫学习。文庙和学宫是祭教合一的机构。文庙供奉孔子及历代诸贤牌位,按春秋两季祭祀,以示尊敬先贤,激励后者之意。以学校为中心的建筑群,则是招纳士子入学后“习道求经”的场所,叫学宫。
在现永州市范围内,县学宫创建最早的是道州学宫。道州学宫原在城东,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刺史薛伯高迁建于城西营州门外(今道州宾馆)。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仍迁城东,后州守赵志之又迁回伯高原址。薛伯高所建学宫落成后,柳宗元为之作《道州文宣王庙碑》。他在文中说“…逾年而克有成。庙舍峻整,阶序廊大,讲肆之位,师儒之室,立廪以周食,圃畦以敏蔬(菜地迅速种出蔬菜)。权其子母(计算收入和成本),嬴而不竭。由是乡里之秀民,感道怀和,更来门下,咸愿服儒衣冠,由公(薛伯高)训程。公摄衣登庙,亲释经旨,不逾本统。父庆其子,长励其幼,化用兴行,人无争讼。”明太祖洪武初,佥事曹衡因州属李郃(唐代宁远人)、乐雷发(宋代宁远潭田人,其家乡于明崇祯十三年划归新田县)、吴必达(道州人)均中状元,特在学宫后元山建状元楼,下面是会馔堂,匾书“集英”。学宫经两次焚毁,清世祖顺治八年(1651),署州事同知冯洪英在旧基础上重建,设大成殿、东庑、西庑、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等。大成殿正中南向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像,两楹间东位西向是复圣颜渊和述圣子思,西位东向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两壁间有闵损、卜商、冉耕、朱熹等十二哲。名宦祠祭祀隋代刺史公孙景、唐代刺史徐履道、李廙、许子良、元结、阳城、吕温、裴虬、薛伯高和县丞文郁;宋代知州军事王贽、田如鳌、王继勋、李南寿、赵师懿、杨允恭、赵节夫,司马寇准、判官欧阳观、李建中、推官吴辅;元代总管林兴祖、判官吴芾;明代知府盖恒弼、知州赵公器、刘敏、方琼、符钟、盛祥,同知萧舆,训导钱源、周志。名宦祠还供奉了永州府推官万元结和湖广提学高世泰;清代知州翁运标、叶桂等。乡贤祠祭祀唐大学士何坚,后唐天策府学士何仲举;宋代员外郎欧阳言,谏议大夫周辅成、朝清大夫何齐,进士吴偕与义太初;明代兵部左侍郎、刑部尚书熊绣,工部右侍郎何天衢,同知周良相,孝子杨成章;清代工部尚书何凌汉。大成殿北为明伦堂,内藏史书及儒家经典。西为仪门,西南为儒学门。学正署建于学宫东面,训导署建于明伦堂西面,中多有损毁。后又经清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和宣宗道光九年(1829)几次修缮。至此,道州学宫飞檐画栋、红墙碧瓦,濂溪河在学宫前缓缓流过,在当时确是读书的好地方。
何凌汉在《重修道州学宫记》中说:“余为学宫之立,所以聚学者也。有博士,博士弟子员。所祀者先师孔子而配享从(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祀先贤先儒,咸在夫学者亦学为孔子者也。”这就是当时建立学宫和文庙的意义。道州的祭孔活动,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凡参加祭祀者,每人领得猪肉一方,带回乡里,颇示荣耀。
明代将学校教育和科举取士结合在一起,清沿明制,但重视逐级考试而不重视直接培养。中央设立的官学以国子监为主,地方则以府学、州学、县学为主。学宫设学官,府称教授,州叫学正,县称教谕。除这些主要负责人之外,又按人数多寡,设训导若干名。生员有廪生、增生、附生之分。士子经科举考试中的院试(由各省学政主考)录取为生员(秀才)。初入学者为附生,以后经岁试等第高者,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廪生;食廪久者,以岁贡升太学,为贡生。府、州、县对生员的要求,首先是要求生员品德“居心忠厚、正直,爱身忍性,尊敬先生,不上书陈言,不纠党结社,不把持官府,不武断乡曲”。其次对生员及其家长的社会地位也有要求,凡本身和直系亲属为娼、优、皂、隶、卒者都不准报捐或应试入学。
当时,道州的建制为“州”,学宫设学正一人,训导若干人,当时给道州学宫的生员名额为廪生20名,增生20名,附生15名。同治元年(1862)和三年(1864)各奏加一名。咸丰二年(1852),道州人副将顾云彩统带江西仁右老营未领饷银,捐请文武生员各一名;咸丰八年(1859),知州冯奏上捐银八千两,加文武生员各三名;同治九年(1869),道州人任江西祥字营提督刘胜祥两次率湖南弁勇未领饷银,捐请加道州文生员两名,武生员一名。共计捐加文生员6名,武生员5名。兵勇饷银很少,赤子心,故乡情,可见一斑。生员入学后,每月有折六斗米廪银的享受,廪生较优厚,增生次之,附生无廪膳。学官的职责是“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勤惰,评品行优劣,以听于学正,训导佐之”。学官“训迪学校生徒”:主要是“每月照例面课四书文外,即于赴课(参加考试)时,将士子专经令其分册诵习,《纲目》必分年评解,面加谆劝”。又如“每月集文武生员于明伦堂,诵读《卧碑文》、《戒饬士子文》和《圣谕广训》,并于考课次日(编座次之日)举要讲解《大清律例》内有关刑名、钱谷条文”。学官“课艺业勤惰”:主要是进行月课和季考,世宗雍正五年(1727)礼部复准“生员除丁忧、患疾、游学有事故外……如有(月课、季考)托故不到者,严加惩治,三次不到者详革”。其后有所放宽,改为“不应月课三次戒饬,无故终年不应者黜革”。学官“评品行优劣”:清代以《卧碑文》、《戒饬士子文》等作为检查生员品行的准则。触犯这些规定是不能容许的。对这类生员,学官应检举其劣迹,轻者申报学院,重者予以革除。生员犯法,政府须先咨请学官革除,然后才能依法惩治。
后来,考课之功令逐渐松驰,至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文武生员欠考人数越来越多,学官不讲学,生员不坐斋。除入学之初,生员向学官执礼称弟子外,有终身不相往来者。于是州学不再是学官教育生徒的学校,而成为生员晋升的阶梯与学官养老的冷衙,教授生员的任务逐渐移至书院。在清朝,光绪三年前的262年中,道州考取文进士5人,武进士2人,与这种松驰的科举制度是有关的。清末,废科举、裁学官、兴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871)朝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道州州学停办,学宫成为单纯祭孔的文庙。
学宫历来无学田,明正统年间(1436—1450)知州盛祥和嘉靖年间(1522—1567)巡抚顾□先后勘地,将学宫侧的一片空地招民起造浮铺二十余间,每年纳租银五两三钱八分。
附:卧碑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设学院、学道、学官以教之。各衙门以礼相待,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
——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父母愚鲁或有非为者,子既读书明理,当再三恳告,使父母不陷于危亡。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书记所载忠、清事迹,务要互相讲究。凡利国爱民之事,便宜留心。
——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术邪刻(邪恶刻毒),读书必无成就,为官必取祸患,行害人之事者,适以自杀其身,常宜思省。
——生员不可求于官长,交结势要,希图进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生员当爱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门,不可轻入,即有切己之事,只许家人代告;不许干预他人词讼,他人亦不许牵连生员作证。
——为学当尊敬先生。若讲学,皆须诚心受听。如有未明,从容再问,毋妄行辨难。为师者亦当尽心教训,勿致怠惰。
——军民一切利病,不许生员上书陈言,如有一言建白(陈述意见)以违制论,黜革治罪。
——生员不得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横行乡里,主断曲直是非)。所以文字,不许妄行刊刻,违者听调官治罪。
二、书院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中层次的教育,是供童生、举子学习的地方。书院始建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复兴于清。书院的办学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私人捐家资修建,二是州县有名望且有志于办学的士大夫倡首募金修建。书院赖以维持的办学经费:一为地方官吏和大户捐赠,二为废寺庙为书院的,原寺庙财产转为书院资产;三为祠、寺、庙会公产捐助;四为绝户田产充作资产,五为官府津贴,但官府津贴为数甚微。
自宋以后,书院逐步形成一套完整体制,负责全面工作的称山长,也称主讲,另设监院、首事,主持书院的行政及经费管理工作,下设书办、斋长、斋夫、门夫、跟丁等工作人员。肄业于书院者,称生徒。每所书院招收多少生徒有严格规定,由地方官和学官主考,择优录取,监生一级,童生为一级,依考试成绩分正课、副(附)课。定额生徒享受膏火、奖赏、膳食三种待遇。正附课生有等差,膏火为生活补助,奖赏给成绩优秀者;膳食,正课生一定发给,附课生和童生发与不发,向无定例。
书院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在书院中,教师说书、讲学、育人;学生读书、求学、修身;书院则聚书、传学、宣教。书院的教学活动,重视探讨,以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涵养自我为主体,教师则起指引和主导作用。唐、宋学风的转变,为当时疑疏、疑注以至疑经、改经现象创造了条件,为各家“争鸣”创造了条件。北宋周敦颐开创理学,力主书院教育,亲自创办和讲学,他的《太极图说》和《爱莲说》成为千古佳作。明清时期,官学沦为科举的附庸,书院也大多以科举考试为目的,所授课多为四书五经,但亦重义理、经济之学。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维新风气弥漫海内,书院鄙夷“时文”提倡“新学”。故《岳麓书院史略》的作者毛礼锐说,书院“堪称我国古代教育史上令人瞩目的瑰宝”。
道州书院有五所,较有名气的是濂溪书院、营道书院和道南书院,舂陵书院次之,甘泉书院已无资料可查。
【濂溪书院】 从道州学宫西行200米就到了濂溪书院,原址在今道县教育局。据《宋史?道学传?周敦颐传》载:“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曰元公。淳佑元年(1241)封汝南伯,从祀孔子庙庭。”先是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知军州事向子忞始祭周敦颐。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龚候维藩来访,在敦颐故里楼田建濂溪祠,并于堂内讲学。次年,鄱阳侯董与几来营道视察,认为楼田祠宇狭窄,且距城较远,于是在城西一华里定址建新祠,自出俸钱三千万文命道州知事胡枫兴建。当时有僧助田无主100亩,董与几决定将其作为书院养士之用。守臣杨允恭援九江书院例,朝请理宗于景定三年(1262)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以后陆续修建,到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有正祠三间,中奉道国元公周敦颐像南向坐,他的两位学生豫国湻公程颐西向坐,洛国正公程颢东向坐。前为礼厅,左为御碑亭,陈设理宗所赐书院额及杨允恭谢表石刻。礼厅前为像厅,有石刻,正面是元公周敦颐像,背面是《爱莲说》。外为棂星门,门临周家坊街道,左右二坊,一名“继往”,一名“开来”。其右周氏子孙居住,名为“文献世家之门”,前面是仰濂楼,俯视濂水,后为太极亭、爱莲亭。明世宗嘉靖年间(1521—1566),宗子翰林博士周绣麟在棂星门内建清风楼,上层藏濂溪志书版,下层设有桌椅,环境清雅,供士子阅读憩息。以后,濂溪书院和濂溪祠两次遭火,几经修建,到清德宗光绪初(光绪元年为1875)大致恢复到明朝的面貌。当时,这些建筑中,撰刻了很多对联,如“心传承孔孟,道学启程朱”、“千年道学兴吾宋,万世宗师首此翁”、“道冠群儒,太极亭前春不老;名垂千古,光风台上月常明”。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判官吴肯推荐濂溪八世孙周善溥为书院山长,奏曰:“请援颜、孟例,世以元公子孙之贤者为濂溪书院山长”,上宪允其议。从此,濂溪书院法定由周敦颐子孙主持。
兴建书院时,例给生员一名,每年廪银2两4钱,有僧助田100亩。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恩赐儒粮54石(一石约现在60公斤)。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赐儒粮10石。明思宗崇祯六年(1635)赐儒粮17石,共81石。这些就是濂溪书院的办学基金。
在清代,每年春秋二祭,文武官员彩服上香迎神,行二跪六叩首礼。每月朔望,文武官员在文庙祭祀毕,紧接着到濂溪祠用同样的礼仪祭祀元公周敦颐。祭银由州府从正赋内支付,原银十二两,乾隆加赠二十八两,共四十两。选元公嫡裔二人为奉祀生。另选庙户二名,每名每年工食银六两,共十二两。
由于历代朝廷的提倡,南宋以来读周子之书极盛,以讲周子之学的濂溪书院和祭周子的濂溪祠相继大兴。计湖南有道州濂溪书院(濂溪祠)、故里濂溪祠、长沙濂溪祠、永州濂溪书院、永明濂溪书院、零陵宗濂书院、宁远会濂书院、郴州濂溪书院、桂阳濂溪书院、桂东濂溪书院、永兴濂溪书院、邵阳爱莲书院、邵阳濂溪书院、邵州希濂堂、衡山爱莲书院等24所。江西有江州濂溪书堂、南安道源书院、赣州濂溪书院、南康濂溪祠、万安濂溪书院、江州濂溪祠等23所。广东有广州周元公祠、韶州周敦颐祠、曲江濂溪书院、四会濂溪书院、阳江濂溪书院、乳源濂溪书院、仁化濂溪书院。江苏有苏州濂溪祠,四川有合州濂溪祠,北京有燕都太极书院、燕都周子祠。此外,广西、湖北也有濂溪书院和濂溪祠。人们建立这么多的濂溪书院和濂溪祠来纪念周敦颐,学习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中国的古代教育史上,除孔子外,是绝无仅有的。
道州濂溪书院于1940年改为道县私立濂溪小学。新中国成立后,经接管改为公办,仍叫濂溪小学,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改名为朝阳小学、道江镇第三小学(1980年搬迁现址)。
【营道书院】 营道书院,是清代道州的第二大书院,院址在石牌楼左侧。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州杨玉成以蒋居乡(今兴桥一带)高唐龙凤四户绝产兴建。开始购民屋加以改造,外为大门,进门东侧屋三间,前为讲堂,中为掌教住宅,后供奉孔子位。西侧屋也是三间,皆为学子学习之地。仁宗嘉庆年间(1796—1820)掌教黄如谷于中堂后的一间立牌祭祀杨玉生和叶桂(清代知州),中又经毁损,知州李庆茂重修。道光三年(1823)州人洪道撰主持。州人许泽洋于咸丰四年(1854)和穆宗同治年间(1862-1874)曾两次主持营道书院。期间还有黄彝榜前后主持营道书院10余年。书院有山、塘、田328.7亩,收粮14石2斗6合,租钱240千文,饷粮银22两1钱五分,以作师生膏火人役工食开支,后这些院产多为民间侵没。嘉庆十三年(1809),知州李庆茂责成吏目龚燧勘查,追回院产,并把租钱从240千文提高到406千文。由州首事生员魏燦、何元彪等一一造册登记,不允许侵吞书院财产和拖欠书院粮银。咸丰(1851—1861)初年,营道书院改名玉城书院。咸丰四年(1854)许泽洋受刺史冯春皋之聘,主讲玉城书院,并开始筹建道州文社,几经周折,在刺史陈瑞廷、长玉圃的促成下,于同治三年(1864)在延寿观(今道江二小)前,兴建道州文社。延寿观始建于明代,到清穆宗同治初(同治元年为1862)扩建而成。士子许清源、周选哲、洪廷揆、张绍尹、廖元粹、黄芾棠、陈立思、何炳熊、黄文华、何立溥、何立绪、熊正岐、文寿世、白日采、陈瑞楚筹捐倡建,历二载,同治五年(1866)建成。文社前环潇水,后枕元山,上建启圣宫,中开讲院,东西两斋,高明宏敞,阶下泉池双清,周围竹柳交翠,胜景宜人。一时人心欢悦,助捐者众。建造所余二千多串,留给文社用于延师、膏火、月课奖赏。文社的建立,为道州培育了许多能文之士。1927年改设县立高级小学和甲种师范讲习所,1932年设立县城联立兴中小学,先办初小,后办高小。1940年撤销玉城高级小学,改名为舂陵镇中心小学。新中国成立初改名为道县第一完小、城关完小,1969年定名道江二小至今。
附:重建文社碑记
(玉城书院主讲人许泽洋)
古者选士于党庠塾序,教士以礼乐诗书培人才,非以重科目也。后世词章取士,每以科第为荣。论者谓科名之兴替,可卜士气之盛衰也。州之科名,向固称盛也。自有明迄国朝,入词林登鼎甲者,代不乏人。(嘉)庆(道)光之后,科名廖廖,有志之士,不敢诿于气运,而思有所振之。咸丰甲寅(1854),余受刺史冯公春皋之聘,主讲玉城书院。春皋力任作育,于是有文社之议,亟商于余。余以春皋之意甚殷也,出金备席,邀两庠前辈会商于学宫明伦堂,发簿捐资,无不欣喜。乃连年兵火,举修不遑,其事中止。比年以来,干戈甫靖,庆榜屡开,州之鏖战棘围者,每荐不售。由是人人奋励,复有文社之举。刺史欧阳蘅若毅然求成,而以总理之任嘱余。余自量才疏,恐事无济,再三力辞。蘅若曰:“兴养之教导在司牧,而端士司振文风亦士君子之责,子奚辞?”余复邀城乡前辈,议派首士,设局劝捐踊跃急公,一唱百和。而乡之人间有意见不合者,借口窎远,各立义学,几有瓦解之势。幸刺史陈公瑞廷,长公玉圃先后莅任,均殷然以造士为念。长公以社馆在乡不便,在市近嚣,定基于延寿观(今道江镇二小)之前,水抱山环,洵足钟毓灵秀焉。今夫与人谋事知事难而遂畏其难者无勇也;任其难而不克其难者尤无勇也?余何人,斯敢以勇往自诩!待身其事畏难实所不甘,况同事诸君皆明大义,协力同心而不惮其难者,余何敢辞其难哉?是举也,创始于冯公春皋,继承于欧阳蘅若,陈公瑞廷,而图成于长公玉圃。自甲子(同治三年,即1864年)孟冬迄丙寅(同治五年,即1866年)夏季,前后二载,任劳任怨,不避艰难,余窃可以自信。所难者,城乡捐金不过二千六百奇,除修理经费,仅存一千三百缗,放债则事不可久,置业则用又不敷。唯望后之君子,矢公矢慎,经划维持,务求历久而无弊,庶几积累扩充,置膏腴以济穷儒,恢广厦以庇寒士,俾入社肄业者专心研究,蓄道德而能文章,将切磋观摩交相砥励,人才辈出,科名鼎盛,文教不难蒸蒸日上。是则余所深幸,抑亦玉圃长公等之厚望也。
同治丙寅年(1866)六月
附:道县县立高级小学校新修校舍碑序
清季更制,吾县始就玉城书院改设高等小学堂,旋易校名,建西式校舍于前,其内则多仍旧,不过上梁下宇,稍加变置而已。而规模狭隘,具像颓败,望而知其教育难振兴,自来主校事者瞢焉。丁卯(民国16年,即1927年)之秋,教育局董事会乃倡言更新内部,于时县长黄公逸群主之尤力,遂集县绅,议从田赋捐作建筑费,签日可。以树声长斯校,属董成之。于是釽斸兼呈,建西式校舍于其中,与前舍鳞次相望而高广过之。舍有楼,计楼下教务室者一,礼堂者一,学生及教职员寝室者五;而楼下辟两教室。是岁,甲种师范讲习所附设如此,即以其一居之,以其一居高小班,复于中堂间架作槅形,钩心斗角,与前舍楼通。舍东偏东旧有高小班教室,以其蔽明则移置于后。他如自修室等可仍者仍之,不尽易也。计其费银洋若干元,阅五月蒇事,呜呼!士生今日,野有玄黄,室如悬罄,固无暇以兴艺修道,安能语所居之室。顾世乱而学校不修,子矜有刺;有所谓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者彼出,于朋友相诱且如此,且负有培养陶俊之责者当如何乎?此则树声所以附骥于逸群诸公,未敢漠然相处,安其因陋而琐琐以惜费使其为也。入斯校者,念诸公之倡导,观盛日新,岂仅荣其居也哉!
校长:冯树声民国16年(1927)
【道南书院】 道南书院建于清道光(1821—1850)年间,在今四马桥镇。原为南乡义学,清乾隆初年(1736)由道州刺史杨玉山创立。道光六年(1826),贡生魏廷选(字文深)、生员陈廷桢、杨世忠、何泰洸、杨昌伦、张国定等乡邑名绅重整修复,改名道南书院。规模宏大,冠冕堂皇,用银不下数千两,捐田数百亩,刊有田册,每年得谷数百石,以为进官、甄别、膏火、月课、奖赏之用。当时,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教师聘请皆为名家,南乡学风蔚然兴起。咸丰元年(1851)增建莲池,池中筑有南北两阁,石桥同阁相连,气势甚为壮观,贡生魏廷选作《道南书院志》,大书法家何绍基写《道南书院碑记》。
民国初年,先后改名道南高等小学堂、第一联合区立高级小学及道南小学。1940年,更名为盛德乡中心小学。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改为道县十五完小,后又改名四马桥中心小学,1954年改称四马桥完全小学,1958年,附设初中班。1969年小学迁出,成立四马桥中学至今。
附:道南书院碑记
(清?何绍基)
道南书院在州城南迤东三十五华里有奇驷马桥。乾隆间,州刺史杨公玉生创立,久经荒芜。至道光丙戌,魏君文深纠同人重建,置田为修脯膏火资,岁延名师课读,条矩甚备。十余年来肄业生徒食禀入学者至六、七十人,盖其效已见于前事矣。咸丰元年,复建东西两阁,中间浚成泮池,恢而张之,弥励士气。魏君等用力盖勤,而用意益远矣。
魏君一日过鹤鸣轩。曰:“工将竣矣,子其来顾!”余因往焉。奥如旷如,读书胜处也。魏君曰:“子何以为诸君勖乎?”余惟子舆氏之论友也,有一乡之善士,有一国之善士,有天下之善士,乃进而尚论古人。今之肄业其中者,将为南义学之人而已乎?抑将为一国之士,天下之士,且进而为千古之士乎?呜呼,亦观其志而已矣!抑吾观魏君所刻《道南书院志》,模巨备矣。顾藏书尤有未逮也,若《十三经注疏》、若《管》、《庄》诸子、若《马》、《班》诸史、若《说文》、若《古名人诗文集》、若《宋五子书》,不能尽缕也。盍多购之,俾诸生纵读之乎!
【舂陵书院】 舂陵书院俗称北司,位于演武厅西(今道县一中体育场西)。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游击郝荫贤捐俸置田30亩作师生膏火及校产修理费用,为了纪念他,舂陵书院又称郝公书院。书院校产后被典守者侵蚀。高宗乾隆间(1736—1795),知州杨玉生追回原产,捐俸重修。后又倾废,游击唐光盛再清理修复。至光绪初年(1875)舂陵书院再次倾废。民国九年(1920),知事朱前修缮为舂陵女校,详情已无从考察。民国三十年(1941)县政府第六届行政会议有重修郝公书院案,但无实施记载。
【甘泉书院】 建于宋代,清德宗光绪三年修《道州志》时,已无地址可查,只留下陈与义一首诗:
甘泉坊里林影黑,吴氏舍前书榜鲜。
床座昭容摩诘借,捧枝应待小山传。
兵横海内犹纷昔,风到湖南还穆然。
勉效周生述孔业,赋诗吾独愧先贤。
陈与义(1090—1138),洛阳人,宋代杰出诗人,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开德府教授,太学博士。靖康难起,辗转至湖广,到道州留下这首诗。
三、义学
义学是为孤寡贫寒子弟设立的免费学校,有官办和私办之分。在清代,道州官办义学有瑶族义学,其他义学均为个人出资或多方捐资的私办学校。当时道州较大的义学有东乡义学、西乡义学、南乡义学(道南书院)。
义学分两类,一是以考课为主,学生读“四书”、“五经”、“义疏”、“史鉴”,习制艺诗赋,修业完毕即应县试、府试、院试,是“考顶子”的学校,如南乡义学(道南书院)即属此类。二是以识字、写字、学珠算为主,学生一般学习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等,达到能读能写,能记数打算盘就行了,是扫盲的学校,如瑶族义学即属此类。义学的学习年限无定制,一般是根据学生天赋和家庭情况读一年、两年、三年或四年。每年学习时间多半为九个月,二月起馆,十月散馆。义学有严格的学规,对吸毒、赌博、嫖娼者要驱逐出馆。以识字写算为主的义学教师,大多数是由品行端正、文字通明的童生担任,也有由考取童子试的秀才担任。以课考为主的义学教师则要求高一些,一般以廪生担任,也有由举人担任的。义学教师的待遇无统一标准,视办学基金和教师水平而定。清代,道州两所瑶族义学是官府出资办学的,每年支白银16两,主要用于教师薪俸。其他义学教师与之相上下,以当时入学宫学习的生员每年领廪米72斗,折银2.4两计算,义学教师年薪240斗,基本可以解决一家的温饱问题。
【瑶族义学】 清代,道州已有瑶族20村,1962户,7310人。住在州南的有马江瑶、横岭瑶、深海瑶、石源瑶、韭菜瑶、顾村瑶;还有鸭头寨、鬼崽山、龙门坳、龙洞源、东河源、茄子寨、南竹坪等村,也是瑶族居住。州西有大西源、坦螺源等村。州西北的北岭瑶,分居于栗木村、坝头村、分水村和老村。清高宗乾隆五年(1740),州守陈嘉谷奉命在瑶地适中处设立义馆,延师训课,每年开支俸银16两。道州两处义馆(学),一在马江瑶丰村,一在顾村,是当时永州府最早的两所义学。
【南北义学】 道州义学,最早有南、北两所,清圣祖康熙五年(1666)知州吴大镕始建于州西北一华里的五家岭。向来无学租,都由州守捐俸以教学生。高宗乾隆十一年(1746),知州翁运标分建南北义学两所。一在水南,叫南义学;一在西门,叫北义学。将争讼绝产四处充作学田,分别在大塘、小甲、白牛山、白竹山,共30余亩。每年租息两馆分收,以作学俸,来学者多是附近贫寒子弟。
【思贤义学】 思贤义学,清德宗光绪二年(1876)知州盛赓建于窊尊亭前(今县中医院),详情无可考。
【东乡义学】 东乡义学,在今白马渡镇塘下洞村的东山,有学田300余亩,每年可收租谷约500石。光绪三年的《道州志》载:“东山,在州东十八里,高明秀丽,风度端凝,为州之东屏,今乡人于其上建义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一直是风景秀丽的学校。始为塘下洞完小,1969年改办清溪中学。由于交通闭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停办,学校合并到白马渡中学。1991年至1997年退休老校长蒋家宴曾在这里开办过民办东山中学。
【西乡义学】 西乡义学有两所,一在濂溪故里楼田村岩旁,久废;一在小水洞,又名秀水洞,前身曾为道登书院。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新车乡洞尾小学。
四、私塾
私塾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春秋时期,孔子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从而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他明确提出“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表明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管理国家的人才。随着官学的发达也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官学多设于通都大邑,名山胜地,规模较大;私学多散于乡间小镇,家庭宗族,规模较小。晚清道州的私塾办学形式:一是富户延聘塾师来家教育其子女的叫家塾;二是塾师自己开馆招生授业的叫门馆;三是利用本族的宗祠、公产、公房设馆,聘请塾师以教育本族子弟为主的叫族馆;四是群众集资,推选当地热心教育的人为学东,延聘塾师来馆教学生,有一村办馆,也有数村办馆的叫义塾。其中以第三、四种办学形式较普遍。所有私塾供奉孔子牌位,入学时和节日都要祭祀。
私塾按办学目的可分蒙馆和经馆两类,蒙馆是启蒙教育,一般招七、八岁的儿童入学,主要教习识字、写字;经馆招收读过蒙馆的生童,主要教授儒家经典,为县学、州学培养生员。就教学时间看,除全日馆外,还有半日馆、隔日馆和夜馆,专为贫穷子弟而设。全日私塾还有歇馆(住宿)、走馆(通学)之分。蒙馆学生年龄小,离家近一般读通学;经馆学生离家远,学业多,一般读住宿,交食米,菜蔬自备。私塾学生一般是男的,富家女孩只在家馆读书,直到民国初年始有男女同馆。
私塾的教材,蒙馆以识字读物为主,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经馆以《四书》、《五经》、《左传》为主,还教习作文、作诗、作对联和写一些应用文。道州的蒙馆塾师多半是乡村学究和不第秀才,学俸微簿;经馆塾师一般是本地或外地道德文章知名度较高的秀才,学俸较高。塾师的报酬无一定的标准,一般由学生筹集,也就是凭生徒年龄大小和家庭贫富自愿奉送,叫“束修”。有的由学生家轮流供饭,有的收学费,逢年过节馈送礼品。当时,私塾的塾师无定员,一般是一人一馆。生徒无定额,少的几个人,多的二三十人。蒙馆学生年龄一般是七、八、九岁,差别不大,经馆学生年龄小的十多岁,大的二、三十岁。私塾无班级编制,无升留级,因材施教,有时单独授课,有时集体上课。蒙学只读不讲,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每天教习写字,写毛笔字先填红,再蒙帖,最后临帖摹写。经馆采用串连法逐句讲解,教作文注重精批细改,重在基本功训练。
“教不严,师之惰。”道州的塾师和家长都赞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打不成人,棍子下面出好人。”塾师都备有“戒尺”。所读之书不能按时背诵或有其他越轨行为,塾师则用训责、打手板、跪香、饿饭等手段惩治学生。在古代,凡读书人莫不是以私塾为起点。清代嘉庆乙丑(1805)探花、国子监祭酒、工部尚书何凌汉和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翰林编修、著名书法家何绍基父子,少时都出自私塾。何凌汉16岁考取府试第一,为维持生计,在家乡东门村鹤鸣轩(后称东洲草堂)一边设馆教书,一边勤奋自学,13年后考中“拔贡”,走上仕途。何绍基3岁随母到外婆家生活,6岁入蒙学,其舅廖揖候就是他的蒙学老师,廖揖候对小外甥异常钟爱,要求也非常严格,蒙学2年,练字、背书一点也不马虎。这段生活,他后来回忆:“……凌晨舅有行,戒儿慎无哗。入暮舅言归,携儿笑咿呀。生我者父母,成我者舅邪!”字里行间,饱含着他对幼时读书生活的留恋。严格的私塾教育为他今后成才打下了基础。至于何绍基在北京拜孙镜塘为师,周敦颐在月岩拜吴明为师,那就是经馆了。
由于私塾出自民间,朝廷不予管理,旧志书无记载,清以前私塾数量无从查考。民国十八年(1929),县内尚有私塾215所,学生2511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县政府对全县塾师进行检定,对私塾加以限制和取缔,私塾逐渐减少。
五、考棚
考棚是对文武生员进行考试的地方,旧址在原州治(现县政府)西。知州孙寿域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前临大街,为东、西两戟门,旁有鼓厅,沿阶而上为头门,门之内东偏为碑亭,碑记捐户姓名。再上为仪门,中为考官点名处,由门而进,东、西皆文考场。号板坚厚,联属不动,可坐千余人。上为衡文堂,堂中有暖阁,旁有耳房。堂后有通道,中为文昌宫,奉文昌帝像。两旁有阅文者的更衣小厅。由西厅而下折入灵宫殿,其旁是厨房,后面是空地。关于建考棚还有个故事:议建考棚时,有术士对孙知州说,这对官署不利。未峻工,孙知州果然去世,州人怀念他,塑像(木主)祭之。也就是在这一年秋试,入榜报录者5人:南榜黄如谷,北榜何凌汉,副榜赵龚,恩赐举人陈廷勷,恩赐副榜廖成光。第二年(1805)中进士二人:何凌汉中一甲第三名探花;陈廷勷进士,恩赐翰林检讨。
道州历来无箭道(比试射箭的地方),每次考试武童就在考棚中道比射,两廊观者甚多,有时被箭误伤。同治五年(1867)知州长明以文童众多,东西两棚隘不能容,与绅士谋修坐棚,并于右侧建观德堂看比箭,此后再无伤人之患。同治年间(1862-1874),先后有周昌义、何树绅考中武科进士。
考棚的资金来源,一为文明坊瓦铺一座,每年收钱千文,作为守看考棚人役工食;二是照墙外冷姓捐铺一座每年租钱八千文,作为考棚修缮之用;三是总社仓旧屋三间并前园地,年租一千二百文为供奉文昌帝香火钱。
六、宾兴
宾兴是地方官仿照古代乡饮酒之礼设宴招待应试的举子,给应试的人相应的礼遇。筹集相应的资金就是宾兴,相当于现代的基金会。
据府志载:“生员就乡试者,有司于六月朔择吉开宴饯别,花红、酒席在外,每位生员路费五两。报捷者,官为树旗送匾送礼到其家。”
举人会试,每人给长夫银二十两,饯别宴,报捷礼遇与生员就乡试同。
廪生赴贡试,例用正陪二人,各给脚力钱银四两。报捷礼除同生员乡试外,每名路费银一十五两,花红、旗匾、酒席银一十二两。
道州原无宾兴,道光已丑(1829)年大修文庙(学宫),所余料木变价得数百千文,买田起铺加上捐助田铺始有宾兴。道州的做法是将每年谷钱铺租,当众明算,交本届考一等者领带省垣,按文七武三,照例均分,不争多论寡。
宾兴资产在大成门右立碑记之:
何文安捐钱六百千文,购下关担山民田27.8亩,交宾兴首士经营,助文不助武。其意文多寒士,武较殷实。
契买高宅屯田22.9亩。
契买高宅民田18亩。
契买上乘庵民田22.6亩。
契买担山民田19.8亩。
契买高宅民田16.4亩。
契买东洲山民田8.2亩,塘一口。
兴隆坊刘光玉捐白芒铺民田11.1亩。
城内雷加福捐宜山坪民田5.2亩。
黄钟联捐青口田10.5亩。
李德合捐田5亩。
李子塘刘光荣捐民田1.1亩。
东阳坊陈士选捐学前坊铺1间,租钱助文不助武。
东斋由头门起至礼门止,起铺6间。
西斋由码头起至义路止,起铺8间。
西门街尾铺1间。
学前坊甲铺1间。
花巷口铺1间。
欧家巷铺1间。
光绪三年时(1877),道州宾兴资产共计田168.6亩,铺19间,塘1口。
附:道州历代进士名录
唐:1人
何坚今桥头乡大江洲人。道州之学士,唐以前无记载。贞元十年(794),何坚以进士游太学,为韩愈高足弟子,于是始有学士当世者。
五代:1人
何仲举坚之裔,后唐长兴四年(933)第举第四名,天策府学士,墓在州北20里长田。
宋:79人
欧阳程太平兴国八年(983)榜。累官屯田员外郎。
何嗣全同榜,仲举之子。
欧阳泽咸平二年(999)榜。欧阳程兄,节度推官。
欧阳冕咸平五年(1002)榜。
周辅成大中祥符八年榜(1015)。敦颐父。官贺州桂岭令,以子赠谏议大夫,从祀启圣公。墓在濂溪故里。
周尧卿天圣二年(1024)榜,赠金紫光禄大夫。欧阳修撰墓志,府志作永明人。
周识天圣五年(1027)榜。原名式辅,辅成兄。
石思纯景佑元年(1034)榜。
蒋璨皇佑元年(1049)榜。府志作江华人。
蒋瓘皇佑五年(1053)榜。府志作江华人。
何询暨治平四年(1067)榜眼。府志何询直,嗣全孙。
何友直同榜。第八名,嗣全孙,询直弟。
何汉规同榜。朝议大夫。
李瑞元丰二年(1079)榜。府志名李端。
何谊直元丰五年(1082)榜。嗣全孙。
周寿同榜。敦颐长子,司封郎中。
蒋谨修同榜。府志作江华人。
黄果同榜。府志作新田人。
蒋敏修元丰八年(1085)榜。任州理刑椽。府志在进士名录中作江华人,在《人物志?名贤列传》中为道州人。
周焘元佑三年(1088)榜。朝议大夫,敦颐次子,官宝文阁侍制,墓在濂溪故里安心寨大冈石。
李昌直元佑六年(1091)榜,化州推官。府志李昌旦。
蒋任同榜。府志作江华人。
吴偕同榜。
石安道绍圣元年(1094)榜。学士。
胡仕贵元符(1100)中榜。敦颐弟子。
顾涛政和五年(1115)榜。朝议大夫。府志作政和二年榜(1112)。
王观国同榜。朝议大夫。
何齑政和八年(1118)榜。朝议大夫。
(以上北宋,28人)
欧阳言建炎二年(1128)榜。员外郎。府志名欧阳言魁。
雷雄绍兴二年(1132)榜。府志作雷谹(hōng,山谷中巨大声音)
成勋同榜。
李安同榜。
李询同榜。清远县主簿,府志作江华人,名李珣。
吴民瞻同榜。
吴民先同榜。民瞻弟。
吴徽柔同榜。民瞻侄。
石榜绍兴八年(1138)榜。承直郎。府志作石磅。
何齐同榜。府志作二十四年(1154)榜。
何士先绍兴三十年(1160)榜。永州通判。
义太初淳熙五年(1178)榜。官知高琼二州。宋濂溪学子,著有《易经集注》5卷,《冰壶诗》10卷,《文集》20卷。
吴康淳熙十四年(1187)榜。府志名吴庸,容州陆川簿尉,赠承事郎。有尉李节倡乱,庸奋力六战殁于阵,其子袭官。
蒋大昌绍熙元年(1190)榜。
何充实庆元五年(1199)榜。府志名何克实。
范景元同榜。知府。
石瑀嘉泰三年(1203)榜。府志为二年(1202)榜。
蒋思同榜。知县。
欧阳钵开禧元(1205)年榜。
吴孝友同榜。吴徽柔孙。
黄梦清嘉定元年(1208)榜。沅州通判。
何友兰同榜。大学士。理宗有八分书“营州渔隐”及“三科七进士,两世四中丞”等字和诗相赠,府志在进士名录中作东安人,但在人物志?名贤列传中为道州人。
王世龙嘉定十年(1217)榜。教谕。府志名王世隆。
石起宗同榜。教谕。
王梦龙嘉定十三年(1220)榜。儒林郎。
欧阳杰嘉定十六年(1223)榜。
卢淞宝庆二年(1226)榜。琼州府教授。
何斗南同榜。从士郎。
杨参同榜。
欧阳衡绍定五年(1232)榜,府志名欧阳衢。
朱十朋端平二年(1235)榜。迪功郎。
周梅叟嘉熙二年(1238)榜。周敦颐后裔。府志省试第一,殿试第九。
陈五业淳佑元年(1241)榜。府志作江华人。
吴必达字材卿,嘉定三年(1210)以诗文举进士,淳佑元年(1241)中特科状元。初授建康府教授。七年,擢奉议郎、尚书,礼部架阁兼给事中,佩紫金鱼袋,所在政治有声。墓在州东白马渡。按:吴必达嘉定三年举进士至淳佑元年中状元相距31年。原始资料系清光绪三年编纂的《道州志》,和康熙九年的《永州府志》。如无误,事属罕见。又按:吴必达系今梅花镇石下渡村人。
刘应祥淳佑四年(1244)榜。
何应新同榜。
王呈淳佑七年(1247)榜。
王发宝祐四年(1256)榜,府志无王发,有唐发,宝祐元年(1253)榜。
徐焱同榜。
周炜同榜。梅叟长子,历任迪功郎,桂阳军学教授,府志作宁远人。
胡龟朋开庆元年(1259)榜。府志作宁远人。
周子愈景定三年(1262)榜。府志作宁远人。炜之子。
蒋常春同榜。
何元春同榜。
何扬祖咸淳元年(1265)榜。
陈大登咸淳四年(1268)榜。府志作江华人。
邓震孙咸淳七年(1271)榜。
唐泾咸淳十年(1274)榜。
刘元禧同榜。
吴斗祥同榜。
欧阳蔗瑞同榜。府志欧阳庆瑞。
(以上南宋,51人)
元:志书无记载
明:14人
李克逊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榜。御史。府志在进士名录中作宁远人,但在洪武十七年甲子(1384)举人表中为道州举人。
胡钦永乐二年甲申(1404)榜。任直隶东安县知县。
赵宏天顺八年甲申(1464)榜。字弘道,授主事,转员外,升山西佥事,官至巡海副使,亲平番寇。府志作赵弘。
熊绣成化二年丙戍(1466)榜。字汝明,号颐庵。官两广总督、刑部尚书。谥庄简,以清廉明于朝。墓在州北五里。祖熊世铭,赠通议大夫。父熊宣,赠副都御史。从子熊濂、子熊瑞荫授光禄署丞,升知县。
何钟成化八年壬辰(1472)榜。大理寺评事。
莫英弘治三年庚戍(1490)榜。工部主事。
何天衢弘治九年庚辰(1496)榜。工部侍郎,留守南都,以敢言名于朝。祖何志中,父何福均赠右副御史,其弟何天衡荫知县。
李翔同榜。御史。父李溥赠太常博士。
朱琯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榜,授武进知县,升户部主事。父朱文渊赠工部主事。
周卿正德三年戊辰(1508)榜。字希旦,任兵部主事,至吏部郎中。府志作江华人,但其父周怡为道州人,以子赠职方司主事,知县。
许铠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榜。授评事。
解冠嘉靖二年癸未(1523)榜。字季玄。授户部主事。
黄廷聘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榜。字道行,任南昌推官,行取浙江道御史,按巡浙江,转贵州佥事。康熙三十四年《永州府志》名黄廷弼,府志作江华人,但在举人表中为道州人。
何朝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榜。三原知县,户部郎中。墓在州西南40里葫芦岩。父何元通赠奉政大夫,户部郎中。
清:5人
何又爽乾隆十年乙丑(1745)榜。任武夷县知县。
陈廷勷嘉庆十年乙丑(1805)榜。恩赐翰林院检讨。
何凌汉字云门,号仙槎。父文绘,优廪生,汉随父读,刻苦自励,英年游庠,洁身自好,不随俗流。其叔文纯,每周恤之。嘉庆六年辛酉(1802),膺拨萃科。十年乙丑(1805)成进士,以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职编修,督广东学政,又督山东学政,设课督诸生治经。道光四年(1824),转通政司,六年(1826)补顺天府尹,十一年(1831)署兵部右侍郎,授左副都御史,迁工部右侍郎,署礼部左侍郎,典浙江乡试,留督学政。十三年(1833)调吏部右侍郎兼顺天府尹,调户部左侍郎兼右部侍郎。十四年(1834)二月,升左都御史兼府尹,赐紫禁城骑马。十一月,晋工部尚书,充经筵讲武会试副总裁。十六年(1836),调任吏部尚书。十九年(1839),旨调户部尚书充顺天乡试考官,时长子绍基亦典试福建。父子同作乡试主考,历史上只有刘文政、刘文定二人,因而被当时传为美谈。二十年卒,寿享六十有九。赐祭葬,晋太子太保,谥文安。生平孝友纯笃,居恒庄敬刻励,独坐必敛容,急遽时作字,必裁正而后书。教子孙常以忠孝俭朴为训。故后人皆粗食布衣,出入不乘车马,在词馆内攻,若如诸生。著有《云腴山房诗文集》。
何绍基字子贞,凌汉长子,性刚正,孝友力学。道光十一年(1831)道州辛卯科优贡,道光十五年(1835)省第一名乙未科解元,道光十六年(1836)丙申科翰林院编修,充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总纂协修,福建、贵州、广东乡试主考,道光十九年(1839)丁未科教习。咸丰二年(1852),提学四川,革除陋规,严劾官吏,士民快之。继以言事不合罢官,遂游峨眉,后主讲泺源书院、城南书院、浙江孝廉堂,讲授岳麓书院,年七十有四卒。生平学问渊博,著作甚多,而尤以书法名于世。
刘青藜同治丙寅(1866)榜进士。今梅花镇上仙田村人,其墓在梅花镇的仙田村黄家,墓前立有石碑。其父刘信桂,登仕郎。其子刘代安,清廪贡生,民国时期曾任县参议员,曾孙刘峻县教研室教研员,玄孙刘荣跃、刘荣军及第六代孙刘优胜都从事教育工作。
武科(2人)
清:2人
周昌义同治九年(1871)庚午榜辛未进士。今梅花镇车头村人,墓在该地。
何树绅同治十二年癸酉(1874)科甲戍进士。
据清光绪三年编纂的《道州志》载,道州从唐至清的文科进士100人,武科进士15人,共115人。但据另一资料载,清代武科进士王安国、陈士选、郭步云为举人,罗景纯为浙江武科(既标明浙江,属省举人),何凤采、吴乃武、吴俊魁、文射德亦属举人,郭登云、廖元吉、何希元、朱冕冠、周厚志称谓不详。今采后说,这13人不计,应为102人。又据反映,光绪三年后道县还有考取进士的,但无原始资料可查。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
清光绪三年(1877)《道州志》;
1994年《道县志》;
1999年《零陵地区教育志》;
1999年《道州教育志》;
2011年《康熙九年〈永州府志〉》。
道州古代会馆
何家壬
道州是湘南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文化内涵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连各地在此建筑起来的会馆之多之美也都不同凡响,堪称湘南之冠。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区域优势及潇湘水利之便,约在晚清时,道州便形成湘南几个县的商业贸易中心。西门街和桥背街攘往熙来接踵摩肩,十分热闹。
光绪版的《道州志》描述当年的情况是:“西门街上,商店鳞次栉比,百货俱全。西门河边,沽帆如织,客货连云,道州城区,人烟云集,商贸辐辏,居然一大都会。”抗日战争期间,著名诗人袁思永避难道州,出版了一本《礼阏邮斋诗存》,也有一首写道州那个时期商贸情况的诗:“市路皆填石,商廛尽背河。茶推东岭细,粮聚流多。猎麂皮论价,调禽舌赛歌。西关(指西门街、桥背街、板子桥一带)最繁盛,来往任肩摩。”虽然文人之笔,写来未免有点夸张,但当年这地方十分热闹,应该也是事实。古人写的“沽帆如织,客货连云”八个大字,可以说是十分精到,试想如果没有潇水和江西会馆前和西门街前的两个大码头,江西人的药材、衡州人的粮饼、长沙永州人的丝绸布匹、铁瓷百货何得源源而至并在此各自找到生财之道?道州之所以会馆多,会馆美,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外地客商随着时间推移,生意越做越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与各方面的接触越来越广。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出资建筑会馆可谓水到渠成,十分必要,我们记得起的大致有江西、福建、长沙、衡州、零陵、祁阳六大家。西门街还有个吉安会馆,小得只像一间店铺,不在此列。
我六岁发蒙读书,就认得福建会馆,那是因为会馆毗邻我们的学校——熊公庙(现在都是县委会的菜地),下课时,我们小朋友经常到公馆里捉迷藏,记忆中那里只有些小菩萨,没有庙宇和戏台,也没有图画和对联等等文化艺术品,只居住一个姓涂的吹鼓手在守庙。他老婆衣衫褴褛,拖男带女,光景很穷。他的几个小孩子比我年纪还小,穷得没法上学,是我捉迷藏的小伙伴。大的叫淡光,后来是建筑公司的泥工,小的叫咸光,是个吹唢呐弹胡琴的能手,后来调去了省花鼓剧团。我在熊公庙读书三年,没有看见福建会馆有大规模的群众性活动,似乎形同虚设。长沙会馆也就在福建会馆对门,只隔了一道围墙和一条小路(现在也划归县委会),虽然也没有戏台,但庙貌威严,拜殿宽敞,神像大得令人望而生畏。与一般会馆不同之处是庙中有一口大水井,水清如镜,至今尚存,大庙的飞檐高墙依稀可见。早几年,庙后水沟之上还遗有一块“长郡会”三个大字的残碑,再往后便不翼而飞了。与长沙会馆相距咫尺的是衡州会馆,馆与我家小园只隔一道篱笆,是我童年到小园的必经之处。与前面两个会馆相比,是大巫小巫之别。拜殿中的塑像鼓眼怒目,令人望而却步。庙前筑有玲珑小巧的戏台,菩萨生日会馆唱戏,衡州籍糕商店的老板和伙计们便络绎不绝而来,鞭炮声、鼓锣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唢呐一响,我们小朋友便迫不及待地都去看热闹,盛况空前,记忆犹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神像、戏台由于多年失修,风雨交侵已全部倒毁,只剩一座空洞洞的庙宇。街上无行无业的青壮年便在此办起了石灰厂,往后连庙宇也墙倾瓦落,夷为平地,现在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菜地了。在衡州会馆的背后罗家岭上,曾经矗立一座气势巍峨的黄溪庙,雅称零陵会馆。面积比衡州会馆更大,戏台拜像、神像一应俱全。传说民国初年,知州望云亭和唐尧阶曾在会馆中,以招安为诱饵把活动于空树岩一带的几十名土匪骗下山来,缴械之后,集体屠杀于戏台之前。抗日战争期间,道县创办县立中学,借舂陵小学招收第一班新生,教室设在学校,零陵会馆的戏台就派上了寄宿学生作寝室的用场。我是走读生,没有享此清福,同学胡正耀、陈灼、何瑜还有幸在戏台上睡了半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城一片瓦砾,这地方又成了关押罪犯的监狱,再往后便是无人过问,变为菜地,只剩一些残碑,也不知散落何处。
桥背街欧家巷的祁阳会馆只能算会馆中的小弟弟,建筑时间最晚,建筑规模最小,既无神庙也无戏台,根本不能与零陵、衡州、长沙等量齐观。那条小巷,巷小屋低,人气不旺,居民多为祁阳来此织布为生的老百姓。昔日,只有“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荡漾小巷中,为冷静的小巷平添一股生气。祁阳会馆处小巷之中,其貌不扬,倒是门前那副对联文气十足,令人过目不忘,联曰:“从故乡来,祁山话旧;揽此间胜,濂水寻芳。”仅以对联论,此联在各个会馆中首屈一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蒋政平任道县县委书记时大为赞赏,录于《永州古楹联》中,在文史出版社出书,名播三湘四水。现在我们该要说一说江西会馆了,它在道州会馆中,建筑时间最早,建筑面积最广,建筑规模最为富丽堂皇,影响最为深远,由于历史原因已经片瓦无存,但长197米、宽63米的地面及残存的一半围墙及破烂不堪的石大门痕迹还依然如故,可以引发起游人们对当年气势恢宏的联想。人们至今还能回忆起当年会馆的庙宇、塑像、守庙人员住所、会馆接待宾客住所等等。特别是油饰彩绘小巧玲珑的戏台,与文明院戏台、石马神戏台并列为道州之三大戏台。每年菩萨生日,会馆大坪上人山人海,江西籍的主人川流不息,唢呐声还把东门村、北门村、南门口城里城外商家店铺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吸引过来看戏,热闹有如滚水开锅,我们因家邻近,更是每年必来。也是和江西会馆有缘,解放后,这里曾是粮站,我和唐聘老师在此写语录牌,后又当了半年的泥工师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民政局建于江西会馆旧址,我在这里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机关生活,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认真思考起来,当时江西人在道州开药店的并不太多(西门街有王万丰药店、樟树药店及杨万龄药店三家,桥背街有老字号杨源兴药店,新字号有同安大药店及辐射到寿雁、梅花等圩场的小药店),加上从业伙计,总共不足千把人,为什么在道州会起到如此巨大的影响,除了道州人筑巢引凤对外地客商真诚相待及江西客商诚信经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能够与道州人和睦相处达到就地生财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是江西人在道州开创药店起到一个里程碑的作用。清光绪版《道州志》记载着道州人当时风气不开、贫穷落后、思想愚昧、生病信巫不信医。“民间生病,延巫于家,满堂供役,愈则归功于神,不愈则归咎于命。”上当受骗而不自知,一旦瘟疫流行,城乡蔓延,束手待葬,死亡枕籍。江西人药店一开,老百姓从实践中懂得有病必须吃药及药到病除的道理。既为江西人撞开一条财路,道州人也得到一条活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大,生意越做越红,老百姓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好,药店的经济怎么不快速发展,盛矣哉!道州的江西药店活人多矣!二是当时道州山多虎多,多到“猛虎入城”的地步,志书载有“乾隆十五年,虎入州城,食民有一秃尾猪”的记载。虎患时间,打虎的“武松”自然应运而生,死虎如何处理?老百姓只知道吃虎肉、穿虎皮,老虎骨头是“梁山寨的军师——吴(无)用”一丢了之。江西人老字号杨兴源自然不会放过这绝好的商机,大量收购虎骨,加上中药制成的虎骨药酒,远销大江南北,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可想而知。道州至今流传一句民谚:“要想乖(漂亮),西门街;要想醉,到桥背。”意思是想穿漂亮的衣服,西门街的绸缎铺里有的是;要想大醉一场,你就到桥背来,桥背的酒,除了陈利祥酒栈的白酒外,就是杨源兴药店的虎骨酒,虎骨酒能醉人吗?这个醉字应当看成心醉,是病人重新获得健康心情舒畅的一种诠释,这也是江西会馆至今尚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道县人民政府主办 道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承办
地址 : 湖南省道县濂溪街道寇公街66号 电话 : 0746-5237999 投稿 :news5235807@163.com
备案号:湘ICP备05011345号-1 湘公网安备 43112402000104 网站标识码 4311240007